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
作者:爱吃猫的鱼 | 分类: | 字数:37.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0章 谋划生财之道
高惟明赶到前厅,见来的还是上次宣他进宫的那几个近侍,忙一揖道:“见过几位近侍!”
为首一人道:“咱家是左班押班张鸣和,奉官家口谕特来宣旨,高惟明,你速速摆下香案接旨!”
高惟明忙命家丁将香案摆上,他躬身侍立一旁,静待这位叫张鸣和的近侍宣旨。
张鸣和见准备就绪,就立在了香案前,他瞟了眼高惟明,从一位随从手里接过诏书,缓缓展开,清了清嗓子念道:
“朕,以国运昌盛、文治武功为念,今日特诏:
兹有前渤海郡王之后高惟明,在剿灭鬼樊楼众贼徒一案中立下大功,其才德兼备,忠诚于国,勇毅于行。其智勇双全,堪当大任。故朕依百官之议,授高惟明为敦武郎,加阁门祗侯之职。望其恪尽职守,勤勉不辍,以显朕恩,以扬国威。
高惟明,尔当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念,忠诚履职,不负朕望。钦此!”
“谢陛下圣恩,臣高惟明定当竭力为国为民,报效圣恩,死而后已!”
高惟明深深一揖,朗声道。
张鸣和点点头,一挥手,一名近侍手捧着一堆像似衣物的东西走上前来,他接过来道:“高惟明,这是官家赐给你的官袍。”
高惟明忙接过,是件绿袍,还有幞头、官靴。
张鸣和道:“咱家旨也宣完了,这就回宫复命,高惟明,从此之后你就不再是白身,而是有官身的人了,应当为官家更好的效忠,为大宋效力!”
“张公公嘱咐的是,高惟明敢不尽忠尽力!”
“好啦,咱家使命完成,这就告辞。”
他一摆手,招呼随从要走。
“公公请留步!”
高惟明将高叔递过来的小包塞给张鸣和,笑道:“公公和几位贵侍们来舍上辛苦,且回去时喝个茶,解解暑!”
张鸣和接过包裹,惦了掂,微微一笑道:“那咱家也祝敦武郎来日平步青云。”
“多谢公公!”
送走一班近侍,高惟明转身回来,家里的下人们都拥过来祝贺,恭喜自家阿郎有了官身。
翠云瞪着眼睛看着椅子上搁着的绿色官袍,道:“奴婢看那些官都穿着红袍紫袍的,阿郎也该穿红袍才好!”
高惟明笑道:“我可没资格穿红袍紫袍,紫袍是四品以上的官才能穿,四品以下六品以上才能穿红袍,我么,也就只能穿穿绿袍了!”
红袖笑道:“以后阿郎一定会穿上紫袍的!”
敦武郎是正八品的武官,大宋武阶官带有品级的共有五十二阶,最高品级的是正二品的太尉。不算品级,武官有六十阶,敦武郎排在四十三阶,最高一阶的是太尉。
武官中品级最低的是从九品的承信郎,官阶是五十二阶。
高惟明拿着袍服回了后院,寻思,赵佶给了自己一个敦武郎的官职,以后倒是可以据此吃朝廷的俸禄了,却没有给安排差遣,也就是不用干活到时去领钱就行了,倒是悠闲自在。官家还给自己加了个阁门只候这个职衔,这个职名有点像后世的那种储备干部,算是个荣誉衔,就是有了机会可以直接提拔重用,要比其他人升官升得快一些,有捷径可走,是专为年轻才俊之士准备的。
高惟明也没搞懂赵佶的意思,既给了官又不给安排具体事干,说不重视吧,又给了个阁门只侯一般人想要也不容易得的荣誉。
他倒没嫌八品的敦武郎低了,对于一个白身来说,一举越过好几阶,有个八品的官身算是不错了。敦武郎这个正八品是八品里官阶最高一级了,同品不同阶的可不少,如个月武郎也是正八品,但官阶上就要比敦武郎低上一阶。
在宋朝,按正常升一级官太难了,若没有特殊功劳,要在任上磨勘五年到七年才有可能升一级,而每一级都要分上中下三个阶。
他寻思,既然自己都授官了,不知石胜青和林冲有没有得到赏赐,想到林冲,也不知这两天高俅有没有找他。等过一会去看看情况。他将桌上石胜青画的太尉府的地图又瞅了眼,然后用火折子点着将其烧掉。
要不,就今晚动手吧?
