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天宝十四年
作者:江山至 | 分类:历史 | 字数:7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五十六章 明旨讨贼,发兵参战
第159章 明旨讨贼,发兵参战
魏博镇的治下,或许还远远达不到所谓“盛世”的景象,但比起之前的乱象,无疑是好了太多。
至少大部分百姓每人每天两顿饱饭的日子,就算是在唐代也并不多见。
这里的大部分,是指魏博镇下数郡之地中的所有百姓,并非只有常山郡。
有饭吃,还得有书读。
常山学舍的规模小了很多,但能挑选进来作为学生的少年,都是那种肯学习也学的进去的。
他们的课程都是由颜季明编纂而成,他有空的时候甚至会亲自去那讲课。
学舍里的学生们,对颜季明除了尊敬之外,大部分人都有一种狂热的忠诚。
现在魏博镇官场的成分有三种。
河北原先的一些旧官吏,寒士居,世家子弟。
最多再过五年,不光是魏博,整个河北都将涌现出一批野心勃勃的年轻官吏。
如果说魏博镇现在只是一棵让人乘凉的大树,那他们,就是大树根部蔓延出去的脉络,将整个河北都递到颜季明手中。
当初颜季明收养的二十多名孤儿,有五人在常山学舍内的成绩名列前茅,被送去担任各处文吏,熟悉中低层吏治,其中还有两名少女。
现在,他们的学习也已经结束。
“孙清,拜见魏侯。”
孙清就是常山学舍第一届“期末考试”的第一,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而最让颜季明满意的,还是孙清的忠心。
他在受到节度府的传唤后,就立刻交接了职务,结束了自己短暂的文吏生涯,马不停蹄地赶往节度府。
当然,
孙清做文吏也不是糊弄了事,而且切切实实在做事,同时也积累了相当的为官经验。
此刻他望着那个在自己心里如山一样高大的背影,眼中浮现出一丝由衷的崇敬。
颜季明转过身来。
“你这段时间做的不错。”
万花密探各处都有,颜季明想要知道孙清平日里是摸鱼还是勤恳做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淡淡的一句肯定,让孙清更加激动。
“其他人也都交接了差事,就等着下一步继续授官了。”
颜季明笑道:
“你接下来想做什么?县令?太守?”
孙清摇摇头,他清楚这自然是笑话。
颜季明喜欢任人唯亲不假,但若是没有本事,他顶多拿点小官和钱财打发你,不可能放任你坐到高位上胡作非为。
“下官,想去督察府。”
颜季明笑起来:
“你倒是懂得往上爬。”
上一任督查曹得意还在牢中关着,审问流程已经走过,暂时没有审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唯一发现的,就是曹得意的小儿子早就被送走,万花密探和明教教众拼命寻找,最后也只是确认曹得意的小儿子应该是被送到了灵武。
也就是...朝廷那边。
曹得意的倒台,意味着督察府内将多出一大批空缺。
一个督查,以及众多监察使。
孙清很清楚督查府的重要性,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但颜季明微微摇头。
“督查府用不着你。”
“下官...”
颜季明顿了顿,道:
“我想让赵宁和刘玦两人,进督察府。”
“她们?!”
颜季明收养那些孤儿里,当初通过学舍考试的只有五人,其中还有两名女子,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两个。
古代任用女子为官,可谓是荒唐至极了。
不过有武周在前,现在颜季明不过是任用女子为官,似乎也...
还是很荒谬啊!
颜季明看到了孙清的神情,但并不打算解释。
赵宁和刘玦两女,虽然是孤儿,但她们的另一个身份,则分别是常山和赵郡两个本地小家族中的女子。
而那两个家族,也早就被史思明的叛军所屠戮殆尽。
所以这两女既不会被寒士居官僚视作同路人,更不会被世家子弟所接纳,她们能依靠的,只有颜季明。
“我曾问过她们,若是不想做事,我会替她们找个好人家嫁了,至少,让她们能无忧无虑地过下半辈子。
但她们拒绝了。”
颜季明淡淡道:
“这是她们的选择。”
“下官懂了。”
“你去财经府,跟随李财经学习,我已经跟李萼说过了,他到时候会带着你做事的。”
“下官遵命!”
“好啦,正事也就这些。”
颜季明看向门外,李十三娘正端着一大盘果脯走进来。
“吃点,喝口茶润润嗓子。”
“是。”
孙清看到李十三娘,忽然就有些局促起来,但还是恭恭敬敬道:
“下官...”
“等等。”颜季明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别自称下官了。”
“啊?”
“叫嫂嫂。”
孙清愣了一下,随即心底涌起一股温暖,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将眼眶里的泪水压回去。
“哟,怎么还哭了,瞧你那熊样。”
颜季明笑骂一句:
第一百五十六章 明旨讨贼,发兵参战
“要做官的人,以后坐堂就这样哭鼻子?”
“下官...弟,只是太...”
.......
孙清走出节度府的时候,眼底满是坚定。
君以诚待我,此后自当为君效死!
往前走了一会儿,他忽然注意到,有些人正在小步往前跑,似乎是很急促的样子。
孙清喊住其中一人,好奇道:
“请问诸位急着去做何事?为何这般匆忙?”
