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作者:枚池 | 分类:历史 | 字数:71.2万

第二百八十五章 提防

书名: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作者:枚池 字数:2125 更新时间:2025-02-01 02:10:44

第288章 提防

高弘图也道:“这张定国,皇上对其不可谓不重视,如陈潜夫所言这般,还未在河南站稳脚跟,便不尊朝廷的号令,凶相毕露,若是由着他在河南做大,岂不是又一个左良玉?”

刚刚平定了左良玉的反叛,朝野上下对于左良玉,可谓是讳莫如深。

突然听到左良玉这个名字,朱慈烺拧紧了眉头,看向了李邦华,问道:“先生,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邦华并没有给出结论,反而是淡淡道:“皇上,这陈潜夫是都察院的御史,何不问问文总宪?”

经李邦华的提醒,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了新上任的左都御史文安之。

这文安之是湖广夷陵人,颇有才名,是万历年首辅叶向高的门生,与一众名士多有交往。

只因在崇祯年间,得罪了当时的首辅薛国观,被其及党羽弹劾,从此闲居于家中。

朱慈烺登极之后,得蒋德璟、方岳贡、陈子龙等人推荐,反复征召数次,皆因路途遥远,且路上未宁靖,未及入朝。

隔了半年总算是到了南京,正好遇到一众京官请辞,遂补了左都御史的缺。

他初来乍到,刚刚理顺了都察院的事务,对于手底下的御史,尤其是外任的御史,了解的并不是太多。

不过因长居湖广,对于堵胤锡,倒是打过不少交道,而这张定国,也是有所耳闻。

此时听朱慈烺问起,文安之便实话实说道:“这陈潜夫,臣只见过他送过来的文书,未见过其人能力如何。不过堵胤锡臣倒是有些往来,其识人鉴物,在臣之上,既然他愿意招抚张定国,总有其自己的考量。且这张定国不同于西贼张献忠,以往依附于西贼时,每攻打一地,于民秋毫无犯,在湖广颇有好名声。臣以为,不妨等战事完结之后,将陈潜夫召回京中,细问其中缘由。”

蒋德璟接着道:“文汝止的话不错,即便这张定国有错处,总不能不让人说话吧。陈潜夫有此参奏,不妨给堵胤锡发文,让其明白回话就是。”

众人皆以为可行,当日拟了一封文书。然而就在内阁的文发出的第二日,河南的报捷露布传到了南京。

随之而来的,还有堵胤锡为此次大捷表功的奏疏。

此次大战,共歼敌一万余人,收服城池十三。

因伤亡惨重,建虏的大将多铎,不得不退避河北。

这在近几年明军和清军的对战之中,可谓是巨大的战绩。

是以收到了捷报之后,自公侯将相到贩夫走卒,皆是欢天喜地。

甚至连秦淮河的花船之上,也比平日里热闹了几分。

美中不足的是,朝廷刚刚向河南送出了质询的公文,就收到了捷报,不免有些尴尬。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内阁在商定对张定国的封赏时,不得不放宽了一些对武将的限制。

以张定国、艾能奇破虏之功,封张定国为安西伯、艾能奇为定北伯,各授正一品光禄大夫印绶;

其余将士,自上而下皆有封赏。

几个月前还是和朝廷对战的草莽,依附于朝廷之后,先是封了龙虎将军,不过时隔一个多月,摇身一变成了位列一品的公卿。

以张定国和艾能奇的身份,又是这般的晋升速度,难免遭受一小撮人的非议。

尤其是那些在野的官员和士子,对此的意见更大。

许多读书人穷一生之功,也只是末流的小官。

哪怕是坐到了六部九卿的位置,也很难有封侯拜相的机会。

况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因几个月的一时冲动,辞去了官职,如今连官员的身份也没了,想谋个起复,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这些反贼出身的人,几辈子都是泥腿子出身,吃了熊心豹子胆,就敢杀官造反。

只因聚拢了些流民,接受朝廷的招抚,打过几次仗而已,摇身一变,得了显赫的身份。

朝廷如此做,与鼓动人造反何异?

据说在国子监和京里的几个书院,已有人开始立说做侯景论,以侯景八百之众覆灭南梁为例,阐述接纳叛军之弊。

不过对于这些论调,朝廷暂时无暇理会。眼下最关键的,莫过于河南巡按的人选。

不论陈潜夫所言是否属实,在如此大功面前,朝廷既然重赏了张定国等人,那就没必要再将陈潜夫留在河南。

几日里,吏部和都察院推了好几个人选出来,皆被朱慈烺否决。

这河南巡按品级虽然不高,但代天巡狩,责任非常重大。

如今河南的局势尚不明朗,非有胆有识之人不能胜任。

朱慈烺的心中,倒是有个人选。

张煌言能文能武,放在河南,日后必有远大的前程。

只是张煌言虽有历练的过往,在朝廷这里却无任何的资历,是以吏部和都察院都未当做人选来考虑。

朱慈烺正思索着该如何提点一下李邦华,由吏部主动提起此事,哪知吏部左侍郎张捷和左副都御史郭维经却不约而同的上疏,举荐了新科榜眼杨文聪。

两人言道,当此非常之时,用人不必拘泥于成规,方能人尽其才。

杨文聪既有才华,又有军前效力的经历,兵部眼下正缺人,不妨授其兵部主事,将其放到外任,做一番历练。

朱慈烺很是怀疑,这两人之所以上疏,皆是因马士英的关系。

但杨文聪的才华和胆识确是显而易见,和张煌言相比,其身份更适合河南巡按之职。

只是他和河南总督越其杰的姻亲关系,却是不得不虑。

思量之后,朱慈烺便有了计较。

以吏部和都察院推选为由头,授杨文聪为河南巡按,召陈潜夫入京,都察院另有任用;

调任河南总督越其杰为湖广总督,河南总督暂由督师堵胤锡兼任。

这番变动,惹来朝中不少人的注意。

新科进士,没有任何观政的经历,便能实授御史一职,这在大明一朝可不多见。

至于几个当事人,收到最新的任命之后,则是心思各异。

这其中最开心的,当属越其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