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一九八七
作者:那年我吃鸡 | 分类:都市 | 字数:111.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5章 赵西桑
第146章 赵西桑(万字更新22,求订阅!)
狡兔都还有三窟呢,丁志远觉得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当即决定从国库券的交易资金中抽调一部分,配置到股票上。
不过,股票的盘子太小,一共才1600万,所以肯定不能吃得太多。
至于吃多少,他也说不准,明天先摸摸底再说。
第二天上午,丁志远带着小跟班赵平出了门。
路过报刊亭,赵平很自觉地买了一叠报纸,“哥,今天的报纸。”
丁志远道:“过会儿不要跟着我,咱俩装作不认识。”
“哦。”赵平也不问为什么,远哥交代怎么做,自己照做就是了。
丁志远像退休老干部一样,把报纸夹在胳膊下,背着手溜达着走进营业部。
这里原来是个体育馆,中间是交易柜台,挤满了人。
四周的看台上也坐满了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大部分人都是冲着国库券来的,相反买卖股票的人寥寥无几,可谓凄风冷雨,好不可怜!
现在的股票交易没有电脑、没有行情显示屏,在一块黑板上写着股票名称和买进卖出价格。
上次来的时候,丁志远的注意力都在国库券上,也没仔细关注股票。
今天这么一看,他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静安指数。
他觉得很好笑,如果股票数量多也就罢了,一共不到10支上市交易的股票,居然学国外搞个指数。
这个指数从今年2月的115点一直走低,现在还不到90点,跌惨了!
黑板上的那几支股票,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沪市“老八股”吧。
他只知道“老八股”未来会大涨,但什么时候涨,涨到什么时候,涨到什么程度,却是一概不知。
不过不知道也没关系,因为也没有别的股票可以买。
在股票柜台旁边观察了一会儿,丁志远这才知道现在股票的交易方式有多麻烦。
成交价由交易双方口头协商,然后写在黑板上,交割、登记卡号、盖章、过户等所有手续都是手工完成。
在这里呆了一个上午,随便买了一手申华电工试试水。
下午,他和赵平继续去营业部点卯,然后又闭着眼睛买了100股豫园商城。
回宾馆的路上,赵平一头雾水道:“哥,你不是说股票能赚钱么,那怎么才买这么点?”
申华电工和豫园商城每股面额都是100元,加起来花了不到两万。
“平儿啊。”丁志远语重心长道,“我从来没说过买股票一定能赚钱,只不过最近股票价格低,我觉得可以抄一波底。
但也有可能继续走低,所以可能赚钱,也可能赔钱。
你一定要记住,股票这玩意儿有涨就有跌,有人赚就有人赔。”
赵平似懂非懂,问道:“那咱们明天还要继续买吗?”
“买。”丁志远点点头,“明天咱俩一起买,可以多买点,咱俩得把股价往上拉一拉才行。”
赵平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哥,你是不是打算把股价拉起来后,再把咱们手头上的趁高价卖掉?”
“哎呦,可以啊伱。”丁志远笑着夸了他一句,“完全领会到了炒股的精髓。”
赵平嘿嘿笑笑,谦虚道:“都是哥你教的好。”
丁志远冷哼一声:“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时间不值钱?
老子在这里耗了一整天,就为了赚个百八十块钱?
平儿啊,你是有多瞧不起老子啊!”
“对呀!”赵平眨巴眨巴眼睛,“哥,虽然我搞不懂,但我知道你这么做肯定有什么深意。”
丁志远被赵平这个马屁拍得相当舒坦,也就乐得指点指点他。
“我问你,今天你看到有多少人买股票?”
赵平想了想,摇头道:“不多,别看营业厅里人挤人,但基本上都是冲着国库券去的。”
丁志远又问:“你觉得为什么买股票的人少?”
赵平若有所思道:“嫌价格太低了?一百块钱买进来的,九十多块钱卖,卖一股就亏几块钱。
换成我我也不卖,还不如留在手里等等看,说不定过段时间就能涨上来。”
小伙儿悟性不错!
丁志远给了他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继续问:“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把手里的股票吐出来?”
“这有什么难的!”赵平一副你侮辱我智商的表情,“加价呗!”
丁志远笑着问:“加多少?”
“加……。”赵平有点傻眼,这才意识到问题没想象得那么简单,老老实实地摇头道:“哥,你就别难为我了。”
丁志远指着他手里的那手豫园商城,道:“平儿啊,买卖股票就像打牌一样,卖家和买家都在互相算计对方的底牌。
今天之所以只买这么点股票,是为了投石问路,摸摸对手的底线。”
赵平恍然大悟道:“我就说呢,你怎么有闲工夫跟他们砍了半天价,原来是为了摸他们的老底儿啊!”
丁志远道:“我有七八成的把握,今天这两只股票入手的价格,应该是最低了,再低人家很可能就不会卖了。”
第145章 赵西桑
赵平突然觉得股票这玩意儿挺有意思的,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道道,于是兴致勃勃道:“哥,摸完老底儿然后呢?”