“督察府两位新上任的副督察,要监斩前任督查的几名家眷。”
“新上任的副督察?”
孙清心里一动,忽然问道:
“可是两个女子?”
“你这厮都知道还恁娘的问。”
那人甩开孙清的手,骂了一句,又匆匆往前跑去。
孙清犹豫片刻,
跟在他们后面来到了行刑的地方。
两名身着官袍的女子,就那般光明正大地站在外面,身旁是天雄军士卒。
百姓们又不是没看过行刑,但女子为官,却是生平仅见。
行刑的过程很快。
因为曹得意并不在其中,他在狱中就已经自尽了,算是留了点体面。颜季明也没动他的爹娘,后者已经很老了,颜季明还反过来派人按月送粮米和生活用品给他的爹娘。
说是弥补也罢,伪善也罢,
颜季明并不在乎别人到底如何评价。
孙清平静看着行刑后的场面,脸色只是略有些苍白。
他在任官的时候,也曾操刀杀过盗贼。
行刑结束,人群也在天雄军士卒的劝阻下缓缓散去。
孙清走上前一步,刚被一名天雄军士卒拦住,就听见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
“不用拦他。”
赵宁身着制式青色官袍,再加上她原本的出身和姿色气质,倒也有几分贵气。
她走过来,笑道:
“去过节度府了?”
“是。”
孙清不想多说,转而问道:
“你们俩没打算找个好人家?”
赵宁耐心回答道:
“关你屁事?”
“那行吧,我就是过来看一眼。”
孙清咳嗽一声,他和赵宁两人对视一眼,忽然都笑了。
“都是替魏侯做事。”
“当然。”
孙清在心里跟了一句。
我是在帮我阿兄做事。
......
天上又飘起了小雪,一队车马在城外停顿下来,接受城门士卒的检查。
韩翃耐心地出示符传和一些令牌“证件”,也就是路引。
士卒验明身份后,对韩翃笑道:
“带家眷来这安身的?”
“是。”韩翃笑了笑。
“那可好。”
士卒有些骄傲道:
“现在天底下各处都乱,唯独河北最太平,现在河北诸郡里面最好的,也就是咱们常山。”
韩翃点点头。
“确实如此。”
这一路走来,虽然韩翃格外小心,但还是遇到了几股盗贼,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平安到了常山。
颜季明给韩翃安排了住宅和新的官职,足以让韩翃顺利在常山安顿下来。
“贵人。”
他拍了拍其中一架马车,低声问道:
“您是准备先下来歇歇脚,还是真的要去做什么道士?”
韩翃觉得自己很明白这位“贵人”的心思,估计她八成是打算凑到魏侯身边的。
片刻后,车厢里响起一个微弱的声音。
“本...我要去做道士。”
“做道士也得看人家收不收呀。”
韩翃摇摇头。
就拿常山的纯阳观来说,收道士人数有限,还都对道士的那什么...节度府官话好像是叫职业素养,对这个有相当的要求。
这位贵人呢,除了长得特别美之外,其他的似乎什么都干不好。
“这样吧,您先去下官家中略作歇息可好,就算是去做道士,也得明日才行了。”
“好吧...”
韩翃笑了笑,到节度府报道的时候就把这事给上报了。
不知道那边是怎么处理的。
反正第二天有两名女道士敲开韩翃的家门,跟那“贵人”谈了一会儿,说是纯阳观直接收人。
“贵人”便也真的成为了纯阳观中的一名女道。
不过临走之前,她倒也知道感激韩翃,走之前还千恩万谢。
“那么......”
杨玉环一路走过来,她自己也明白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生活。
她现在人生地不熟,有些惴惴不安地看向一同坐在车厢里的那个女道士。
“纯阳观里,需要做些什么?”
杨玉环之前就曾“出家”过。
她很清楚,所谓清净之地,也不过是权贵狎玩胡搞的地方。
之前的武氏是如此,她自己也是如此。
她有些害怕,这里的道观也是这般。
在她身旁的这个女道士,比她年轻,其美貌不输于她。
“你无需多虑。”
清水微微摇头,道:
“此后,你在道观中有独立的小院居住,也会有侍女服侍你,你自诵经静坐,不会有任何人来打扰。”
“那...太真就多谢了。”
“不必谢我。”
清水淡淡道:
“这是魏侯的原话。”
魏侯?
太真不由微怔。
“对了,若是您有何要求,和贫道说就好。”
“那...”
太真犹豫一下,道:
“我往日熟习丝竹乐曲,不知可否能找几个同样熟悉的女子,平日里伴我弹奏说笑?”
“观中尚清修,平日里最多弹琴而已,你这样却是吵闹...”
清水看到太真失望的神色,不由叹了口气道:
“也罢,贫道会去楼外楼说一句,让那调几个歌姬来陪你顽笑。”
毕竟这漂亮女子也不是平常来头,是节度府那位陈都督亲自开口要清水帮着照顾的,清水也知道不能真的将其当做普通女道来管。
“不过,也就此事上可以宽容一些。”
清水看向她,郑重道:
“平日里吃的喝的,少什么,尽管跟贫道说,但就是有一件,得提前说难听些,也不怕您怪罪。”
“怎么会呢。”太真有些疑惑。
“既然已经入观出家,弹奏倒是无所谓,但请莫要再想着那些俗世念头,譬如说,男女...”
