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宋时

作者:照见红尘 | 分类:历史 | 字数:99.8万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昌国新貌

书名:宋时 作者:照见红尘 字数:2318 更新时间:2024-12-19 03:29:16

沈方与王可儿开始日复一日的修练,每天早晨去普陀庵清净堂和慈航师太一起修练观音心法,辰正开始与王可儿在竹林中练习轻功,巳初沈方练习龙虎山长拳,王可儿练习普陀剑法,巳正沈方与王可儿一起练习骑射,只不过沈方用的是七石弓,而王可儿用的是一石弓。既使是一石弓也不是一般女子能拉动,好在王可儿早已达到补元境界,运转内力,这一石弓便可以轻松拉动。至于沈方,连续八年来的练习武艺,虽然并未刻意练习力量,七石弓倒也能勉强拉满,加上沈方过人的目力和定力,虽在快马之上也可以做到十发九中。

每日未时起,沈方在寮房打坐修习《太上老君养生功》,而王可儿则与普陀庵的尼师们一起在清净堂起做午课,直至酉时。

普陀庵的尼师们过午不食,但护法的居士和沈方、王可儿两人可以吃晚饭,沈方、王可儿每日习武,也需要补充能量,便美餐一顿。到了戌时,两人便来到海边坐在沙难上看无边无垠的大海,欣赏落日余晖和满天的星斗。

眨眼间,便到了胜吉十九年五月。王可儿的生日是五月十八,今年五月十八是王可儿十四岁的生日,王寿光早在一个月前便来信催促王可儿回昌国县。昌国城内的建设已基本完工,只是城墙因耗费人工,如今沈氏各工坊均全力启动,生产各类紧俏物资,难以抽出足够人手,而昌国县的佃户按照沈括制定的方法进行轮播和农田耕种,根本无暇旁顾,只好等年底播种了冬小麦后再组织修建城墙。既然昌国县也建得差不多了,王寿光便给沈方也写了一封信,让他回昌国县,代表沈家对昌国的建设工作进行稽核,当然考虑到沈方识字不多,给沈方的信是由王可儿口述转达。

昌国县知县王孝锡是胜吉十八年己酉科二甲第八名进士,去年在京城守选,颇认识了一些人物,章衡便是其中之一。章衡作为丁酉科状元,与同科的苏轼、吕惠卿等人一向交好,得知了昌国立县的前因后果,王孝锡作为福建路建州老乡,既然等待外放,便顺水推舟向王安石推荐此人前去任命,想来几万人的小县,王安石也不会驳了自己的面子。

章衡虽然与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人同属所谓的守旧派,与新党势不两立,但在私交方面,颇为王安石看重。王安石系仁德二十三年(注:1042年)壬午科进士第四名,壬午科状元殿试第一本为王安石,因考官见其卷中有犯忌之言语,而第二名,第三名已有官职,故将列第四名杨寘的考卷作第一进呈。杨寘是中国科举史上少有的连中三元(注:解元、会元、状元)之一。但杨寘的运气却在连中三元后耗光,中状元后不久便因母亲病逝回乡守制,丧事办完不久,杨寘一病不起,日渐羸弱,终于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岁。所以,王安石与苏轼、沈括一样,都是因种种原因错失状元,但实际上却有状元的声望。王安石见到正牌状元章衡来访也颇为欣喜,对于昌国县知县的任命,他倒也没有驳了章衡的面子,而且王孝锡他也曾接见过,是个敦厚稳重之人。

王孝锡在同科进士艳羡的目光中,到吏部领了诏书,专程到政事堂向王安石请教,王安石倒也不客气,直接要求他配合沈家在昌国施行新法,多向沈家学习经济之道。有了这样的章程,王孝锡便知道了自己的定位,到了昌国后,在昌国的规划方面,只有涉及县衙的建设方面发表一下意见,其它地方便全部由王寿光做主。

昌国的建设速度让从未参与过土木工程的王孝锡大开眼界。王寿光手下的匠头们对扩建庄园驾轻就熟,在很短的时间内,昌国县便聚集了三万名各种工匠,别说明州、杭州,就连密州、泉州都有熟匠慕名而来。这些工匠在建成昌国县城之后,将有一多半有机会成为沈氏工坊的坊工,所以他们在建设昌国县城及昌国县城外工坊之时,会更加用心,谁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安全牢固的家园。

原来翁山岛本来已建设有一个大型码头,这次为了便于转运大量的材料物资,王寿光安排张船首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昌国县翁山岛又建了两个大型码头,并修建了各个码头与昌国县城之间的道路。

大周各地的石料、木料、铁矿通过长江、运河和海运源源不断地运往昌国,昌国县城之外的各个工坊附近各式原材料堆积如山,工坊自卯时开始工作,直至亥时,一天八个时辰两班倒的工作时间,远超过大周普通工坊四个时辰。加上沈氏工坊的机械全是不断改良的最新款式,坊工只需稍加培训便可熟练操作,其效率是大周普通工坊的三倍以上。正是有这种不计人力、财力的耗费,建设昌国县所需的各种砖石木料、绳索漆料才会满足一万三千名泥瓦工匠的施工。

如今昌国县城内青石板的路面铺满了大街小巷,雨水、污水均有专门的暗槽与原沈氏庄园已经建好的排污系统打通。这些排污系统被青石板盖住,不用担心异味。两万多套民居被分做一百余个坊,每个坊各有坊门守住两端,自成体系,坊与坊之前有两到三丈的间隔。只论县城规模,昌国县已超过明州州治鄞县,更不用说昌国县城之外还有一百多个运转的工坊。

每天昌国县消耗的米肉果蔬难以计数,数不清的商船不断地将各类物资运至昌国,然后将标记为“昌国沈氏”的铁器、棉布、瓷器再运往杭州、密州、泉州等地。

王孝锡眼见着不到一年,昌国便有了可观的收入,仅商税一项,每月便可收入五千贯,而农田也在原来基础上增长了一培,达到了六万亩。农户也由原先的两千户增长为三千户,每户平均耕种二十亩地。今年春耕,采用的是原来转塘庄园的稻种和播种方式,正常的年景,每亩年产量可达七石。每户上缴十四石税粮之后,还有一百二十石左右的余粮,按市价折合八十四贯。但昌国的佃农和大周其它地方的佃农不同,所有的土地均由沈家统一安排耕种,每个佃户不分男女,每月领工钱五贯。所耕种的农作物,也由沈家统一缴税、出售。

这种由传统的农耕女织向大规模使用各种机械进行统一耕种,同时开展多种农作物的混合播种的转变,让王孝锡耳目一新,眼看着昌国县的农户、坊工、商户不断地辛勤劳作,不仅生活富裕起来,甚至连精气神都与其它州县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