永生回忆
作者: | 分类:都市 | 字数:121.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8章 大战之前
四天后,徐达统领大军自泸州而返,与朱元璋部汇合于应天城外。
此时,朱元璋的兵力已接近二十万余,看似强大无比,可他将要面对的却是号称六十万雄兵的强横对手。
若将朱元璋和陈友谅双方大军比作两名握矛持盾的、正准备开始一场殊死决斗的武士,那么,‘天时’就相当于武士的体量和力量。
陈友谅拥有六十万大军和几十艘楼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因而,可将其视为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而朱元璋那区区二十万士卒和比陈友谅的楼船舰队少得可怜的船只,使他一方看起来只能算是站在巨人面前的小矮子。
但是,就像分析两名武士的战斗力一样,绝不能只看他们的体量和力量,两军对垒也不能完全以兵力多少、武力强弱衡量谁会获得最终胜利,而且,华夏历史上并不乏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案例。
陈友谅一方确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巨人,但却是一个狂傲自大、身患重疾的巨人,相比起朱元璋一方将士同心协力、矢志取胜的信念,陈友谅一方内部矛盾层生,士卒不受将帅爱惜,将帅难使士卒勠力同心,‘人和’失之朱元璋,甚矣!
当朱元璋被张士诚吸引到安丰时,陈友谅并没有当机立断直取朱元璋的心腹重地应天,甚至还有闲暇将后宫佳丽和大臣们全都移于楼船之上,使己方完全变成名副其实的水上王国才有所行动。然后,他又不顾手下的极力劝阻,执意进攻对朱元璋并无太大价值的洪都城,进而遇到此生最大的克星。这是‘人和’失之于庙算。
陈友谅号称拥有六十万大军和几十艘水战无敌的楼船,但在面对由朱文正统领的洪都城时,却完全发挥不出人多势众的优势,六十万大军被残破不堪的洪都城以及区区万余的守军生生拴死在洪都城外,白白错失了将朱元璋釜底抽薪的大好机会,从而使陈友谅身份遭疑、士卒人心不稳。这是‘人和’失之于根基。
陈友谅本身亦失于‘人和’,只因他虽为一军、一国的至高统帅却没有更高更大的野心,更缺乏朱元璋一统天下的魄力,只盼着偏安一隅,已然预示他的下场,注定是归于尘埃。
此时,陈友谅这个高大的巨人已被洪都城这把无情小刀割得遍体鳞伤、体疲气虚,朱元璋则借朱文正拼尽全力挣回来的时机、得以喘息。
直至此刻,汇合徐达统领的十万因新胜而士气高涨的大军而来,因此,朱元璋这个虽矮小却精壮聪明的武士,却已有与巨人一较生死的信心了。
有了‘人和’之利,仍不能使朱元璋拥有获得胜利的信心,因为,无论怎么说,陈友谅都拥有无可争议的‘天时’之强,他的军力要远远强于朱元璋,好在,朱元璋手里至少已握有‘人和’之矛,这把乘胜而返、士气高涨的锐矛正当锋尖刃利之时,可当一用矣。
反观陈友谅军中伤员遍地,哀嚎盈耳,士气极其低落,加之陈友谅通过背义而篡位,军中又有怀疑其为‘伪龙’的声音,陈友谅这个巨人的武器已然破损不堪,此消彼长下,朱元璋对这场战争亦并不悲观。
历史上,所有参与争雄称霸的雄主无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真龙天子,称自己受上苍之恩赐,而获得了争霸天下的权利,那些能够陪他们一起争霸之人,也无不是上苍派来磨砺他们、考量他们的伪龙。
所以,当一个争霸者被人怀疑其真龙身份时,声望和地位必受质疑,其手下也必军心涣散、消极怠慢,甚至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因而,此时的陈友谅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已没有了退路,他必须以一场对朱元璋的绝对大胜,来证明自己就是那‘真龙’,而不是陪真龙‘戏耍’的伪龙。
对朱元璋来说,‘天时’虽不在己,但‘人和’却能牢牢把握,他现在只需再拿起‘地利’这块坚实盾牌,胜利的天平就会向他倾斜,他也就有与陈友谅一较高下的信心了。
想要得到‘地利’这块盾牌,就要求他必须将陈友谅的楼船大军想方设法死死困于鄱阳湖当中,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机会慢慢消耗陈友谅的兵力,然后,再寻机一点一点将其吃掉。
朱元璋要定了‘地利’这块盾牌,他与部将在地图上进行了无数次推演,想象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再做出及时而正确地应对,努力找出他认为最有利于己方的方案。