“我知道了。”
太真苦笑一声,道:
“反正我也不信了。”
马车在街上驶过的时候,一名骑兵纵马狂奔,与其擦肩而过。
冬日的寒冷不仅体现在天气。
骑兵在节度府门口下了马,一边对着快要冻僵的手哈出白汽,一边对着门口的士卒道:
“劳烦通报一下,洛阳军报送来了。”
洛阳那边,因为崔乾佑和安守忠两人一个投降永王,一个投降了颜季明,被袭取后的洛阳,再度被薛嵩分兵夺下。
因为战事紧急,叛军倒是没再次劫掠洛阳城,但城中百姓依然是箪食壶浆迎接天雄军的到来,可见叛军在东都不得人心。
薛嵩分了六千人,让哥舒翰代为掌军,坐镇洛阳。
“这倒是有些鲁莽了。”
李萼放下军报,笑道:
“为何不将刘客奴调到洛阳镇守?”
颜季明想了想,道:
“哥舒翰毕竟是老将,现在又只能依靠...”
“下官并非怀疑他的忠心。”
李萼回答道:
“哥舒翰现在确实只能依靠您,而且从他不愿隐居的举动来看,此人也不甘就这般带着骂名结束。
所以...”
“下官所忧虑的也正是这一点。”
李萼看着颜季明,沉声道:
“哥舒翰毕竟老了,而他的心思已经如此,很难再沉稳下去,怕的,就是他贸然动用手头的兵力,为敌所趁。”
“就算他真的冲动了一回,我的损失也不过就是六千兵马和洛阳。”
洛阳百里开外就是薛嵩的六万大军,就算是丢了,也可以再夺回来。
在颜季明现在的计划里,洛阳虽说重要,但也不是丢了就没法活的地步。
“还有...永王进军了。”
颜季明皱眉道:
“永王兵马虽然良莠不齐,但兵力上却是超过我军数万人,除非是我将魏博大半兵马都调出去与他对垒,才能说是稳操胜券。”
“无需那般。”
旁边的严庄这时候开口了,他笑道:
“臣有一计,可教永王十万大军不战即拱手称降也。”
“说说。”
“朝廷近来又向河北要粮,实际上就是厚着脸皮占您的便宜,您可趁此良机,向朝廷索要些东西。
譬如说...”
严庄缓缓道:
“这次,让朝廷发明旨,斥永王为叛贼,下令河北及各地发兵平叛。
永王在江南淮南的根基实际上薄弱无比,
若是朝廷明将其指为叛逆,其麾下必然军心动摇。”
“接下来,臣还有第二条计策。
除了江南十万大军之外,永王现在依靠的臂助还有叛将崔乾佑。
此人就更好解决了。”
“说下去。”
颜季明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严庄对着颜季明侃侃而谈,一时间还真有些运筹帷幄的气势。
他缓缓道:
“反间计。”
颜季明沉默了片刻,道:
“我半个月后,会率领六千牙军骑兵前往灵武,你现在就动身前往薛嵩处,在其手下担任参谋,顺带着就负责此事。
但是本侯很清楚的告诉你。
若是涉及兵权一事,一切以薛嵩为主,你若是敢贸然插手兵权,那下场,你是明白的。”
“臣,绝对不会肆意妄为!”
“好。”
颜季明颔首,他看向李萼和始终没说话的崔佑甫两人,笑道:
“这次谁看家?”
话语虽是戏谑,但两人都明白,
谁看家,就等于是暂且接手颜季明的所有事项坐镇整个魏博。
这并不是一件轻松事。
李萼刚要说话,就听崔佑甫道。
“这次由下官同去吧。”
“好。”
事情都商议的差不多了,颜季明朝外面喊了一声:
“沈青。”
“下官在。”
沈青从外面小步跑进来,看向颜季明的时候,脸色愈发恭敬。
王娘子一事,因为此女并非主谋,最多算是从犯。
随后,则是又钓出了曹得意这条大鱼。
曹得意在狱中自尽,临死前托人交给颜季明一封信,里面并无对颜季明的怨恨,倒是感慨居多。
他唯一的错,实际上就是没管教好那个大儿子,以至于后面一连串事的发生,也都因为此。
信中,他自嘲终究是不能免俗。
毕竟那是自己的儿子被阉了,如何能无动于衷?
曹得意,
是被李泌劝反的。
颜季明伤感片刻后,便打算在王娘子这事上略留些情面。
王娘子此后余生都得被圈禁在沈青的私宅里,由万花密探看守,后者自然是高兴极了,压根没反对。
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魏侯,您有事?”
“多带人手,准备随军出发。”
颜季明想了想,又补充一句。
“再派人往河东李光弼那儿,尽可能靠近他身边。
若是李光弼有异动...”
他犹豫片刻,还是道:
“就要立刻告知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