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

作者:半糖加冰块 | 分类:现言 | 字数:142.3万

第135章 夏收不能摸鱼

书名: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 作者:半糖加冰块 字数:2242 更新时间:2025-01-24 02:07:15

“朱知青,二组还是三组?选一个吧。二组是十个工分,三组只有八个。”大队长看着册子上朱知青登记的工分,眉头紧锁着,一股子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夏收的时候,工分是加了两个的。平时二组只是八个工分,三组是六个工分而已。

但朱玉宁哪个都不想去,可这也不好说出来。农家肥还没帮她拿到奖励,表面的印象功夫还不能不做。

“大队长,我去三组。”朱玉宁没有如大队长所愿,她是真的不想累着自己。

二组是在地里割水稻,三组是负责收上来,把麦穗甩出来。最后运到晒场有人负责摊开晾晒。

大队长瞪着朱知青,可朱玉宁是完全不在乎,等待大队长下达最后的通知。要知道在场这么多人等着调整,大队长可没时间跟她怄气的。

“明天记得到三组上工,组长是那边那位你叫梁叔的。”大队长闷声闷气的在本子上写下了朱玉宁的名字,这个小知青是真的太天真了。家里人怎么可能会养她一辈子呢?下乡来了还得回去照顾受伤的哥哥,这不得给自己存点底子防身用。

朱玉宁看着大队长摇头晃脑的样子,还有闷声闷气的话,想了一下还是只能说她真的是不想去二组赚那十个工分的,所以就不刺激大队长先走一步了。

大队长看人直接走了,更郁闷了,但人家是真的不乐意干活,他总不能压着人家去上工吧。他只是一个大队长,人家知青不想赚工分,大队上的人那可乐意的很。

朱玉宁回到知青所,给自己准备了甩稻子防护套。

劳工手套,很好;防晒霜,也是需要的;防晒衣的料子不太合适这个时代,买了也拿不出空间……轻薄高仿军绿色工装外套,好东西,但是军绿色太显眼了。换个颜色才行,那就藏青色好了。浅色不吸热能选择的颜色太少了。

朱玉宁开始感叹时间过的有些缓慢,空间的便利不能完美的使用,等到可以完美使用的时候,她就得习惯着不使用空间了。

到时候到处都是摄像头,开店后所有要售卖的东西也是要有各项许可证的。产地,运输,到许可证,朱玉宁没想过要让空间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埋下种子。东西可以有,但不能全部都是空间的。

‘小六,你们未来的总系统,拿走了这么多植株,种子,有没有研究出来更好的品种?’朱玉宁躺在空间的沙发上,指尖滑动着商场屏幕。

‘小六不知道这些,那宿主,我去问一下。’小六也很好奇总系统和科学家们,为了这些东西付出了那么多,现在有没有什么有用的研究成果。

而小六这回去细问,就回去了好几天。

第二天早上。

朱玉宁在铃声响起来后,眯着眼坐了起来,擦防晒霜,穿上轻薄外套,以及从婶子家新换的草帽。

早餐,朱玉宁冲泡了杯麦乳精,啃的是空间买的面包。出门的时候还带上了水壶,水壶里是没有稀释过的灵井水。

安排妥当的朱玉宁是踩着点到了三组的集合点,笑眯眯的喊了梁叔。

“朱知青啊,那你跟着梁婶去运粮吧。”梁叔想着让女知青去甩麦穗子,怕是甩不干净还坚持不了多久,就想着让人运粮食好了。这边没弄出来,那边就还没得运,也就能歇一会,这样子朱知青应该能坚持下来一整天。

“好咧,梁叔那我过去了。”朱玉宁开开心心的朝着站在推车边上的婶子走了过去,她之所以全副武装就是不想沾到麦穗。

沾上了的位置痒的难受,只需要把东西从田间运到晒场对她来说无非是这些天最好的一个消息了。

“你就是朱知青?”梁婶看着眼前笑着的姑娘,有些迟疑。她也没少听说村里的传言,但一直没见过本人,也就不知道这么厉害的朱知青。

实际上是个这么白白净净的小姑娘,看起来不像是她们说的那样的人啊。

“是的,梁婶好。梁婶叫我小朱就好了。”朱玉宁笑眯眯的喊道。可得和婶子打好交道,不然到最后人家觉得她还是合适 下地里干活怎么办。

“行,那小朱一会就跟着我吧。该干活的时候可得使劲,不能磨洋工啊。”

“梁婶,我哪能啊。我要么不干要么就得干好的,不信你可以问计分员。我每一份工作都是很认真的在做的。”

“我可记着你这话来了。”听完话梁婶更打定主意,村里那些个长舌的又诓她。朱知青哪有那么不讲道理,也没有她们说的那般不好看。

这么白白净净会喊人的姑娘,还有这样子端正的干活态度,是她们嫉妒人家有家里人养着。

梁婶脑补出来的事情不能说完全对,但也,没差到哪里去。

朱知青每个月都能收到家里寄过来的包裹,虽说时大时小,但就是实实在在的每个月都有。而且每天也都上工,气色还能那么的好,伙食肯定不能差了。

而朱玉宁从家里回来后,三月份起就没有用过遮掩肤色的药水了。平日里也是要上工的,但也是比村里的人比其他的知青要白了好几个度了。

对比之下就很明显了,但大队上大部分人家还是嫌弃甚至是厌恶知青的存在的。所以也就没有人想过给知青介绍对象什么的,在朱玉宁之前就很少有这种情况。

一般发生知青和村里结亲的情况,都是双方中有一方有问题。

村里一方,大多数是想娶个城里媳妇多拿点彩礼,或者平时里能多拿点补贴。

最难受的莫过于是村里那些个在附近娶不上媳妇的老光棍,最后把念头打到了刚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知青身上去。

这一类的后果都是很惨烈的,要么是双方闹掰,女知青没了清白回城,要么是女知青哭着嫁过去然后渐渐的消亡。

而知青算计村里的,那就是下乡时间太久的老知青,对回去已经不抱希望了,想着成家扎根然后有人帮衬一下好过一点的念头了。

朱玉宁正把地上装着麦穗的麻袋往推车上放,身后传来了梁婶的声音。

“朱知青歇会吧,婶子可没你们年轻人这么有劲了。”

梁婶在力气这一项,对这个小朱知青是真的佩服。这推车一共运了五趟,每一趟都是堆高高的六大麻袋,小朱知青还是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她实在是累了,推不动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