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揍哭刘彻开始
作者:鲸仙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30.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9章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马车之内,刘荣和窦婴相对而坐。
窦婴率先发言:“不知殿下有何赐教?”
显然,对于刘荣强行把他留下的行为,窦婴很是不满。
面对窦婴不是很礼貌的语气,刘荣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他知道,这段时间的灾情着实折磨的窦婴够呛。
“窦内史,最近辛苦啦。”
刘荣首先揶揄了一句,随即说道:
“今日我亲自视察了章台街上的粥场,办的很好,让许多嗷嗷待哺的灾民吃上了一顿饱饭,这是好事啊。”
“但我不知,按照这样的供应方式,粥场还能维持几日?”
“据我所知,太仓能够拨付的存量可并不多啊,一旦粮食耗尽,内史又该如何?”
窦婴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也是他目前最担心的事情。
太仓的粮食虽然多,但也不够全长安城的人吃的。
皇帝目前拨付的粮食,仅仅只够五日之用,五日之后,众多的粥场就要断粮了。
更何况,灾民还在不断的用来,如果灾民的数量继续增加的话,连五日都维持不了。
之后,再向汉景帝要粮食,那可就难了。
能够再要到二三天的粮食就是万幸了,毕竟总不能因为救济灾民,让文武百官饿肚子啊。
郅都虽然已经开始向大户们借粮食了,但是进度很慢。
如果不是被逼的没有办法,谁也不愿意借给朝廷粮食——大家都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的买卖。
郅都无奈,只能寻他们的过错,以这种方式来逼迫他们。
牢房里的犯人与日俱增,但是粮食并没有搞到多少,“借粮行动”的效果很不好。
窦婴估计着,郅都就是把全长安的权贵们都得罪了,能够筹集十五日的粮食,就已经是极限了。
但是,十五日后又该如何呢?
。。。。。。
“粥场的存粮,不过能够维持五日而已。”
听到刘荣问起了粮食问题,窦婴据实而答。
对此他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这又不是什么秘密。
他也想知道,刘荣特意叫住自己,到底有什么目的,总不能就是闲聊吧。
“那内史可有办法解决粮食问题?”刘荣追问道。
窦婴摇了摇头,这可太难了,他又没有什么神通,可以凭空变出粮食来。
刘荣见状,一笑,道:“我但是有办法。”
窦婴闻言,眼睛一亮,果然。
他屈身一拜,诚恳的说道,“请殿下教我!”
刘荣点了点头,开始娓娓道来:
“朝廷的府库虽然充盈,但是想要妄图凭借长安一地的官方存粮渡过灾荒,无异于痴人说梦。”
“实话告诉你吧,太仓的粮食储量已经告急了,之前拨付给你们的那些粮食,已经是极限了,不会再有新的粮食给你们了,否则,宫里的粮食就不够吃的了。”
“朝廷想的是从外地掉粮食。虽然关东的粮食正在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但是远水难解近渴,等粮食到了,灾民们估计早就饿死了。”
窦婴点了点头,这些他都清楚,所以他才如此的为难。
。。。。。。
只听刘荣继续说道:
“其实,长安本地的粮食还是不少的,如果能够全都集中起来,度过这次灾荒完全不成问题。”
“朝廷的太仓里粮食虽然不够,但是其他地方还有不少的粮食,比如城外那些军营附近都有大型的粮仓、比如各个王府、侯府、高官乃是富商家中,都有数量不少的存粮。”
“问题是怎么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来。”
“郅都的办法肯定行不通,让他们自愿捐献粮食,无异于用刀子再割他们的肉,他们就是把粮食烧了,也不愿意白白送给朝廷。”
“求利避害乃是人的天性,如果让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相信他们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得想办法把救灾变成生意,让大家全都能从救灾中得到好处,他们才能愿意帮忙。要想救民,这是唯一的办法。”
“比如说,入粟拜爵,就能够让他们得到好处。如今,大汉继承秦制,实行爵本位,将全体臣民按照爵位分成二十等,都享有一定的特权。大家都想要更高的爵位,却苦于没有门路。”
“如果按照百姓捐赠的粮食数量,以此赐给他们相应的爵位,捐赠的越多,爵位就越高,相信他们一定会积极踊跃的捐赠粮食的。”
“不花费朝廷什么资源,只通过一些虚名,就募集了粮食,岂不美哉!”