丁志远道:“摸清了对手底线,接下来就要引蛇出洞了。”
“引蛇出洞?怎么引?”赵平这次真的不是捧哏,而是真心实意地求教。
“加价呗。”丁志远笑道,“不过加价也有学问,不能随便加。
加少了,没人卖,加多了,卖家很有可能惜售……。”
“惜售?”赵平一脸茫然,“啥意思?”
“买涨不买跌你听说过吧?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丁志远都不知道该怎么吐槽才好。
“打个比方,你打算买台彩电,但彩电价格每天都在降,你会马上就买吗?”
“我又不傻,再等等肯定更便宜!”
“那如果彩电价格天天上涨呢?”
赵平茅塞顿开,眉飞色舞道:“肯定要马上买,早买早享受,还能省钱!”
“股票卖家也有这种心理,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他们担心会砸在手里,于是就争相出货,形成踩踏。
行情好的时候,他们担心股票卖出去后股价还会往上涨,就会把股票捂在手里。
所以,加价要有个度,要像熬草药一样,小火慢熬,一点点地把药效熬出来。”
赵平先是点点头,马上又摇摇头,苦着脸道:“哥,你说的有点太深奥了。”
丁志远拍拍他肩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明天你跟着我,少说多看,好好领会。”
“哎!”赵平小鸡啄米似地点着头。
接下来的几天,丁志远依旧每天带着赵平去营业部点卯。
他如第一天一样,一手一手地买入,每次都把交易额控制在一万以下。
相反,他给赵平开了权限,可以随便买。
于是,在他的特意包装下,赵平很快就成了营业部的名人。
只要是常来营业部混的股民,就没有不认识赵西(先)桑(生)的。
别看赵西桑年纪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却是个大佬官。
出手豪绰,买股票就跟买自来水似的。
别人都是几千几千地买,他是几万几万地扔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不到一个星期,赵西桑就买入了将近五十万的股票。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营业部每天的股票成交额在两三万块钱,而赵平仅凭一己之力,就把这个额度翻了三四倍。
以至于静安指数这几天都涨了5个点,形势一片大好!
最近这两天,股民们闻风而动,营业部的股票交易就像外面的酷暑天气一样,愈发躁动。
躁动的不只是股民,还有上海的大妈。
对于赵西桑这样年少多金的未婚男性,就连极为苛刻的上海丈母娘都挑不出毛病来。
每天都有本地的大妈围着赵平,想把闺女介绍给他。
桑海人——其实只要是大城市的都一样——瞧不起外地人是事实,但他们瞧不起的只是外地的穷鬼。
对于有钱的外地人,他们还是很宽容的,也很平易近人的。
“赵西桑,今年贵庚?”
“赵西桑,家里几口人?”
“赵西桑,我家囡囡是中学教师,聪明又漂亮,眼睛大大的,身材也蛮好的……。
哎哎,赵西桑,不要走嘛,明天正好周末,你们见个面嘛。”
丁志远看到赵平被三四个中年妇女追着跑出了营业部,差点笑出猪叫。
看看时间,也该下班回宾馆了,于是夹起报纸背着手溜达着出了营业部大门。
赵平好不容易摆脱了热情的桑海丈母娘,来到丁志远身旁,苦着脸抱怨道:“哥,这活儿不是人干的,你还是找别人吧。”
丁志远幸灾乐祸道:“这么多人想给你当丈母娘,你还特么的不乐意?”
赵平怒道:“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行你上!”
“人家看上的是你,又不是我,我凑啥热闹!”丁志远对赵平的“好意”敬谢不敏。
“唉!”赵平仰天长叹,“悔不当初……。”
丁志远笑骂道:“你特么的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几天我看你蛮享受众星捧月的嘛。”
赵平尴尬地嘿嘿笑道:“都是远哥抬举我。”
丁志远收起笑容,严肃道:“平儿,股票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赌博,是玩弄人心的游戏。
玩玩可以,但千万不能沉迷其中。”
“哥,我没有沉迷。”赵平感到很委屈,自己都快被远哥唠叨得耳朵起茧子了。
丁志远不置可否地笑笑,问道:“这两天有什么发现?”
“发现?”赵平想了想,皱起眉头道:“炒股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我们能买到的股票反而越来越少……。
哥,这是不是就是你之前说的惜售?”
“还行,观察挺仔细的。”丁志远满意地点点头,赵平年纪虽然小了点,但人还是蛮聪明的,“他们不仅开始惜售了,而且还到其他营业部大量收购股票。”
“难怪呢!”赵平恍然大悟,“我就说么,咱俩每天都靠在静安营业部,也没看到几个人交易股票。
特么的,原来他们跑别的柜台买股票了!
他们想干什么?这些人真贪啊!
