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组团穿越复兴中华

作者:聂义峰 | 分类:历史 | 字数:56.3万

第120章 收尾(一)

书名:组团穿越复兴中华 作者:聂义峰 字数:2334 更新时间:2025-01-23 02:07:28

第二天,禾寮港又唱起了大戏。

天地会制糖厂抓到的土匪被连夜运到了禾寮港,再加上在昌隆行落网的几个人,全部五花大绑押上四不像游街。

老百姓们挤在路边,对着车上的鸡笼帮众指指点点。不少人都被他们讹诈过,这会儿纷纷有扬眉吐气之感。

冯锡范仰在凉椅上,闭着眼睛一言不发。其实昨晚这一出完全是多此一举,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现在输得干干净净,倒也轻松。

下属禀报:“中堂,鸡笼帮的几位堂主求见。”

冯锡范冷笑:“事情办成这样,还有脸来?轰出去!”

“是……”

冯府家丁不由分说,把急着求救命的鸡笼帮的头头们乱棍打出。

“这个扑街……想不到为他鞍前马后这么多年,到头来是这个下场!”

“真是甲饭配狗塞!拿我们弟兄当草灰!”

堂主们你一言我一语,大骂冯锡范不是个东西。

“我看我们去向秦国人负荆请罪吧?咱们和人家本来无冤无仇,全踏马因为冯锡范这个狗贼!人家专门递过拜帖,是咱们没接,何苦呢?”

“对!去向秦国人请罪!走!”

冯锡范安静地等待,他也不知道在等待什么。

耳边传来脚步声,他睁开眼,发现还是自己的下属,又把眼闭上了:“何事?”

下属稍稍犹豫,还是如实禀报:“中堂,那群乌合之众去秦国商站了。”

“嗯,去吧。”冯锡范早已料到。

“刚才探子来报,陈中堂与杨司农去了王府。”

冯锡范叹了一口气:“去吧,都去吧。”

延平王府,内殿。

郑经的表情明显有些不耐烦,但也只能忍着,毕竟对马天笃三司会审是他的命令。

整个司法系统几乎全部都是杨英一党,因此审问十分卖力。马天笃大概也知道自己彻底栽了,干脆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

很快,杨英亲自把审讯笔录送到了陈永华的案头。

此等大事,陈永华不敢自作主张,立刻引杨英面见延平世子。

郑经看完笔录,虽然不动声色,但心中却翻涌着巨大的愤怒。

他其实对冯锡范那点儿猫腻一清二楚,东宁的官员和将军们都是商人出身,哪个不贪污?哪个不徇私?哪个不枉法?

可他无法容忍冯锡范为了自己的银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至东宁的大业于不顾,先是勾结佛朗机人阻挠征伐吕宋,现在又勾结红毛人消灭秦国盟友——秦国对东宁意味着什么,难道这位中堂大人不知道吗?

杨英看出郑经压着火,从袖中掏出一份折子:“殿下,自先王起兵二十余年,冯锡范蒙受大明皇恩和先王栽培,却不思精忠报国,暗中广结党羽、徇私枉法,可谓豺狼心、蛇蝎性、鬼蜮行、奸臣术!不除之,则东宁不宁!”

言罢,庄重跪下,双手奉上。

太监急忙把折子呈到郑经手中。

郑经草草扫了一眼,啪地合上,脸上终于露出了怒气。

杨英叩拜,义正言辞:“臣叩请殿下,将冯锡范罢官拿问,深查严办!”

郑经不耐烦地打断他:“再议再议!”

杨英还要说什么,被陈永华两声咳嗽打断。

接到暗号,杨英知趣地闭嘴,等待王令。

郑经摆摆手:“杨司农辛苦了!此事再议,回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杨英叩首,缓步离开。

郑经锤着自己脑袋,很是头疼的样子:“冯中堂过去可是处处与你为难,今日你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陈永华笑了笑:“殿下自有决断。若一定要臣说,臣不主张严办。”

郑经有些意外:“为何?”

陈永华娓娓道来:“殿下,冯中堂与秦国人的争斗,说到底是商务而非国事。商者,本就是尔虞我诈、胜负无常。我东宁以商立国,百官各军均从商。若只是因为商业失利就责罚冯中堂,一恐无法服众,二恐人心惶惶,三恐有损殿下之威。”

郑经若有所思地抚着胡子:“言之有理,确实要考虑到众将的心思。”

陈永华接着说:“殿下,秦国军械固然重要,与秦盟好固然好过我军势单力孤,但两国并非藩属。他们来自三百年后也好,来自异世华夏也好,均不奉明正朔。与其交往,当权自我操。可友之盟之,但不可依赖之。否则殿下是大明的延平世子?还是大秦的?”

这话有些难听,但郑经还是连连点头:“中堂所言极是。”

陈永华说完,又恭敬起来:“都是臣下愚见,一切还请殿下定夺。”

郑经品味了一番,突然问:“中堂,你相信《鹿鼎记》中所言吗?”

陈永华明白这是在说书中冯锡范投清的事情,点点头又摇摇头:“秦国人自称来自三百年后,从他们各种奇闻异事看,大抵不是妄言。大概十年后,臣真得会死于冯中堂之手,冯中堂大概也真得会叛明降清。”

郑经更加奇怪:“那你为何不顺了杨英他们的意思?”

陈永华笑了:“殿下,十年之后的事,谁说得好呢?冯中堂虽说确实有些贪图小利,但毕竟是国之能臣。若以将来之罪,罚今日之人,岂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郑经闻之,哈哈大笑:“中堂,这位金庸先生所写‘陈近南’,还真与你有几分神似。”

陈永华笑而不语。

郑经想了想:“不过也要好好敲打一下冯中堂!降职三级,罚一年薪俸,调任厦门总兵,去镇守金厦吧!既然他是十年后才降清,那在此之前就先好好筹划光复八闽之事。待时机成熟,以金厦为跳板,重夺漳泉!”

陈永华附和:“如此甚好,只是秦国人那边……”

郑经也知道如此处置,秦国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虽然他们并没有吃亏。

既然如此,干脆送他们一份大礼:“此事皆因糖而起。这样吧,由那个昌隆行出面重组宏盛堂,户部监理之。糖货乃财税之首,若这能把整个台湾的糖都变成白糖,对我们、对秦国人,都是件好事。”

陈永华赞同:“财税本是户官之责,杨司农为人刚正,由他出面正合适。”

郑经来到窗户边仰望蓝天:“快过年了吧?”

“大概还有一月。”

郑经点点头,对陈永华笑道:“中堂,委屈你一下,这个年要过不舒坦啦!”

陈永华秒懂:“殿下是想让臣出使秦国?”

郑经手指一点:“你就是送给秦国人的第二份大礼——以资议参军之尊出访大秦!这个面子,秦国人是要给的!”

陈永华顿时庄严起来,合手叩拜:“臣定当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