窦婴闻言,一喜,这确实是个办法。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会造成爵位的泛滥。
爵位是区分贵贱高下的重要标志,一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爵位,恐怕原有的爵位制度会发生崩溃。
原有的高爵者也必然心生不满。
不过,为了救灾,或可一试。
“殿下既然有此计谋,何不献给陛下,反而来找我呢?”窦婴疑惑的问道。
刘荣意味深长的看了窦婴一眼,“难道内史还不明白吗?”
第139章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言下之意,刘荣就是想将窦婴纳入自己的阵营,这才不遗余力的帮助他。
窦婴沉默良久,没有回应。
他现在不想介入立储之争,不想站队任何一位皇子。
奈何从那晚他把梁王的储君之位给搅黄之后,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是局内之人了。
加上刘荣频繁的光顾窦婴的府邸,和窦婴的女儿窦婉关系密切,大家已经默认窦婴是刘荣的人了。
只有两个人才清楚,他们之间并未建立那种关系。
不是刘荣不想,而是窦婴不愿。
。。。。。。
“多谢殿下,我这就进宫,去向陛下请旨。一切,等灾情结束再说吧。”
听到窦婴如此说,刘荣很是满意。
在他看来,窦婴已经算是半个他的人了。
到时候把窦婉一娶,还怕窦婴不尽心竭力的帮助自己吗。
不急。
他一把拉住了窦婴,继续说道:
“别急,仅仅这样还是不够。”
“粮食虽然有了,但是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法,用精米熬制粥饭赈灾,肯定还是不够用的。”
“粮食到位之后,找商人们换些次等米和麸糠,发霉了也没有关系,然后掺杂在一起,这样能够救活更多的人口。”
“另外,可以在粥饭中加些泥土石块,让粥饭难以下咽,这样没有受灾的人,就不会来抢饭吃了,可以精准的把粮食送到灾民嘴里。”
这些小技巧,有的还是刘荣从电视剧里学到的。
就像经济适用房不给建厕所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掉那些想占便宜的人。
“我的叔叔梁王一心谋夺储君之位,可以派人去找他,晓之以利害,相信他一定会为了获取民心,不遗余力的赈灾的。他是个有钱人。”
“如果还是不能渡过灾情,就去军营中高价借粮,他们的粮食很多,而且腐败黑幕最多,绝对可以搞到不少粮食,就是之后偿还是个问题。”
刘荣又给窦婴出了两个主意。
就这样,两个人在马车上谈了许久。
刘荣把上下五千年的救灾技巧给都窦婴说了一遍。
从政治学说到营养学,从人心说到社稷,给窦婴听得一脸懵。
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刘荣,后者小小的身躯里,居然蕴藏着如此多的智慧。
直到两个人说的差不多了,窦婴这才下车。
他向着刘荣深施一礼,然后急匆匆的去了。
看着窦婴远去的身影,刘荣满意的点了点头。
扛过这一关,窦婴的地位必将更加巩固。
他不同于曹寿这种富贵侯爷,是真正掌权的人,而且还是太后本家外戚,能够争取到他,对于夺嫡十分有利。
他是刘荣努力拉拢的第一人。
。。。。。。
见过窦婴之后,刘荣又去见了新垣姬。
自从郭解离开长安之后,她开始独来独往,为刘荣办理着一些暗中的事情,十分得力。
之前刘荣让她王娡前夫的消息,已经有些眉目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机,刘荣想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
相信,一定可以重创王娡。
如今,长安城鱼龙混杂,正是发展势力的大好机会。
刘荣希望新垣姬尽快接收郭解的人脉,招揽一批忠心可用之徒。
虽然大汉许多高官家中都养着门客,但是刘荣的身份特殊,不太方便自己出面招揽,以免惹来汉景帝的猜忌。