哥,咱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是不能让他们得逞!”丁志远对赵平愈发满意了,这个小跟班真贴心啊,“你说该怎么办?”
赵平咬牙切齿道:“明儿咱不买了!让他们砸手里!”
“不!”丁志远摇摇头道,“明儿还得继续买,不仅要继续买,还要再把价格往上拉一拉。”
“啊?”赵平被搞糊涂了,“哥,为啥?”
丁志远拍拍他肩膀道:“按照我说的做就是了,到时候就明白了。”
赵平找耳挠腮道:“哥,你就先告诉我嘛,要不我今晚睡不着。”
丁志远笑着道:“我问你个问题,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不爱上学吗?”
赵平叹气道:“学不进去。”
“为什么学不进去?”
“学不会呗。”
“不对。”丁志远摆了摆右手食指,“你其实很聪明,而且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正常的。
你上学的时候不愿意学习,为什么现在每天都要看报纸,追着我问这问那?”
赵平立刻道:“因为炒股有意思啊,比上学有意思多了!”
丁志远哼了一声道:“你当年要是有这学习劲头,你现在就应该跟我一样考上大学了。
学习也是要讲究方法论的,我现在把什么东西都告诉你,跟你通过自己的观察领会贯通,你觉得能一样吗?”
赵平弱弱地问道:“不一样吗?”
丁志远笑道:“虽然我也是靠啃课本啃到大学的,但我其实不喜欢这种啃课本的学习方法。
在我心目中,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以致用。
扔给你一个任务,再扔给你一堆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不会的就翻书自学,还不会的再去问老师。”
赵平道:“那要是问老师还不会呢?”
丁志远冷笑道:“这种蠢货该干嘛干嘛去,活着浪费粮食。”
赵平无语道:“哥,在你眼里,我这样的岂不是不该活着?”
“所以啊,平儿,你以后要多动脑子,多学习!”丁志远语重心长道,“否则就真成饭桶了!”
赵平都快哭了,小声嘟囔道:“饭量大又不是我的错。”
丁志远装作没听见他的抱怨,道:“先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做总结。
你现在勉强到了发现问题这一步,还差得远!
把你屁股后面的小尾巴给老子收起来,听见没?”
“听见了!”赵平下意识地立正,好悬没把手抬起来敬礼。
次日,赵平按照丁志远的交代,大幅提高了买入报价,每支股票的买入价比昨天的成交价高出了5%。
尽管如此,一天下来,只成交了寥寥几笔,总金额还不到5万块钱,还不如昨天多。
第二天,赵平如法炮制,昨天成交价的基础上提高10%,就是买入价。
然而,今天比前一天还差,只成交了区区一笔。
第三天,赵平直接在昨天的报价上,加了20%。
不出所料,看到这个买入价后,股民们纷纷捂紧了钱包,更不愿意卖股票了。
有几个聪明人,缠着赵平拐弯抹角地打探“内幕消息”。
赵平哪来什么内幕消息,非要说有内幕消息,也是远哥给的“内幕消息”。
于是,他秉持着丁志远嘱咐的“少说多看”原则,全程高冷,最多笑而不语。
但他越是高冷,别人越是觉得他有“内幕消息”。
在营业部呆了一天,一笔都没成交,不过赵平又收获了几个桑海丈母娘的青睐。
其中一个还是赵平的老熟人,有个当中学老师的闺女。
这老娘们儿拉着赵平的胳膊不让他走,说她闺女已经下班,正在赶来的路上。
赵平不胜其扰,连丁志远都顾不上了,逃也似地离开了营业部。
丁志远叹了声气,当年自己怎么就没遇到这种桑海丈母娘呢?
不过转念一想,真不能怪沈梦茹她妈,谁让自己当年是个穷逼呢?
穷逼哪有追求爱情的资格?
穷逼老老实实当肥料就行了,还想传宗接代,净做白日梦!
在回宾馆的路上,追上了赵平,确切地说,赵平专门在等他。
一见面,赵平就问:“哥,明天还加价买吗?”
丁志远反问:“你觉得要不要继续加?”
“加!”赵平语气坚决道,“反正就算把价格提高两倍也没人买。”
“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丁志远笑骂道,“明天继续加,但不是你这个理由。”
“那是为什么?”
“大部分股票的资产股价比都高于1,比如延中的资产股价比是1.27,豫园股票更高,4.26。
因为收益分红高,所以他们宁愿等企业分红,也不愿现在就把股票卖掉。”
赵平疑惑道:“延中实业票面价50块钱一股,也就是说没有六十三块五,大部分人都不会卖。
但我昨天就提到了65块钱,也没见几个人卖啊。”
丁志远道:“延中实业确实到头了,但其他几支股票还早着呢。
就算是延中实业,资产股价比只能用来做参考。
我之前说过,炒股就像打牌,操弄的是人心。
既然他们惜售,那么我们不妨再给他们加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