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我靠挂机系统,缔造皇朝

作者:徒文快印 | 分类:历史 | 字数:133.2万

第127章 赈灾平叛

书名:红楼:我靠挂机系统,缔造皇朝 作者:徒文快印 字数:2298 更新时间:2024-11-16 17:17:08

“殿下,现在收上来的粮食都没有晾干,湿重已经统计出来了。”

“多少?”

“回殿下,玉米亩产约1200斤,拢共种了二百亩地,共计斤;红薯亩产约2000斤,种了一百二十亩,共计斤;土豆亩产约1800斤,种了一百亩,共计斤。”

这个数据其实有点低,肥料和杀虫跟不上,种子也不够优越。

不过,现在的稻谷产量,也就一亩地三百六十多斤而已。

现在这些粮食亩产千斤,就已经超级牛逼了。

农户们都乐疯了。

有好几个老农跪下来亲吻土地和作物,口里念念有词的都是苍天保佑。

岑明澈犹豫了一下。

“土豆留下九成给他们做口粮,玉米和红薯留下两成,剩下的……本王得送去救灾。”

庄头沉默了一下。

但是当他算清楚红薯和玉米的两成是多少,土豆的两成又是多少之后,立刻跪下谢恩。

这个账要算清楚。

如果地里种稻米、小麦,亩产三百六十多斤,四百二十亩地,也就能出斤的粮食。

就这点粮食,主家至少要收走三成到五成,能留下的一共也就斤。

现在,两成的玉米,斤。

两成的红薯,斤。

九成的土豆,斤。

共计斤。

这个数目顶他们种好几年地了!

这一年,所有人都能吃饱!

更不要说,地是王爷出的,种子也是王爷出的,种植方法更是王爷出的。

他们只是出力而已。

能有这个收获,相比之前,同样出力的收获,已经很了不起了。

“让各家都留下种子,有多的粮食要卖的,本王这里也花钱收。”

“是!多谢王爷!王爷大恩大德!”

土豆保存不当会发芽,有毒,未经处理之前不适合救灾用。

玉米和红薯就很合适了。

转头,岑明澈向皇帝上书,作为皇子,不能看着自己的亲兄长身在险地而不救,不能看天下百姓身处水火而不援。

他愿意自备军粮和救灾口粮,前往平叛救灾。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太惊人了!

“敢问毅王殿下,你哪里来这么多粮食?”

户部尚书上前质问,咄咄逼人。

“难道毅王殿下早就开始屯粮了?敢问殿下是何居心?!”

乾帝目光深邃,难辨喜怒。

岑明澈丝毫不惧,上前一步。

“请父皇看这份折子,其中将这些粮食额来龙去脉都已交代清楚。”

乾帝低头翻看折子,目光闪烁。

岑明澈没写太多废话,只是将红薯、玉米、土豆的来历说了个清楚,同时标明了亩产。

“你们也看看吧。”

说着,乾帝就将这份折子递给了身旁的阁老。

岑明澈的折子在重臣中传看。

“当真有这等神种?”

“亩产千斤?怎么可能?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玉米?红薯?土豆?为何从未听闻?”

“既然毅王有粮,为何之前对灾情袖手旁观?”

岑明澈神态自若。

除了在如何发现这些作物方面撒谎了,关于亩产方面,他说的可都是真话,自然毫不心虚。

“若各位大人有异议,自然可以到我的庄子上去看看,这些新打下来的粮食还都没晒干,红薯也正在用泥封保存,都是新鲜的。”

“至于为何之前不说……”

“那自然是因为这些粮食才刚刚收获,之前本王可是真没有粮食,也不知道这些粮食的高产是不是真的。”

“现在既然有了成果,本王自然第一时间与父皇汇报,为父皇解忧了。”

“只是本王的王妃近日将要生产,不知父皇可否宽限两天,等王妃生了,让儿臣见孩子一面,再前去救灾?”

康郡王一党看着岑明澈的眼神都快淬毒了。

安郡王一党的神情也很复杂。

乾帝忽而哈哈大笑起来。

“好!果真是父皇的好儿子!”

“父皇答应你!”

“不过,你的速度可得快点了。”

“是,儿臣遵旨!”

两天后,柳青羽发动了。

岑明澈焦急的守在产房外。

说实话,这也是他两辈子第一个孩子。

他还是很焦急、很期待的。

柳青羽体质够好,也够年轻,但毕竟是头一胎,生的还是很艰难的。

从发动开始,折腾了整整一日一夜,这个孩子终于落地。

一个六斤半的大胖小子。

他的小玉米。

也是皇帝的头一个嫡孙。

乾帝龙颜大悦,亲自为小玉米起名为“志德”。

这一批孩子,都是“志”字辈。

“没办法亲自帮你收拾行李了,只能让你自己来。”

柳青羽带着抹额,靠在迎枕上,明显有些虚弱,但还是笑着。

岑明澈感觉到了久违的心疼。

“说什么呢,你可是我的大功臣啊——如果没有你,有很多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犹豫了一下,岑明澈还没开口,柳青羽就知道了他的意思。

“明白,要带着粮食去救灾是吗?马上就要走,对吧?别担心,我能照顾好自己,你可要早些回来啊。”

她甜甜一笑。

“王爷,合作愉快。”

岑明澈也笑了。

“宝贝儿,合作愉快。”

他其实有点困惑,毕竟从游戏系统里召唤出来的人一个个看着都那么真实,却对他百分百忠心。

这是违背人类本性的。

他不知道为什么,只能归结于是系统金手指了。

很快,到了他前去救灾的时候。

虽然兵部尚书想给他下绊子,但是理国公府也不是吃素的,很快点齐了八千精兵,全权交由岑明澈处理,并且帮他向乾帝求来了地方调兵的权利。

大军很快开拔,浩浩荡荡,一路快马加鞭。

赶到城下时,岑明澈的好二哥已经被围困两个月了,好在城里存粮充裕,还不到断粮的时候。

古代就是这么不方便,交通不方便,通信也不方便,很容易造成“孩子死了你来奶了”的尴尬场面。

围城的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山大王拉着几个打家劫舍的兄弟,还有一些地痞流氓,又找了两个落第书生当军师,就想趁乱造反。

这不开玩笑呢吗?

岑明澈好歹是个武林高手,自身武艺超绝,又熟读兵法,对待这些散兵游勇、虾兵蟹将,简直和砍瓜切菜一样。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有粮。

百姓就是这样,谁让他们吃饱,他们就听谁的。

没有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是一顿饱饭,家里的老人孩子不至于饿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