靠在软榻上,窗户开着,一股风吹进来,拂得窗纸哗啦啦作响。高惟明盯着窗纸呆呆的出神。宋朝的窗户,要么是贴着窗纸,要么是用薄绢罩着,通病就是都不怎么采光,如果不不开窗,白日里任外面多大的太阳多亮堂,屋里总是显得幽暗。
看着吱呀作响的窗户,他不禁心中一动,要不要换个玻璃窗,这样屋子里就会明亮许多,冬日里也不用担心寒冷而不敢开窗只能忍着黑黢幽暗的屋子了。
玻璃窗那种透明见光的玩意能挡风挡雨却不会挡光,还能挡住这些烦人的蚊虫,他一巴掌拍死落在他胳膊上正要吸血的蚊子。
脑海里浮现着这稀奇古怪的透明又有些脆弱的玩意,脑海里的这段记忆就是个宝藏,藏着好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就是绝大多数现在都实现不了,不过,玻璃这种东西好像难度不大,在大宋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是可以实现的。
制造玻璃器皿早在宋以前的几个朝代就可以了,只是有些粗糙笨拙,也叫琉璃,像玻璃瓶、玻璃盅之类的宋朝的一些匠坊里已能熔烧出来,就是还远远做不到透明,也做不到轻薄,这种器皿价格还贵,只能在极少数的富贵人家流通售卖,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
要是自己好好想想法子把玻璃造出来,做成玻璃窗,再制成镜子贩卖,倒是个不错的发财之道。
倒不是自己有贪财之心,就自己这家业,也足够过得滋润了,一方面是想着不久以后的战火一旦烧起,那就是个吃钱的怪物,多少钱填进去都未见得有个反应;另一方面可以享受到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别看大宋朝被后世吹捧得多富裕,其实大宋到了徽宗朝时,内部已是赤贫,就因有了蔡京这个搜刮能手到处压榨老百姓的钱,才能维持住赵佶的挥霍,这也是为啥蔡京能一当宰相就是十四年,虽然其间也是几起几落,但却始终不倒,成为在位最久的宰相,八十多岁了还恋栈不去,就是因为赵佶离不开他,贬了又复起贬了又复起。
除了赵佶自身挥霍的厉害,他是赵宋史上最奢侈铺张的皇帝,还要每年给辽一大笔岁币。和辽的和平友好可不是白来的,是檀渊之盟时花钱买的,这被后世一些文人吹捧,认为是用金钱买来百年和平很值。这笔钱当时用了三十万两银子和三十万匹绢换得萧太后退兵,后来辽国贪得无厌,仁宗朝时又漫天要价,要再加二十万两,不然就要出兵和西夏夹攻宋,那时宋和西夏打得也正激烈,仁宗无法,只得同意。
而对西夏战争也不利,西夏后来自己也打不去了,要求和,但要宋出钱买,它可以称宋为宗主自己称臣,于是大宋赢了面子,西夏则得了实惠,这些都是钱,都是加在老百姓头上的税款是伽锁,是一层痛苦,可不是后世文人们吹嘘的很值的金钱换和平。
缺钱到宋金战争爆发时更是捉襟见肘,宋朝军队打仗有个坏习惯,就是军队开拔前要先发一波饷银,没钱不动身,甚至到了战场上,发一波钱才射一轮箭的地步。这种恶习在有钱时还好办,没钱时那带来的就是毁灭。
在金军二次伐宋时,其西路军围困太原,种家名将也就是水浒传里的小种略相公种师中引兵去援救太原,这时老种略相公种师道已经病死,种师中也已经七十多岁了,途中遭遇金军,宋军嚷着要发钱,不发钱不开战,种师中急行军随军没有带钱,也是根本没有钱,宋军一听说没有钱拿,便一哄而散,就把种师中和他的那点亲兵扔在了战场上独自面对成群结队扑来的金军,结果战死沙场,一代名将就此殒没!
如果能造出玻璃卖给有钱人,有个生财之道,这时未雨绸缪总比危难来时捉襟见肘要好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