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历代王朝更迭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 分类:历史 | 字数:154.9万

第7章 张良来投

书名:历代王朝更迭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字数:3626 更新时间:2024-11-16 20:11:18

陈婴这两万人刚刚投靠项梁,英布也带着人马来投奔。

英布,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人。据说当年有人给英布相过面,说英布“当刑而王”,就是将来会先受刑,而后称王。英布几年后果然犯了法,受了黥刑。

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然后用墨染,以在犯人脸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侮辱性痕迹。就因为这个,英布又被称为黥布。

别人受刑都难受,英布挺高兴:“算命的当年说我‘当刑而王’,现在我受了刑了,看来富贵不远了。”受了黥刑之后,英布被发配到骊山给秦始皇修坟。骊山刑徒几十万,五湖四海的英雄豪杰、大大小小的管事众多。英布是个妙人,与这些人都套上了交情。瞅了个空子,英布居然带着几个好兄弟逃出来,拉帮结伙往来于长江之上,当了强盗。

因为受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感召,英布感到自己得富贵的机会来了,决定加入到推翻秦朝的伟大事业中。可是这时候英布手下只有当初一起逃出来的几个弟兄,想独自起义、割据一方那是天方夜谭。因此,英布带着兄弟们投奔了番君吴芮。

番是地名,指的是番阳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鄱阳县。吴芮就是这番阳县的最高长官。其他县的最高长官都称“令”,比如刘邦老家沛县的最高长官就是沛令。那么,吴芮为什么称作“番君”而不是“番阳令”呢?原来,这个吴芮不是秦朝官方委派的官吏。当年秦始皇派兵攻打楚国,攻占楚国郢都(位于今湖北荆州城郊外的东北处),楚国王室逃亡到寿春(今安徽寿县)。秦军追击楚王,没顾得上整顿番越之地,造成了一大片权力真空地带,以致当地匪患严重。春秋时期吴国开国之君泰伯的第二十九世孙吴芮主动站出来,组织乡勇抵抗散兵、土匪,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势力范围北到安徽祁门,东到赣浙边界,南到福建,西到都昌、鄱阳,人马数万,亦农亦兵。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皆反。为了稳定南方,安抚百越,秦朝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封吴芮为番君,想用这么个称号换一个不要钱的帮手。

英布投奔吴芮之后,游说吴芮参加反秦大事。吴芮不仅欣然同意,帮英布凑了数千人马,而且认为英布是条好汉,能成大事,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英布。

英布是秦末有名的名将,敢打硬仗。秦将章邯势如破竹剿灭张楚之后,别人都不敢捋章邯的虎须,英布却敢主动出击,带领着弟兄们在青波(今河南息县与新蔡县交界处)大破秦军,顺势夺回了陈县。

一场大胜并没有使英布头脑发昏。他知道自己不是军事统帅的材料,并不奢望挑翻秦朝、平定诸侯当皇上。因此听说项梁占领会稽、陈婴率军归附,英布当机立断,也投靠了项梁。

项梁转眼间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拥有六七万兵马的强大阵营的领袖。实力大涨的他首先对张楚政权残余势力发起攻击,借口是“陈胜生死不明,秦嘉却擅自拥立景驹为王”。真实目的是拓展领地、扩充军队、把隐患消灭在摇篮中。结果,秦嘉战死,景驹在逃亡中被杀,部队被项梁照单全收。

项氏势力从此开始在天下诸侯中占有了沉重的分量。项梁、项羽迅速崛起,帐下猛将如云,手握精兵十万。相比之下,沛公刘邦很凄惨,手下满打满算不到一万人,老巢还丢了;刚找了棵大树,没等乘凉,被项梁砍倒了。

人不可能一直走霉运。就在这段很倒霉的日子里,刘邦与张良相遇了。

张良的大名,可以说在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国历史上有几位被神化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神人:头一位是西周的姜子牙,第二位就是西汉的张良,之后还有初唐的徐茂公、明朝的刘伯温。

张良以谋略着称,算是一个谋士。他字子房,是战国七雄韩国贵族后裔。张良的祖父张开地辅佐过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张良的父亲张平辅佐过韩厘王、韩悼惠王,都是当时的相国。到了张良这一代,他还没等到做官的年纪,韩国就被秦国灭了。

秦始皇对张氏一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赶尽杀绝。《史记》记载:“韩破,良家僮三百人。”韩国灭亡了之后,张良家还有实力养着三百仆役。说明秦始皇并没有对张家下手,不过也没用张良做官。张良心里自然是不甘心。且不说他自己做不成相国,韩国对张家也有知遇之恩,这正是国恨家仇,不能不报。因此,张良把家财全投入到反秦事业中,连亲弟弟死,他都没舍得花钱办葬礼。不过根据史料来看,张良这些钱也没花对地方,只做出一件轰动全国的大案——锤击案。

公元前220年,始皇嬴政第三次出巡,目的地是现在的山东烟台市北边。

皇帝出游自然是惊天动地。张良当时正在淮阳(今河南周口淮阳县)学礼,得到这个消息,立即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

