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文娱神作
作者:姬舍施 | 分类:都市 | 字数:8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3章 你在我心里面——周华健
压轴的节目是周华健演唱的《人猿泰山》主题曲,《你在我心里面》。按照古代中医的研究,食人族的特殊基因来自狒狒。大夏国人现在不厌恶《人猿泰山》这样的故事,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
中医认为,转基因和恋爱选择是进化的主要原因。西医则认为,有利于捕猎,或者容易成为猎物是进化的主要原因。
且不论哪一个学说正确,中医的《衍经》要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早上好几百万年呢!并且中医的《衍经》是驯化了世界上的所有家畜的方法和指导思想。
进化论的主要目的还是让人类把狒狒当成是祖先,而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狒狒的外观是因为它们嫉妒人类并且吃人。
原本的《圣经》里,上帝和该隐都是狒狒,上帝侮辱女娲生下该隐,并且该隐杀死了女娲和伏羲的女儿亚伯。
我这样说你也不用奇怪,同样的故事在《古兰经》里人物地面名字也不一样。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亚当夏娃就是伏羲女娲。《圣经》是匈奴人杜撰的,目的是建立反人类的道德。
任何宗教都是道德的快捷方式,因为学习宗教比学习物理化学,天文地理要容易。如果你非要孩子做一个无神论者,那么孩子就必须遵守各种《守则》。而这些《守则》又会不断变化,每一个版本似乎都能说出来道理。
于是,社会的断层就出来了。因为小时候相信的守则就是不一样的。
文明国家都是拜伏羲女娲的,不论你管这对夫妻,人类的父母神邸叫什么名字。不需要其他的神。这个状态就叫做“社稷”。历朝历代的天子,绝大多数都是除了伏羲女娲以外都不拜的。因为拜别的神会出现很多问题。
其实人猿泰山这段恋情,已经类似于跨物种的爱情了。大猩猩的思维很多时候都是更接近食人族而不是人类的。
电影《金刚》拍了那么多集,也都是美女爱上大猩猩的题材。如何让食人族不把身边的女伴吃掉,这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食人族也不会听从你的劝说,古往今来对食人族劝说有效的,好像只有穆圣和耶稣那样的圣人才可以!
折中的办法就是用电影,电视剧,歌曲,戏曲等方式对食人族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这一类文艺作品同时也会影响人类,让人类认为其实他们并不了解的食人族文化是正确的,或者可以接受的。
周华健唱道:
当你在心中感觉到伤悲
找人倾诉和安慰
可以呼唤我到你的身边
让我陪你留着泪
生命渺小却很奇妙
我们有爱面对整个世界
谁都挡不了爱的蔓延
让我陪你
不流泪
你在我心里面
你在我心里面
就从今天
超越心中永远
在我心里面
管他世事变迁
你在我心里面不变
若我们的爱他们不了解
就让时间来解释这一切
表面上虽然和他们不同
爱却是相同的语言。
爱就是狒狒对女性的感情以及男人对猫的感情。人和人之间确实有爱 但是并不多。食人族对人的爱很多,但是却会吃人。
虽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有些绝对,但是我们通过日漫《犬夜叉》当中的“奈落”这个角色就基本上可以知道食人族最惧怕的人类感情是什么了。
没错,就是夫妻之间的“奈”,以及更强调女性美德的“洛”。
《洛神赋》等古代诗词,都是歌颂“洛”这种美德的,歌颂奈的则更多。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拜女娲的庙,就是社稷的意思。今天看到的并不是古代多数人看到的版本,而是反封建改编版本,文学价值也是很高的,但是教育价值就不如原版了。
你在我心里面
你在我心里面
就从今天
超越心中永远。
别用他们眼
丈量我诺言,
让爱来证明
一遍一遍
如果你是抱着了解“食人族”的态度去观看《人猿泰山》这当然就很好,尽管电影对食人族进行了很多美化,至少你可以分清敌我 。
可是如果你仅仅想跟女友谈一个恋爱,就去影院跟女友一起去观看“人猿泰山”,那可就糟糕了。
女主角的笑容其实仅仅是在泰山的想象之中。女主角其实已经因为恐高,而吓得大小便失禁了。女主角一直在哀求泰山把她放回到地面上去!
这一点其实懂一点佛教的僧人都能看懂这个简单的蒙太奇。泰山因为缺乏人性,所以才会认为他抱着女主在天上飞来荡去的时候,他自己高兴,女主角就也是高兴的!
总有一天看见
别看那世俗的心
分析感觉
让爱来回答一遍一遍一遍
总有一天看见
我的爱永不变
你在我心里面
因为你在我心里面
在我心里
从今天超越心中永远
哦 你在我心里面
管他世事多变迁
(我会爱你)在我心里面不变 不变
我会爱你
不管他世事多变迁
在我心里面
无论在什么时间
无论在什么地点
无论有什么改变
我在你身边
很简单的问题,作为入门的“蒙太奇教育”的初级知识,只要完成了第一次吃人,那么食人族就很容易把自己幻想成为人猿泰山。女性食人族则把自己幻想成女主角——食人族是凶手继承这个制度,女食人族认为自己继承女性死者的一切或者一部分是天经地义的。
赵洪不觉得自己不对,既然杀了唐僧的父亲,那就应该替他当官,就该继承他的妻子。
反对封建迷信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反对以封建迷信作为动机的犯罪,而不是明明犯罪事实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否认罪犯的犯罪动机。
以油埃塞禁酒令为例,很多罪犯吃酒误事,少做了坏事。所以罪犯一面喜欢喝酒,一面又憎恨酒。那么犯罪的时候,就会诬赖是酒起的作用。可是罪犯本身就有黑市渠道,禁酒令一旦实施,罪犯反而会增加收入。
罪犯会犯罪是因为他们是做饭去,酒是阻止了他们犯罪,所以他们才会诬赖酒。“醉酒误事”的道理是人人都懂的。
——如果罪犯说什么,你就信什么,那就糟糕了。
古代讼师是可以代表死者说话的,确实可能不是事实,但是必然比罪犯自己说的一面之词接近事实!
有个案件,一个病人杀死了夜班值班护士和另一位病人。凶手说:一开始被杀的病人想要强行非礼值班护士被他阻止了。
先强调自己是人品好的那个人。
然后凶手又说,那个病人死者非礼不成,说可以给钱,两千元。
然后凶手又说:护士心里就想,两千元,这可是我半个月的工资呀!犹豫之下就答应了。
护士内心想法看来是直接用嘴说出来了!
然后凶手又陈述说:当时他就表示,不就是两千块吗?我也可以呀!
护士也答应了。
这就是把另一位死者,那位当班护士的人品也诋毁了。
就这样的信口雌黄法官也信!
然后凶手又说:自己和另一位死者因为谁先嫖这个护士发声了争执。然后自己在争执过程中,出于自卫,把另外两个死者都杀死了。
感情就你一个人活着,全你自己胡编就行了呗!
这种案件,你说死者家属不是得气死?
古代有讼师的时代就不会这样,就是扮演死者,陈述对你不利的事实。物证永远都是有限的,毕竟不能凶手怎么说就觉得是怎么回事。
首先你要肯定,如果不是遭遇抢劫和强奸,人类是不可能杀人的。你因为嫖的先后顺序争执而杀人,你肯定是食人族。就要按照食人族的一般性格来分析你的行为才可以。
西方教会的法律一直混淆黑白,因为教会的核心都是食人族,一直假设人类坏,假设食人族好。其实西方法律从来都不是法律,因为不承认食人族和同性恋的存在。所以只是偶尔有判决正确的巧合,逻辑上一直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