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短命鬼
作者:太真 | 分类:历史 | 字数:112.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82章 益州皇城风起云涌
“这便是大汉吗?果然不凡啊!”
卑弥呼蒙着一层面纱,可即便如此也遮掩不住她的美貌。
她望着前方高耸的城楼,美眸中光华流转。
“都市牛利,记住我说的话,来了大汉之后我便不再是女王。
尔等切莫不能暴露我的身份。”
“是!女…”
都市牛利话未说完便意识到了不对,在卑弥呼哀怨的眼神中,他改口道:
“是,小姐。”
卑弥呼满意的点点头。
“走吧,去会一会你说的那位大人。”
“是!”
…
而此时,益州的皇城内风云变幻。
再有几日便是王昭君出嫁的日子,原本,这倒不是什么万众瞩目之事,可却因为三方的博弈而变得令人期盼了起来。
最煎熬的当属汉室老臣一派。
一面,他们期待这一日快些到来,一面,他们又提心吊胆,生怕董卓与李儒识破他们的计划。
王允的密室内,几名老臣的心腹此刻恭敬的向王允禀报着。
“大人!我家家主让小的来禀告大人,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说话之人乃是杨彪的管事,在他心里,实际很不认同杨彪的行为。
他与杨修想的一样,既然杨家已经选择了长平侯,何故又要和这些汉室老臣一同趟这趟浑水。
不过虽然不理解,但杨彪对他有恩,杨彪既然要他这么做,那他也只得遵从。
“替老夫多谢文先兄!”
“大人客气了!”
此乃整个计划的重中之重,只有让汉室一脉的人混入长平军中,他们才有机会带皇帝离开这座囚困他的“牢笼”。
而只有杨彪这位长平侯的岳父,才有能力办成这件事。
王允眼中闪动着激动的光芒,此刻的他只觉得自己胜券在握。
然而这一切又岂能瞒的过贾诩这只老狐狸。
“大人!”
“嗯。”
贾诩微微颔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仿佛可以看破一切虚妄。
“果然不出大人所料,王允等人当真安插了人手进我长平军中。”
贾诩面无表情,轻声开口道:
“是杨文先安排的?”
那大谁何沉默了片刻,点头称是。
“大人,这杨文先乃是主公的岳父,他为何…”
“或许他当真是守节之人,亦或许他是想为杨家留一条后路…
不管怎么说,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夫安排的计划!”
“大人放心!一切都按大人说的准备妥当了!”
“嗯,尔等最近行事要格外小心。
李文优身边的黑衣卫也不是省油的灯。
切莫阴沟里翻船。”
“喏!”
黑衣卫虽曾遭遇过重创,在此地毕竟是董卓的大本营,李儒又岂会未曾留下后手。
“不过大人...属下还有一事不明...”
“你是想问,这些汉室老臣究竟想要做什么吧。”
大谁何连连点头。
“他们想要的很简单,只不过是要将小皇帝带出皇城罢了。
此等小事,若是换成老夫,起码有十种办法,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让小皇帝消失在董卓的视野中。
可他们却偏偏选了最笨的一个办法。”
“大人神机妙算,又岂是王允之流可以比拟的。”
“好了,你也退下吧。
这几日让他们都好好潜伏着,切莫打草惊蛇了。”
“喏!”
...
而此时的皇宫内,李儒正在批阅着奏折,而他的身前还跪着一名黑衣卫。
“主上,我等还未查出大谁何的落脚之处。”
李儒的目光停留在奏折之上,漫不经心的说道:
“那毕竟是卫仲道麾下的王牌,又岂会这般轻易的被我们发现。
若真那么容易,我倒反而觉得其中有诈。”
黑衣卫微微颔首,而后又开口问道:
“主上,那我们接下来...”
“增派人手,继续查。
另外,王允那些人也给我盯着。
这一次他们必然会有所行动。”
“喏!