朱元璋按照推演出来的方案,果断派出部将和兵马扼守鄱阳湖各条水道的渡口、垭口等重要位置,静等绝佳时机到来。
在岸上,他暗藏火炮和投石车,当敌军战船进入射程便一顿狂轰乱炸,力求将其一举击沉。于江中,他部属有艨艟平船,艨艟用以袭扰敌军、或诱敌深入,平船则全部载满山石角木等尖锐坚硬之物,必要时,船上勇士会凿穿船底、使平船沉入水底,借由船上的山石角木彻底阻断航道,封堵陈友谅的退路,将其困死于鄱阳湖上。
而这还不是朱元璋的所有手段,在河道上游,朱元璋还准备了无数舢板小舟,舢舟之上载有引火之物,陈友谅的楼船若想要强行闯过河道,这些载有火药的舢舟就会燃起大火、顺流急速而下,引燃楼船,将其付之一炬。
有了这诸般部属后,朱元璋坚信陈友谅的后路已被彻底截断,关门打狗之势已然形成,并确信‘地利’这块坚固的盾牌已被其牢牢攥在手中。
时机已成,朱元璋不再犹豫,他令常遇春为先锋,徐达、俞道海、廖永忠各率一部 ,以缴获自陈友谅的楼船为主力,协同他那艘将桅杆特意漆成白色的帅舰,向选好的决战之地抗浪山的湖面浩浩荡荡而去。
朱元璋将自己的帅船桅杆漆成了十分亮眼的白色,将主帅置于了最危险的境地,看似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实不然。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表明自己就在战场上,明告部下,他将身先士卒、决不后退,从而激励将士勠力用命;二是表明此战的重要性,帅船所在之处就是士卒血战之地,这样,既可以极大鼓舞己方士气,更重要的是,就如之前所说,在这场争霸天下的最重要战役中,正是确定一个人能否被上苍认可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光明磊落地打出自己的旗号,让上苍、使世人看清争霸之人的真面容,他才有诏告上苍、代天而治,成为真龙天子的资本。
当我第一次见到朱元璋的帅船时,就彻底被它那高耸巍峨的雄姿震撼了。
那是一艘楼船,它长约三十丈、宽逾四丈、高达十几丈,最壮观的就是它的上层建筑了,朱元璋所乘之帅船自甲板以上竟有三层之高,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层称作庐,第二层为飞,第三层为雀,每一层都有一堵城墙,设有半人高的女墙和战栅,当士卒罗列其中时,一艘楼船俨然就是一座漂浮于水面之上的城池,颇有凛凛不可侵犯之势。
楼船上的武器也令我大开眼界,两侧船舷各设数柄拍杆,这些拍杆其实就是耸立起来的长柄巨锤,可轻易摧毁抵近进攻的艨艟和走舸。船舷两侧则附有铁板,可用以防备炮弹的袭击以及连环船、子母船等纵火小船的袭扰。
而最令我感到惊奇的当属那威风凛凛的火炮了。这些由生铁灌注而成的、重逾千斤的大铁管子可以发射威力巨大的石球,推动石球的能量来自火药猛烈燃烧而产生的巨力。
火炮发射石球就像投石车投石,却又比投石车更加先进和耐用、且威力更大,只是,它们实在太重了,根本无法移动,好在楼船本身就是移动的,这也正是它们最好的用武之地。
士卒的武器亦是形形色色、种类繁多,弓弩箭矢自不必多说。一些士卒持有一根可用来推离和拉近敌船的撑杆,当两船靠傍接战时,撑杆可控制双方的进攻节奏,那架势很是类似于后世的拔河运动,或许拔河运动就起源于此吧?
还有一些特殊兵士手持通体由黄铜所铸,长约一尺、铳口一寸有余的短铳,这种短铳用以发射铁砂、石丸,力可穿甲裂肉,它们是两船相接时最能威胁敌军士兵的武器。
此刻,徐达、俞道海和廖永忠正分别驾乘一艘全副武装的楼船,随朱元璋之后,往鄱阳湖深处驶去。这些集人类最高智慧制造出来的庞然之物并驾齐驱所造成的排山倒海之威势,足可令当者披靡、观者畏惧。再观楼船之上,军容严整的士卒、杀气腾腾的刀剑,以及管口黝黑、可夺人魂魄的火炮,就更能使敌人闻之丧胆了。
我站在朱元璋帅船雀室女墙边,居高临下望去,湖面上楼船、火炮威风凛凛,艨艟、走舸穿梭不停,整个湖面几乎全被板木所覆盖,便不由得向朱元璋长叹一声,说道:“吴王拥有如此气势磅礴之雄师,怎能不雄霸于天下啊!”
不曾想,我的感叹却换来了朱元璋和刘基的摇头苦笑,询问之下方知,陈友谅所拥有之楼船竟多达近百艘,艨艟、走舸更是数不胜数,我不由得凝神畅想起近百艘如此雄伟的楼船连成一片会是怎样壮丽的景象了。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对朱元璋的军队、士卒升起了钦佩之情,面对那几乎不可能被打败的敌人,朱元璋的将士们需要怎样的勇气和胆识才可以保持如此高昂的士气?
不管怎样,箭已上弦、刀已出鞘,改变历史、决定命运的殊死决战,已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