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

作者:半糖加冰块 | 分类:现言 | 字数:142.3万

第645章

书名: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 作者:半糖加冰块 字数:1975 更新时间:2025-01-24 02:07:15

在接下来的两天车程里,梁大婶是第一天晚上下的车,那位和梁大婶聊得有来有往的中年男同志,则是第二天一大早下的车。

后面倒是没有人上车了,大概率是舍不得,因为这一趟火车的终点站就是京市,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忍一忍还真就过去了。

“宁姐,一会咱们是直接让人拉货去库房还是店里呀?”钟阳顶着黑眼圈,有气无力的问道。

朱玉宁是想笑的,她没注意到小六给她的书袋子里塞了一本聊斋,然后小阳问他要书看的时候,她也是让人自个来调。

钟阳就好奇心涌动了,朱玉宁让他想清楚了再看,免得晚上睡不着觉。钟阳不以为然的把书拿了出来,然后就看上头了。

作息本来就不是很规范,然后就是更乱了。白天除去吃饭,偶尔去货仓看一下工人有没有什么情况或者需要。

然后,钟阳就大晚上的看书,白天看得断断续续的不够舒服,晚上拉上帘子,打着手电筒都要看。

手电筒都还是找的车组乘务员借的,靠着押金借过来的。所以,白天迷迷糊糊的补觉睡一会起来走一圈吃点东西再睡一会,晚上就埋头苦读。

朱玉宁不是没有劝过,但是孩子就乐意这么干。理由是,他都这么无聊了,就是想好好看书不被打扰,所以晚上那么多打呼声他睡不着看书了,然后白天补觉就很正常。

然后钟阳就这么把自己熬出了黑眼圈,以至于休息了两天再回学校去的时候,谭教授还以为自己这个弟子累坏了,于是对钟阳温柔了一段时间。

钟阳的状态一好,谭教授也就恢复正常状态了。不过这是之后的事情了。

“店里面的库房还放得下,没必要再放到大仓库去。”

“去仓库能离家里近一点。”钟阳现在只想早点回到自己的小家,躺在床上狠狠地睡上一觉,别的事情都等到他睡醒再说了。

“去四合院吧,免得你到时候睡死了,没人发现,等到臭了才……”

“呸呸呸,宁姐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睡死,没人发现,我年纪轻轻的,身体健康得很!”

“再怎么健康,也经不起你这么嚯嚯的。你看看你这几天没好好休息,吃得还很油腻,皮肤是不是变差了,还长痘了,黑眼圈也很重,老是觉得困但又睡不着,这些可都是已经出现的表面现象呢!”

朱玉宁数的可认真,虽然她有点夸大了,但她这也是好心,换成是别人,她才懒得说这种话。

钟阳思考了一下,都被说中了,然后选择自闭,睡一会觉。

火车停稳之后,朱玉宁他们就按着流程来,把带回了货物登记检查之后,扛到了专属出口。

朱玉宁用呼机联系了宋思睿,今天是周末,不是刚好,而是算好的。

然后宋思睿带着三辆三轮车过来载货,钟阳带三位工人去火车站附近的旅馆,给人家开了房间休息,三天的房费加上返程的卧铺票。

宋思睿是早早的准备好了,在朱玉宁和钟阳踏上回京的火车的时候,宋思睿就已经拿到七天后去往羊城的火车卧铺票。

毕竟他们是有想法以后继续和这几个厂子进行一个友好的长久的合作关系,且短时间内他们也不会自己再去一趟羊城拿货。那就得有人帮忙送过来。

然后现在的问题是,三辆三轮车得叠高高的才能把全部东西都给运上,这样子存在安全隐患。

于是,三轮车师傅掏出呼机,喊来了一辆三轮车,这才把东西都给运回了四合院去。

东西都用大个加厚的蛇皮袋子装着,现在也不太好分开来,所以干脆都带回去,等休息好了,他们再一起分开。三轮车他们自己也有一辆,可以到时候自己一点一点的挪过去店里。

最后,宋思睿给钟阳发了消息,安排好那三位同志之后,他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于是,他们都在四合院路口见面了,货是放到家里了,只是朱玉宁和宋思睿打算一起吃个晚饭。

这下子,二人行变成了三人行。

这么一趟羊城之行,也是花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了。

但最后的结果,也确实是让人满意,虽然有些东西还要等人家送过来,但是也是满满的收获了。

出去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几家店的情况也都是正常经营,朱玉宁还是简单的看了账本才满意的休息去了。

坐了四天三夜的火车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好觉。

朱玉宁一觉睡到了自然醒,然后四合院里就剩下了她和钟阳。

祝师傅还要上班,宋思睿也是。

睡醒了,就是先吃东西。然后朱玉宁吃着东西的时候,四合院大门被敲响了。

是邮递员,给她送来了家书两封。

一封大哥的,另一封是老母亲的。

朱玉宁决定先看老母亲的信,便打开了信,拿着信纸边看边吃早餐,然后给自己呛到了。

老母亲先是嘘寒问暖了一番,然后问自己的这个主意大着的闺女,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朱玉宁其实想过这个问题,但想了一遍之后觉得可以顺其自然。之后就没有再去想过了,也是这个时候,朱玉宁想起来了,宋思睿说过,他父母过年的时候会来京市。隔一年来一次。

如果朱玉宁愿意的话,可以先回家过年,然后再回来京市,见个面。当时两人聊得都很淡定,事后,宋思睿觉得自己发挥不够好,朱玉宁而是觉得时间还早着呢,就没有很在意。

现在老母亲问到了,便是什么都想起来了。

朱玉宁把信纸给放下,还是先填饱肚子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