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师天下

作者:熊猫不熊 | 分类:历史 | 字数:112.7万

第50章 天佑大炎

书名:师天下 作者:熊猫不熊 字数:2367 更新时间:2025-02-02 02:09:20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后世一提起兴庆宫。

就会想起这首李白为杨玉环而写的赞诗。

因为这首大名鼎鼎的千古名诗。

就是李白在兴庆宫三大建筑的沉香亭里写的。

而在炎朝。

却根本就没有李白,也没有李隆基和杨玉环。

只有那个在庆王府潜邸了二十四年的二皇子——刘泰。

刘泰和他大哥刘昌两个极端。

因为是嫡长子,刘昌三岁就被立为了太子。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从小到大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没有一个人敢让他生气委屈。

渐渐的。

刘昌开始变得沉迷享乐。

性格也变的肆意骄纵、乖张跋扈。

朝堂的百官也开始离心。

而刘泰呢?

从小就聪慧好学、谦恭有礼、仁爱敦厚。

所以。

刘泰就成了不少大臣心中的完美储君。

但就因为他不是长子的缘故,一直不得太宗欢心。

直到去年。

刘昌趁着重阳登高,与民同乐之际。

在自己的鹤骖上强暴了户部主事冯觉的女儿。

此事引起了满朝震动。

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严惩太子,削其储君之位。

然而。

太宗仅仅是惩罚刘昌禁足半年而已。

刘泰彻底死心了。

一个月后。

太宗突发心疾,当晚就驾崩于大明宫。

刘泰趁机发动了大明宫政变。

登基后。

他励精图治,锐意进取。

不仅任用贤良,还广纳谏言。

势必要做出一番事业,让他大行的父皇看看。

他究竟哪一点比不上太子昌!

可登上皇位后他才发现。

国事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加艰难。

陇右、剑南两道的盐场大规模减产,全国食盐出现了巨大缺口。

还有关内道的蝗灾、江南道的水灾。

现在河北道也出现了旱灾的兆头!

今年粮食势必减产,也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于是乎。

以五姓七望为首的士族开始非议他。

得位不正,天必谴之。

以此来打击他的声望。

逼迫他下罪己诏!

更可恨的是。

北边的突厥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为此。

刘泰除了咬牙切齿外。

在政事上也更加的努力了。

即便是已经夜深了,也还在勤政务本楼里批阅奏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那座他曾经最喜欢的花萼相间楼。

都已经蒙尘半月了。仟千仦哾

“陛下,已经子初了,该歇息了。”

内常侍苏安看着还在灯下忙碌的刘泰心疼的不行。

赶紧命身后的小太监送碗八宝羹来。

他是刘泰潜邸时的老人,从小看着刘泰长大的。

“歇不得啊。”

刘泰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用力的揉了揉双眼。

“大伴,时不待我!”

刘泰又何尝不想休息?

可是如今国事多艰,风雨飘零。

梦里也总是梦见先皇在嘲笑他,让他更加不敢懈怠。

“唉……”

苏安轻轻一叹,看着御案上也没剩多少奏章后。

便不再劝谏,准备回身去催一下羹汤。

他无法为陛下分忧。

就只能在生活上照顾周到了。

然而等他刚走出门口,就遇见了一个匆忙的回事太监。

“见过苏常侍!”

回事太监急道:“邱阁老此刻正在宫外求见,还请通禀陛下。”

“邱侍中?”

苏安不悦道:“他不在政事堂值守,跑来见陛下干嘛?”

这也不怪苏安不高兴了。

眼看陛下马上就可以休息了,现在又来事了。

这一见。

陛下不知道又要忙到什么时候才能就寝了。

苏安说完挥退了回事太监,转身就回去禀报了。

他只是心疼皇上,发发牢骚而已。

值守的阁老深夜叩宫,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他可不敢耽搁。

很快。

候在通阳门外的门下侍中邱信就被带进了勤政务本楼。

一通寻常见礼程序过后。

邱信立刻喜道:“陛下大喜!大喜啊!”

他今年五十有六,早就过了急躁轻浮的年纪了。

可此时还是不免激动了起来。

“喜从何来?”

刘泰见邱信满面春风,顿时就放下心来了。

这几天关内道盐价疯涨,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苗头。

邱信深夜叩宫,他还以为发生**了。

“杭州府尹魏羡之呈来贺表!”

邱信将魏羡之的贺表恭敬的呈上。

简洁的解释道:“杭州华亭治下有一归国侨人,献上了一制盐良术!”

“此术名为盐田法!在海边开辟荒地、盐碱地为田,引海水而晒。”

“每亩可日得细盐六十斤,耗费仅为煮盐的十分之一!”

“什么?!”

刘泰不可置信的接过贺表,激动道:“每亩日得六十斤细盐?”

不等邱信回答,便快速的开始看了起来。

“是的!”

邱信笑道:“魏羡之已经亲自验证过了,绝无虚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太好了!太好了!”

刘泰激动的看着贺表,下意识的开始来回的走动了起来。

关内盐价暴涨,储备也已见磬。

他都已经和政事堂商议好了,这两天就准备下诏在沿海加盐税。

虽然他也知道这份诏令会加重沿海百姓的负担。

但他却没有办法。

现在好了!

老天爷终于给他送来了一个能人,一举解决了缺盐之苦。

邱信见皇帝高兴,便说起了另一个事情。

“陛下,魏羡之还有一事奏请。”

邱信呈上了另外一份奏章,道:“这是魏羡之的请设官营盐场疏。”

“官营盐场?”

刘泰好奇的接了过来,细细的看了起来。

邱信在一旁解释道:“据魏羡之说,这个建议也是那位侨人所提。”

“哦?”

刘泰微微诧异,但却没有说什么。

很快。

刘泰就看完了这份奏疏,心中顿时如同地龙翻身。

他压下了激动的心情,看向了邱信:“立刻请其他四位阁老来共议此事!”

邱信笑道:“臣叩宫之前,就已经遣人前去通知了!”

“介之深得朕心啊!”

心情大好的刘泰立刻让候在一旁的冯安多去准备些八宝羹。

深夜将几位阁老召来,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喏!”

此时的冯安再也没有了先前的牢骚。

只要陛下高兴。

他也就跟着高兴了起来。

同样心情大好的还有四位阁老。

他们得到邱信的通知时,就已经知道了什么事。

天佑大炎!

天佑我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