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回忆
作者: | 分类:都市 | 字数:121.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34章 道之抗争
当我再次醒来时,我正行走在一道陡峭的山脊上。
此时,头顶是皓月当空,脚下是崇山峻岭,放眼四顾,群山环绕荒野莽莽,垂首打量自身,却见只剩下了腰间还有少许布片迎风飘展,除此之外,浑身上下几乎一丝不挂。
我不免苦笑一声,我这一生中如此狼狈的记忆少之又少,除了前半生逃亡之路上有过一些狼狈的时刻,剩下的所有狼狈时刻几乎都与杜邦一家有关。
不过也不能怨他们,只因,根本原因还是我对气息不断深入地探索,从而引来了冥冥中那不可抗拒之伟大力量的关注所致,但是,我却又不得不承认连续两次疲于奔命的窘迫遭遇,皆始于杜邦一家身处危险当中。
而今后,我与那‘拘魂鬼手’的抗争将是旷日持久、非死即生的局面,我再也没机会守护他们了,希望他们都能各自安好吧!
自从彼得斯堡大爆炸事件以来,‘拘魂鬼手’对我的束缚不断收紧,且越来越牢固,颇有一鼓作气将我当场擒下之势。
我已竭尽全力地对抗了,更时常处于千钧一发、崖缘半足的境地,稍有不慎就会被其拘走灵魂,因此,我连思考‘今后’的空暇都没有,完全陷入了昏迷。却又不知何故,它突然缓和了对我灵魂的攻势,给了我稍许喘息之机,才使我从迷失的恍惚中醒了过来。
抬头看天,此刻正值戌时时分,北极星高挂北天,通过北极星的视角可知我现在所处的大概方位,没想到我竟在迷失中一路向北走了接近二十个维度。
即便陷入昏迷之前,我已下意识避开人类聚居地,但也肯定会遇到试图伤害一个看似精神失常的印第安人之人,我是怎么摆脱纠缠的?这一路上悬崖、湍流等险恶之地必层出叠现,我又是怎么避开险地的?灰熊、野狼等野兽难道能够感知我体内潜藏的巨大能量,从而远离了我?
所有这些猜想都不会有结果,好在最终的、也是最好的结果,我完好无缺地行走在这道陌生的、陡峭的山脊上,且仍有机会思考这一切。
我又看了看北斗星的勺柄,勺柄指向西偏西北方向,这说明我已经迷失了两个半月,此刻已近农历九月十五,正值秋末时节,时间刚刚好,当我到达北极圈时,正好是冬季,届时海面将会被坚冰覆盖,我可以顺利抵达北极永久冰盖,而那里正是我陷入昏迷前既定的目的地。
挣扎了这么久,我深知根本无法与冥冥中那不可抗拒之伟大力量相抗衡,所有一切努力都是无用之功,所以,我准备与它摊牌了。
那‘勾魂鬼手’携带的能量巨大无匹,我必须保证它在撕开我身体、释放出所有能量的时候,不会殃及其他生命,但那又是绝不可能的,而我只能做到尽量少的殃及其他生命。
极夜的北极冰盖除了冰层下的少量海洋生物,方圆几千公里内鲜有生命,那正是最理想的任它释放之地。
道,即自然之规律。道家修士以顺应‘道’为基准,以融于‘道’为追求,进而祈求超越‘道’,从而白日飞升、超然物外,因此,道家修士与世间凡人一样都在不断抗争,世间凡人抗争所求的是更加优越的生活,道家修士抗争所求的则是那看似不可抗拒的天命。
作为一个修道之人,我对天命之抗争已然成了一种本能,因而,虽然我已打定任由冥冥中那不可抗拒之伟大力量带走的主意,但当三个月后,我再次站在北极星正下方、担忧尽去时,我又开始与它自然而然地较量起来,只不过,这种所谓的‘较量’,只是我不甘举手投降而进行得毫无意义的抗争罢了。
我静静地盘坐在星光辉映之下的、那对我来说彷如白昼的极地冰盖上,努力收敛气息,以期那‘拘魂鬼手’忽视我的存在,甚至幻想它能将我彻底遗忘。
与天命抗争之路,根本不能以常人的时间概念衡量,在我的感受中或许只是片刻时间,可真实时光却在一晃当中,已不知多少岁月匆匆流逝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即便再怎么努力抗衡,亦或直接放弃抵抗,那条‘缠绕在我脖颈上的绞索’既无松动,也没有进一步勒紧,它仿佛已化作为一个牢牢拷住我灵魂的‘钢箍’,不进也不退。
我忍不住升出这样一个蠢蠢欲动的念头,我是不是可以稍稍释放气息以牵动‘拘魂鬼手’,试探它的反应呢?
接着,我开始一点一点释放气息,小心翼翼地触探‘拘魂鬼手’的反应,那就像一只不怕死的老鼠在试探一只正在沉睡中的猫儿,亦像一个不知死活的小丑在死神面前杂耍扭动。果不其然,我的举动引起了‘拘魂鬼手’的反应,可那反应却十分微弱、几近于无。
这下子,我的胆子就更大了,我开始一点点、一丝丝地将气息释放出来,最终,当我将气息全部释放以后,那‘拘魂鬼手’竟似完全麻木了,再无任何反应。
那一刻,我的心情就像摘掉紧箍咒的孙悟空,又像逃脱鸟笼、奔向自由的鸟儿,生出了‘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雀跃之情。
但我还不敢放下心,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和观察之后,方笃信那‘拘魂鬼手’已将我彻底遗忘,现在,再继续留在这个生命罕至的极点,已无任何意义,我决定离开了。
这时,我脑海里不断幻现波林、兰登和拉摩特的身影,那些身影是那么清晰、那么生动,尤似昨日才刚刚分别,我却知道人世间早已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他们或许仍活在世上,可我若是找去,只会给他们带去困惑与纷扰,至此,我们的缘分已然离断,只有一声长叹寄语昨日之情谊。
生离死别,正是生命长存之悲,如果不能承受感情断裂的打击,生命长存将是上苍最残忍的惩罚。
为此,我会不断改变环境,尽量不与任何人产生太多感情上的纠葛,我也会沉浸于求知、求是当中,只因,人世间唯有真理才能陪伴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