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历史 | 字数:258.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百零三章 比谁更窝囊
花马池的战事,陷入到相持。
这是大明边军和鞑靼人双方都没想到的,很显然所有人在此战开启之前,都会觉得,此战会快速出结果,要么是大明这边取胜鞑靼人落荒而逃,要么就是大明边军撤回到关隘之内看着鞑靼人肆虐。
但没想到,刘瑾派出了他的四路人马,跟鞑靼人杀得是有来有回。
几天之后,战报就清楚传到了王琼面前,王琼随即也召开了军事会议,此时朝廷派遣他为统调此战主帅的皇命还未传达到延绥,也就是说,此时的王琼尚还不负责花马池的战事结果。
军事会议上。
延绥地方的诸多将领和官员,都望着王琼背后挂着的巨型地图,而一旁的书吏正在传达刘瑾的败报。
没错。
刘瑾跟鞑靼人交战的第一场,输了,且输得很惨。
“……花马池以一千骑兵为突袭,本打算断鞑靼骑兵之后,路途上与鞑靼中军主力遭遇并交锋,双方各用火炮对射,我方折损兵马四百余,只能退出战场往花马池败走,鞑靼接连追击,又杀我掳我边军将士数十人……”
在场的将领听了,有点心惊胆寒的意思。
他们也没听明白,花马池明明驻军过万人,怎么就要派出一支千人的队伍去突袭,却还吃了那么大的瘪,竟然折损近半?
四五百兵马的损失,这换在成化或是弘治初年,或是不值一提,但都到了弘治十五年了,大明将士在西北已有三年战无不胜,居然还能整出这种幺蛾子?
简直是不可理喻啊。
参将曹维道:“若是遭遇兵败,那花马池的人马只能退守,如此鞑靼人或会长驱直入,三边各处都可能会遭遇鞑靼奇袭,应当派出精兵迎战。”
这是在提醒王琼,要是花马池遭遇到兵败,接下来可预见的是,花马池的大明军队会躲在城塞内不出来。
而鞑靼人多半也不会去攻打那些军事堡垒,他们的目标就是抢劫,必然是从花马池突击进来,然后在三边各处抢劫一番,最后在大明将士的避战中扬长而去。
这换了以前,也是很寻常的。
但在经历过这几年的边军改革之后,这种情况已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花马池是不归三边总督来管,可花马池之外的地方,那就是王琼的管辖地界了,你王琼没道理袖手旁观。
神英道:“话虽如此,但目前得到的情报,说是此战乃是镇守中官刘公公所调遣,兵也是由他军令所发,从花马池调兵出关,兵分四路,每一路人马仅千人。”
这下在场的将领和官员都面面相觑。
本来还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偷袭,结果被鞑靼人发现了,这才导致了战败。
感情此战是你们花马池的守军故意设计出来的?
很有花头啊。
居然兵分四路,一路一千人?这是什么化整为零的高端战术?让人看不懂呢?
曹维道:“以眼下所得知的情况,鞑靼在花马池集结兵马至少有两万余,即便派出四千整军,也难以与之一战,兵分四路如此之分散,却不知目的是为何?是为了截断粮道,还是说……”
别说是曹维这种在西北从军多年的将领看不懂,在场的人也没人能明白刘瑾的意图。
感觉很高级。
什么化整为零,什么以优势兵马突击的……其实都是扯淡。
在绝对的兵马数量压制之下,你想以四千化整为零的散军来取得当初崔元带兵突击的效果,根本是做不到的。
王琼道:“鞑靼人准备充分,此战的确是有些冒失了。”
神英道:“眼下看来,花马池的乱局不可避免,在宣大一线未有调遣兵马的情况下,宁夏防区的战事,非要从延绥来调兵补救不可。”
这又是在告诉王琼。
花马池的战事,已经被刘瑾给玩砸了,刘瑾遭遇兵败,接下来被参劾,恐怕连带兵的资格都没了,也就是说刘瑾的军事生涯基本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花马池的防务也非要王琼来留心,甚至是全权负责不可。
王琼道:“算日子,鞑靼犯境的消息,前几日已传到京师,陛下也该下达军令。可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神英问道:“大人是在等陛下对花马池的军务做出安排?”
王琼叹道:“即便有皇命下达,兵部那边也做了安排,也想不到花马池会是这般的境况,零散出兵,倒也不是不可,但也过于冒险。此番鞑靼人敢来,明显是因为他们已重视起火炮的铸造,这也提醒我们,此战鞑靼人是会用火器的。”
“是啊。”
在场的将领和官员也都有些担心。
刘瑾派出的第一路兵马是遭遇战败,甚至有点惨败的意思,但却让大明一方知道,鞑靼人在作战思路上跟以前已有不同。
以前是靠骑兵突击,靠铁骑来跟大明的军队交锋,是靠冷兵器的硬实力。
但现在鞑靼人也开始注重火炮等热兵器,居然在战场上出现了火炮对轰的情况。
王琼道:“刘瑾有直接报过战果吗?”
