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七子风云
作者:杯酒暖浮生 | 分类: | 字数:2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7章 江东来使
却说孙坚自写信给袁术后,担心袁术会恼羞成怒带大兵前来来,遂派军守住各处江口。
忽然,有人报曹操的使臣到了,孙坚连忙带人前去迎接。
那使臣带了汉献帝的诏书,封孙坚为平阳侯、扬州牧,拜孙策为会稽太守,令他们起兵征讨袁术。
孙坚接了诏书,送走使臣后,乃聚集众人商议,打算起兵。长史张昭道:“袁术虽然刚刚被打败,但依旧兵多粮足,主公不可轻敌。而袁术大败乃徐州叶封所为,主公不如写信给叶封,让他南征,我们两方联合,南北夹击,袁术必败。即便我们有所闪失,也可以让叶封救援。”
“嗯,这倒是不错的计策,”孙坚点头道,转头看向一侧的中年男子,“子敬来我军已有月余,这次的联合事情就交给你了,如何?”
“子敬定不负主公厚望。”那中年人答道。随后,孙坚交代了一些事情,备了礼物,派人前往徐州。
徐州城内,叶封等人正在议事厅商议事情,这时下面军士来报,江东孙坚派使者前来。
“可问了来人是谁?”叶封问道。“问了,那人自称鲁肃,说是为了联合而来。”那军士道。
“哈哈,好啊,果然是鲁肃前来,这次的联合会很顺利啊。”叶封大笑道,“快快有请。”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
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说起鲁肃,很多人恐怕心里都会觉得他性格有些软弱,或者说太过慈悲了,但是,这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事实上,鲁肃绝对算的上是个英雄。三国时期的鲁肃是一个集政治军事谋略于一身的人物,作为东吴的四英将之一,和周瑜、吕蒙、陆逊几人相比,鲁肃丝毫不逊色。绝对不是那一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懦夫,而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物。
“鲁子敬见过叶将军。”鲁肃进了会客厅,对着叶封施礼道。
“子敬兄不必多礼,子敬兄的大名,我们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仪表堂堂啊。”叶封笑道,随后便安排酒席,宴请鲁肃。
酒过三巡,众人微醉,这时叶封开口问鲁肃:“不知子敬到我这徐州来有何贵干?”
“哈哈,叶将军不是猜到了吗?何必再问。”鲁肃笑道。
“既然子敬如此爽快,那么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叶封放下酒杯,笑道,“孙文台想要和我联合攻打袁术,我不反对,但是,我有三个条件,只要你们能够答应,我定然出兵相助。”
“不知是哪三个条件?”鲁肃拱手问道。
叶封伸出手来,开口道:“第一,江东粮草富足,而我徐州先前与袁术交战粮草无多,所以我希望孙文台能够给我一万石的粮草。”
“这个自然,我们有求于将军自然会给将军提供粮草。”鲁肃点头同意道。
“第二,”叶封继续说道,“铲除袁术后,我要和你们平分袁术的地盘。”
“这个,”鲁肃迟疑片刻后,开口说道,“这个我做不了主,待我回去禀报主公后,才能给将军答复。”
《七子风云》即日起恢复更新,在这里浮生给各位读者大大说声抱歉,让你们等了这么久,也请各位读者大大相信,浮生会坚持写下去,再次感谢一直支持我和那些还没来得及支持我的各位读者大大,浮生拜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