他首先找了一个被称为沧海君的人。关于这个沧海君是谁,是历史上的一个谜。有人说可能是一个东夷领袖,有人说是东海的神仙,有人说是一个隐士的绰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位沧海君也是个反秦志士。张良见到沧海君,请沧海君帮他找了位可靠的大力士,又打了个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大概类似于现在体育竞技中的链球。

准备妥当之后,张良带着大力士埋伏在了秦始皇此次东巡的必经之路——阳武博浪沙,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准备刺杀秦始皇。当时没什么情报机构,秦始皇对于危险一无所知,乘着銮驾,在仪仗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从博浪沙经过。就在这时,张良一声命令,大力士抡起铁锤,掷向仪仗中的一乘銮驾。虽然秦始皇事先不知情,但是按照惯例,帝王出巡都会准备多乘帝王专用的銮驾,帝王不一定坐其中的哪一乘,其他的空着,为的就是防备刺客。张良看见那么多辆车,有点懵,也没办法凑到跟前挨个确认,只能撞大运。结果,也不知道是张良没猜对,还是大力士的准星有偏差,铁锤砸在了没人的銮驾上。

张良和大力士可没管结果,铁锤扔出去之后,两人拔腿就跑。另一边,仪仗队头一次遇袭,也很慌乱,错过了捉拿刺客的时机。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秦始皇仍然震怒不已,命令全国戒严十日,搜捕刺客。那时候也没有电话,只能靠驿卒骑马往来传递消息,不可能做到全国步调一致。因此,张良很容易就脱身了。

张良一口气逃到下邳,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邳州市,隐姓埋名藏了十年,成了游侠。

在下邳藏身的日子里,据记载,张良遇到老神仙黄石公,演了一出“圯桥三进履”的戏,这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毋庸赘言。末了,黄石公留下一本《太公兵法》,说读好这本书,就能辅佐帝王成就霸业。说完,黄石公“嗖”的一声凭空消失。天上神仙的瞬闪啊!

《太公兵法》也就是《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共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文韬讲治国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一共六十一篇,不到两万字。

所谓“太公”,指的就是姜尚姜子牙。当初这本书上写着是姜子牙所着,但是后世有人怀疑是其他人假借姜子牙的名义所着。根据发掘银雀山汉墓考古发现,西汉初年就有《太公兵法》这部兵书了。至于这部书是否确实为姜太公所着,目前尚不可考。可以确信的是,所谓的神仙黄石公,那纯粹是子虚乌有。可能确实有黄石公这个人,但绝对没有这个神。之所以宣称是神仙授书,不过是张良为了便于自己被人认可、得以晋身而制造的光环。反正当时没第二个人在场,谁也没办法拆穿他。很可能,所谓的《太公兵法》就是张良在下邳藏身十年期间自己写出来的。因为在此之前的典籍之中,从未有对《太公兵法》的记载,直到张良出山,这部书才横空出世。张良为了使自己的治国思想被认可,假托是姜太公所作,可能性极大。

在下邳藏了十年之后,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来。张良作为一个一直致力于反秦的人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立即征募战友。等张良好容易凑了百八十人,发现陈胜死了,好在秦嘉拥立景驹,重新竖起大旗。张良带着凑来的一百多人启程投奔景驹,半路上跟刘邦相遇了。刘邦这时候正好已经归附了景驹,张良就直接加入了刘邦军。

刘邦一开始没把张良当回事儿,给了张良一个厩将的职位,让他负责管养马。张良当然不能满足于这么一个职位,这一路上逮住机会就跟刘邦讲兵法。刘邦是个纳言的人,不管你什么地位,只要你说的他觉得有道理,他就采纳,这一点是张良最喜欢的。张良认为刘邦有天命所归的迹象,也不去见景驹了,一心要辅佐刘邦。景驹很快被反秦志士项梁除掉,左右都是为了找个靠山,刘邦丝毫没有“忠臣不事二主”的想法,决定顺势投靠项梁。为了表示诚意,刘邦带着张良轻车简从而至。项梁也听说过刘邦这号人物,因此不仅接纳了他,而且还拨给他五千人马、十员大将,助他复仇。

得了这五千人,刘邦麾下头一次有了上万兵力。这一阵子,刘邦的一切行动只为了两个字:报仇。以前是兵微将寡,奈何不了雍齿。这回总算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了,刘邦一刻也等不得,立即发兵进攻丰城。

丰城是个小城,兵力不多。刘邦大军一到,丰城顷刻就被攻破。刘邦提着宝剑,两眼冒火,带着亲兵满城搜捕雍齿。然而雍齿见势不妙,早就跑去了魏国。

老家夺回来了,但是仇人跑掉了。刘邦愤恨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可是他可没想到,虽然在秦末历史上的第一场演出结束了,但是,雍齿是不会这样就退出历史舞台的。在战火纷飞、尸横遍野的秦末,雍齿的命真的很硬。

那叫一个硬杠杠的!多少次逃离危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