对了主上,兄弟们发现,长平军中忽然出了许多生面孔。”
李儒放下手中的毛笔,第一次抬眼看向那名黑衣卫。
“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这些人手想来都是王允安排的。
你拿着这块令牌,去找郭汜将军。
让他多抽调些人手去小皇帝的寝宫,另外,把这份密函也一并交给他。”
郭汜而今是新朝的执金吾,整个皇城的军队都掌握在他的手里。
那黑衣卫上前,恭敬的接过了李儒手中的令牌与密函。
“属下遵命!”
说完,这黑衣卫转身遁入了黑暗之中。
李儒眼神空洞,轻声呢喃道:
“王允啊王允,当真是愚不可及!
此时正是岳父大人称帝前最重要的一段时间,我又岂会让小皇帝出事。
尔等可真不会挑时候啊...
不过也是,真等到岳父称帝后,小皇帝又哪还有活路...
真是难为你们了...”
第582章 益州皇城风起云涌
...
而杨府中,杨修又一次找上了杨彪。
杨彪的一系列行动杨修都看在眼里,可杨家毕竟是杨彪当家做主,即便杨修想要阻止,却还没有这个权力。
“父亲!您怎么还在执迷不悟啊!
李文优与董仲颖那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狠角色!你们这些花花肠子尚且都瞒不过孩儿,又岂能瞒得过李文优!?”
“德祖!你莫要再劝了!
老夫心意已决!此事木已成舟,一切都不会改变了!”
“不!父亲!
我等还有机会!
只要父亲此时放手,董卓不会为难父亲的!
父亲!您做的已经够多了!也算是对得起大汉了!
收手吧!”
“够了!老夫说了!你莫要再劝了!”
“父亲!你!...
唉...”
杨修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
“既然父亲执意如此,那孩儿只得陪父亲疯狂一次了...””
“德祖!?你说什么?!
不行!”
“为何不行?!
父亲!有孩儿为你们谋划,你们才更有胜算啊!”
“德祖!
杨家虽不比袁家,但也深受皇恩,为父...为父实在不忍看到大汉就此倾覆...
就让为父再为大汉最后尽一点绵薄之力吧...”
“孩儿也是杨家之人!自然要与父亲共进退!”
“胡闹!
杨家牺牲老夫一人便可...
至于你...你的阿姊和大兄更需要你!
而今你阿姊已经怀有身孕!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更需要你!你明白吗?!”
“父亲...”
杨彪上前轻轻拍了拍杨修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
“德祖,杨家从此之后...就托付给你了...
记住!莫要给为父丢脸!”
“父亲...”
...
而此时,远在漠北的卫宁也踏上了返乡之路...
漠北的局势已然朝着长平军倾斜,卫宁也不必再亲自坐镇前线。
有徐晃等人在,又有慕容风的配合,鲜卑的败亡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
而他自然要回到冀州,准备迎接他的又一位新妇。
“主公当真是艳福不浅啊!
嘉可是听闻,那王昭君乃是益州第一美人!”
敢在卫宁面前如此说话的恐怕也就只有郭嘉一人了。
毕竟,那可是未来的主母,臣子妄议主母,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卫宁没有理会他的调笑,而是开口问道:
“奉孝,对于益州的局势,你怎么看?”
“主公,有贾文和坐镇,你还有什么好操心的。”
卫宁瞪了他一眼,隐隐间带着一股威胁之色。
“郭奉孝,眼看就要开春了,看来该为你再物色一名夫人了。
眼看我又要娶妻,不如也给你安排一位吧。
你我君臣一同娶妻,那也是一桩美事啊!”
“主公!您可饶了嘉吧...”
郭嘉忙求饶,而后一脸正色的开口说道:
“主公,这益州而今鱼龙混杂,王允那帮汉室老臣想浑水摸鱼,借着主公的虎皮救出小皇帝。
不过依嘉之见,他们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且不说贾文和,李文优第一个便不答应。
嘉想,李文优之所以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不过是趁此机会将这些汉室老臣一网打尽。
也算是在董卓称帝之前为他扫清障碍。
虽然王允等人成不了大气,但毕竟膈应人啊...”