但他偏偏有着许多见不得光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些事情让曹寿、卫青等人去办不合适,只能找道上的人。
他们用起来很方便,丢弃也很方便,不用担心惹麻烦,牵连刘荣。
随着夺储进度的发展,刘荣需要办的隐秘之事也会越来越多,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排上用场。
毕竟政治,不光有正大光明的阳谋,还有许多卑鄙龌龊的诡计。
。。。。。。
这一次,两个人又秘谈了许久。
刘荣要离开的时候,新垣姬有些恋恋不舍。
毕竟,她不像卫子夫一样,能够长久的陪伴在刘荣身边。
她向刘荣禀告了一件事情,她最近私自收留了两个十几岁的女孩,询问刘荣该如何处置。
原来,她们两个都被父母卖到了妓馆之中,自己偷偷跑出来的。
闻言,刘荣大怒,天底下竟然还有如此的父母,简直禽兽不如。
这个年代,买卖人口是合法的,花个几万钱就能买个壮劳力或者美貌的少女。
如今,长安受灾,百姓们为了活命,卖儿鬻女的事情自然是数不胜数了。
但是卖给富人家做奴仆还说得过去,为了多卖几个钱,将女儿卖去妓馆,真的有点过分了。
好在两个女孩聪明,见识不好,偷偷从妓馆中逃了出来,这才没有遭遇悲惨的经历。
她们出来之后,意外撞见了新垣姬,新垣好心收留了她们。
这次,刘荣到来,她自然要禀告一下这个事情。
刘荣听了新垣的话,去见了一下那两个少女。
她们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是一对双胞胎,长得一般无二,十分青涩。
她们见到刘荣还十分害羞,将头垂得很低。
刘荣点了点头,他看人很准,这两个少女不错,是可造之才。
另外,新垣姬一个人确实很孤单,给她找两个帮手也挺好的。
于是他答应了新垣姬收留两个人的请求,并且给了她们新的名字:双儿,寓意双胞胎。
一个叫大双儿,一个叫小双儿。
至于他们本来的姓氏和名字,全都忘掉就好了。
那么卑鄙的父亲和母亲,不值得留恋。
。。。。。。
此间事了,刘荣就准备回宫了。
这次在外面奔波了一天,他也有些累了。
车马路过了卓氏铁肆,刘荣向外望了一眼。
只见店铺门口摆着一个桌案,上面放了许多食物,卓文君正将它们分给众人。
这是卓文君拿自己的钱买来的,为的就是救济穷人。
看着卓文君忙碌的身影,刘荣暗自点了点头,人美心善还有才华,这个卓文君简直绝了。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卓文君在忙碌之中,一抬头,刚好看到了刘荣。
二人相互对视,目光仿佛被捆绑在了一起一样,久久不曾分开。
卓文君害羞的低下了头,将手上的工作交给身边之人,跑回店铺中去了。
刘荣回味着刚才的那种感觉,发自内心的笑了。
不多时,卓文君又跑了出来。
他走到刘荣的马车前,小脸通红,问道:“公子,你上次说要见丁大师,我已经帮你约好了,明日你方便吗?”
刘荣点了点头,“方便,多谢你啦。”
“公子客气啦,那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说完,卓文君将一个锦帕丢在了马车之内,转身逃回了房间。
刘荣打开一开,只见上面写着一首小诗,其中两句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居然跟自己表白了。
不愧是文化人,表个白都要写首诗。
都说卓文君是大胆追求爱情的典范,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
哪怕是有了婚约在身,见到真爱,也会勇敢的追求。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受到理学的荼毒,女性还是十分开放的,但是像卓文君这样主动的还是不多见的。
刘荣用手理了理头发,臭不要脸的说道,“我这该死的魅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