“还没有。”一旁的书吏道,“目前的战果,都乃是夜不收所报回,不过战果并无差异,花马池守军已开始回撤,鞑靼人已全面进入关口,且在关口以内形成了诸多滋扰和劫掠之事。”
王琼叹口气道:“眼下也不能再等朝廷调遣,的确是该派遣兵马做出应对。从延绥以东,固原等处,往花马池集结兵马,定要防备鞑靼人出宁夏后卫的防区。延绥本地兵马也随时听候调遣。”
“是。”
……
……
就在延绥得知刘瑾遭遇第一场战败时,其实刘瑾派出的四路人马,已经跟鞑靼人正面交锋了四五场。
每一次双方看起来是势均力敌,但吃亏的都是大明一方,且第一战也如延绥所得知的情况一样,大明折损兵马将近四百,第一路兵马明明武器和配备等最为精良,却不得不退居二线。
刘瑾带着第三路兵马,本要上去驰援第一路兵马,却被告知徐甚已兵败撤回。
好在鞑靼人也忌惮大明的火炮,并没有长途追击,在刘瑾的第三路人马与徐甚汇兵时,这会郑遂所带的第二路人马还在跟鞑靼人的主力周旋。
“公公,是卑职无能!”
徐甚本想建功立业,为自己混个爵位什么的。
梦想很远大,但实际情况却非常差,当他灰头土脸见到刘瑾,跪在刘瑾面前请罪时,刘瑾也简直认不出来眼前此人就是三天前誓师出兵的雄姿勃发的徐将军。
刘瑾走过去,把人扶起来,一脸紧张问道:“听说折了三百多弟兄?”
“是四百出头。”徐甚道,“受伤的也不少,估摸着,有半数没法再打了。”
刘瑾一听,心瞬间凉了半截,问道:“那鞑子折损多少?”
徐甚无奈摇摇头道:“我们也放了炮,但我们地势较低,被他们压制了,打过去之后对面死了多少,我们也不知道。总归是撤回来,鞑子还追击我们……看情况对他们影响不大。”
刘瑾一听,差点要拍桌子,气恼道:“也就是说,连一个首级都没带回来?”
徐甚道:“倒也不是一个都没有,带回首级四个,俘虏一人。”
“挺好,挺好。”刘瑾这下好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有鞑子的首级带回来,那文章就有得做,怎么上报此战的结果,那就是个技术活。
徐甚道:“将士们已无恋战之心,公公,要不我们赶紧先撤回到关口之内,眼下我们距离土城有三十里,鞑子已距离我们不过也就三四十里。”
“慌什么?”刘瑾道,“前面有兵马给挡着,后面还有援军,本公公麾下还有精锐将士在守在此处,你是没胆子吗?当初几百兵马冲杀鞑子数万精锐的胆色哪去了?”
徐甚哭丧着脸道:“鞑子以前只靠弓弩,这次他们靠火炮。”
刘瑾叹道:“他们的火炮,不就是之前抢咱的那批?他们应该不会有太多火弹的,不用担心,不用担心。”
嘴上这么说,但刘瑾心里也开始发愁了。
这战果要是上报不妥当,别说是自己身为镇守太监的官职,就算是自己的小命,也可能会不保。
……
……
就在刘瑾跟徐甚见面还不到半个时辰,前线战场的战果又如雪片一般飞过来。
“公公,大事不妙,郑将军跟鞑子交锋之后,一触即溃……”
“什么。”
刘瑾听到“一触即溃”这种字眼,心瞬间提到嗓子眼。
第一路人马折损四百将士,在他看来,已是难以隐藏的失败,现在很可能让他彻底万劫不复。
“郑将军已经带兵往此处而来,距离也不过才十几里。”
刘瑾道:“快,快!整顿兵马,与鞑子一战!”
刘瑾这下心彻底慌了。
他是真没有实战指挥经验,之前在一群人面前装样子,的确也挺唬人,但现在涉及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他内心的本色也暴露。
徐甚本还在整顿自己那边的兵马,也是在清点损失,听到消息赶紧来见刘瑾。
但见刘瑾已经把几个亲随都装备上了火铳,准备去跟鞑靼人火拼。
徐甚道:“公公,咱如今还不撤兵吗?”
刘瑾冷声道:“咱家的计划本就没错,你是让咱家否定自己的战术吗?”
徐甚心里也在迷惑。
他很想说,公公您到底在坚持什么?
您的所谓四路兵马出击的大计,已经证明了就是在扯淡,鞑靼人可不管你是不是英勇,人家有准备,且兵马和士气都在我们之上,我们非要跳出土城的舒适圈,来找虐吗?
你找虐也就算了,可将士们的命那是实打实的,丢了那么多将士的小命,就为了验证你所谓的奇谋战术?
刘瑾道:“再探,再探!”
徐甚赶紧道:“那公公,是不是赶紧派人,去土城再调派兵马来?”
刘瑾这会也有些慌乱,眼神中似乎带着几分恍然失神,好像已经没了灵魂。
“报……”
就在此时,传令兵高声的喊话让刘瑾的双目重新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