卫宁微微颔首,随即又问道:
“各军的战事如何了?”
“北地那边,汉升已经撤离了龟兹城。
羌人的人数实在太多了,而我军四面受敌,能够支援汉升的军队实在有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一次怪不得汉升。”
郭嘉点点头,继续说道:
“东边,鹏举已经一举平定了辽东,此时应当已经进入了高句丽境内。
从鹏举传回的消息来看,高句丽而今已是名存实亡...
高武恒自刎,临死前命麾下为其报仇,不少高句丽的士卒而今都投降了鹏举。
已鹏举的能力,区区一个公孙康定然不是他的对手。
因此,东边的战事不用我等来操心。”
岳飞那可是仅凭一己之力收复了大宋半壁江山的狠人,卫宁从来没有担心过岳飞。
“至于南边...
青州那边已经有一阵子未曾传回战报了。
不过从之前的战报来看,主公新提拔的那位杨再兴失守住了营陵城,阻挡了徐州军的攻势。
而存孝也已经率军前去支援了,想来问题也不大。
另外,这杨再兴还为主公您提拔了一位大将之才啊!”
“你说的是陈叔至吧!”
“不错,正是此人!”
“这小子的确有些能力,待青州之战落幕后,我亲自提拔他!”
“主公知人善任,实乃我等臣子之幸!”
“好了,马屁就不要再拍了。”
卫宁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此时的他嘴都笑开了花。
“对了奉孝,那些岛国之人怎么样了?”
“主公似乎很关注这些岛国人?”
“奉孝...或许你不信,但我冥冥中有一种预感,这些岛国人在后世将会侵犯我巍巍华夏!
为了让后世子孙不受苦难,我想趁他们弱小之时就...”
说着,卫宁比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郭嘉眸中寒光闪动,对于卫宁所说之言,他深信不疑。
既然卫宁想要他们亡国灭种,不管这岛国之人会不会在后世侵犯华夏,此刻在郭嘉的心里都已经对他们宣判了死刑。
“主公放心,小小岛国掀不起什么风浪,既然他们有威胁,灭了他们便是!”
郭嘉豪气冲天,一句话便定下了岛国之人的生死。
“贾文和那边传回消息说,董卓接见了岛国之人。
不过因为王...因为主母一事,董卓连带着这岛国之人也记恨上了,因此并未答应他们出兵。”
“出不出兵都不重要,就算有董卓给他们撑腰,他们也一样要死!”
“主公放心!此事交给嘉便是!”
...
数日的时光转瞬即逝,这一日,长平军的迎亲队来到了王府门外。
听着府门外敲锣打鼓之声,王允心潮澎湃。
他并不是因为女儿要嫁人而激动,而是因为他的计划总算要开始了。
因为卫宁未曾到场的关系,一切流程都从简了。
饶是如此也折腾了近半个时辰才将王昭君接上了花轿。
在一片敲锣打鼓声中,迎亲队伍向着皇城的方向渐行渐远...
而同样激动的还有其他的汉室老臣。
他们带人躲在城门处,焦急的看着城中的官道,望眼欲穿...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
迎亲的队伍来到了皇宫外。
早有接到李儒传信的郭汜并未为难他们,简单的搜查了一番后便让他们进了皇宫。
寝宫内,小皇帝刘瑁百无聊赖的把玩着龙案上的一对蛐蛐儿。
此时的他早已被架空,所有的朝政大事都由李儒一人来处置。
忽然,刘瑁听到了不远处传来的动静,
“来人!来人啊!”
不多时,一名小黄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朕且问你,外面发生了何事?为何这般热闹?”
刘瑁并不知道王昭君一事,在寝宫中憋坏的刘瑁此时只想出去看看热闹。
这看热闹的习惯是刻在每个华夏人骨子里的,就连皇帝也不能免俗。
“陛下,奴才也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
此言一出,刘瑁的脸上写满了意兴阑珊。
“当真是无趣...
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将这皇位让给大哥二哥来争抢,朕做一个闲散的王爷就挺好。
总要好过被那董仲颖囚禁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