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天骄
作者:沈不渡 | 分类: | 字数:57.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四十五章 难入眠
西北的高原比之长安,似乎离天穹的距离更近一些,少了人间烟火气的遮蔽,天上的星辰安静地闪烁着,静谧而美好。
高平城内,除了巡夜的兵卒,也再没有了白天喧闹的人影。
城墙上,西风吹过固定着的火把,“呼喇喇”地低啸声此起彼伏,苦水在高平城的东侧缓缓流过,星星映在上面,点点星光仿佛在水中长眠。
“至尊,夜已深了,且去歇息吧,保重龙体要紧。”
今夜负责巡城的是安北将军莫折阿倪,见元冠受深夜至此,在他身后跟了一段路程,心中有些忐忑的同时,还是开口劝道。
元冠受摇了摇头,他晓得莫折阿倪的心情,许是以为想给他来个突击检查找找他的茬,可事实却非如此。
“天没黑,朕就睡下了,睡到现在心中烦乱,就来城墙上转转,没有其他意思。这些日子,卿做的很好,不必担心。”
莫折部以大半个泾州降了元冠受以后,莫折念生被剥去兵权,来长安居住,率领整编过后的原伪秦军三千士卒的是莫折阿倪。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莫折念生再怎么说也是当过皇帝的人,元冠受没杀他算是有容人之量,也是因为莫折念生确实没什么能力,但让他继续领兵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遥望着苦水,元冠受有些出神,不知道过了多久,又有些意兴阑珊地拍了拍城垛。
“卿觉得,这一仗我大魏能赢吗?”
莫折阿倪思量片刻,谨慎地回答道:“回至尊的话,我大魏兵马雄壮,远非高平军所能对抗,只怕万俟丑奴不敢应战,逃往薄骨律镇的曹泥处,若两股叛军相汇合,恐怕会有变数。”
“也非如此。”元冠受认真以对:“这两股叛军若是合在一起,反而能给朕一网打尽的机会,朕担心的是,若是曹泥也逃了呢?”
莫折阿倪一怔,他明白了元冠受的担忧,西魏境内的两股叛军即便合流,也非是魏军的对手,但是若这两股叛军北逃草原,把盘踞在草原上的庞然大物——柔然,给招惹过来,那就远非刚刚开国的西魏所能对抗了,即便是能通过守城来防御,一场兵灾过后,也是元气大伤。
..................
与元冠受的烦恼相比,身处洛阳的元子攸似乎更加地有理由睡不着觉。
前些日子,尔朱荣以七万之众,八千具装甲骑为核心,击败了葛荣的二十万六镇军,但是六镇军这颗反复发作的炸弹,是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被击溃而彻底失效的。
因为其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六镇到底该如何生存。
在河北平原上,久居大漠草原的六镇军民不仅不适应当地的农耕环境,也不会耕作,与河北人的冲突持续不断,他们似乎更习惯于马刀与烈酒。
而如果把这些人迁徙到原来的六镇边地,那么还会遇到两个问题。其一,现在的六镇被柔然占领了大部分,这些人本就与柔然有仇,居住地问题无法解决还会酿成更大的祸患。其二,若是这些好不容易被打散六镇兵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那么他们很快又会杀掉尔朱荣派来的管理者,重新叛乱。
所以尔朱荣虽然短暂地平定了河北六镇兵,但埋下的祸根却是遗祸无穷。
东魏的叛乱还不仅如此,就像是尔朱荣怂恿了曹泥去对抗元冠受一样,元冠受在外交上也没少给尔朱荣添堵。
元冠受的使者从宁夏道跨过黄河,来到了山胡刘蠡升的地盘,赠与了这位山胡的“皇帝”大量的西域香料与珠宝,撺掇刘蠡升进攻尔朱荣的老巢秀容川。
刘蠡升与尔朱荣本来就有仇,又得了元冠受的支持,于是趁着尔朱荣主力与葛荣在河北决战,掠夺了并州、肆州的大量人口和牲畜,气的尔朱荣暴跳如雷。
尔朱荣击败葛荣调兵征讨山胡后,葛荣的部将韩楼占据了幽州再次叛乱。
而山东的刑杲则降而复叛,率领青州叛军向山东半岛的东方进军,青州齐州由于连年战乱,以及抽兵支援淮北防线,山东的守军数量和战斗力都非常不足。
因此青州刺史元世俊在当地豪强的配合下仅能勉强守住青州城,完全无力去征讨刑杲,刑杲的叛军在山东地界裹挟百姓,征召壮丁,每过一地,队伍实力都在不断壮大,呈现滚雪球的态势。
更为要命的是,由于河阴屠杀的缘故,淮北战线的大批刺史、将军投降南梁,现在山东和淮北之间的守备异常空虚,残存的魏军只能躲在各大城池里。陈庆之的北伐军已经出发,如果南梁的北伐军与山东刑杲在青州汇合,那么不仅东魏和南梁的战线会被直接从淮河推到黄河,而且会直接威胁到洛阳的东魏政权的生存。
基于这种考虑,元子攸和尔朱荣做出了决策。
南线,以济阴王元晖业为行台尚书,与都督邱大千镇守梁国(今河南商丘),用来防御陈庆之的北伐军,阻断陈庆之与刑杲有可能的汇合路线,但由于兵力不足,补充给邱大千的士卒全是临时征召的士兵和当地豪强武装,战力非常堪忧。
北线,放弃进攻地势复杂的山胡,以抚军将军贺拔胜为大都督,镇守中山,防御幽州韩楼。
显然,两条战线采取守势的目的在于,东魏的重点打击对象是刑杲。
尔朱荣则回到了晋阳,整训六镇俘虏兵,修养生息。
不过虽然他并未自己亲自去征讨刑杲,却给好兄弟上党王元天穆配备了堪称豪华的阵容,尔朱兆、尔朱天光、慕容绍宗、高欢、侯景、窦泰、侯莫陈崇等等二十多位能征惯战的将领,务必一举击败刑杲,再掉头对付陈庆之的北伐军。
现在西魏和东魏都忙于自身境内的叛乱,无暇顾及对方,而这也是国运之战的前奏。当两方何时彻底扫清内部叛乱,他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就会放到了对方的身上。
毕竟,这天底下只能有一个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