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与你错过即一生

作者:拾荒糖果 | 分类:青春 | 字数:48.8万

第一百二十四章 喜欢的书

书名:与你错过即一生 作者:拾荒糖果 字数:5802 更新时间:2024-11-16 20:22:01

还有两天,王小语就要回去上班了。

黄宇想回去接她。

他本想跟她说一声的,但还是不要告诉她的好,因为她肯定会拒绝。

工作虽忙,但还是能放一放手的,开车虽累,但他更想陪她一起。

所以他已经决定了,开车回去接王小语。

王小语其实也很想念他,洗澡过后,她突然就找他聊天了。

“下班了吗?”王小语一时之间也不知道问他什么好。

“下了呀,这个点怎么会还没有下班呢?”黄宇刚好洗澡出来,看到她的消息,他很惊喜。

“嗯……在干嘛?”

“刚洗澡出来,才准备找你呢……”刚洗澡出来,他还来不及拿毛巾擦干头发,也忘记了去擦干头发,看着手机里王小语发过来的消息,就干脆坐下来跟她聊天了。

或许两个互相思念的人无论距离多远都是心有灵犀的吧。

在我刚好想你的时候,你也会刚好想我……

王小语感到难过,因为她即使再想他,也还是想收住自己的情绪,她觉得自己没法像其他处于热恋中的女孩子那样,眼里全是他,即使她心里全是他,她也更想不动声色的去爱就好,毕竟她觉得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爱一个人的同时也要自己爱自己。

或许这一点,也是因为王小语从小到大都有一个给她树立方向感的父亲,父亲给予了她足够的安全感,她不会轻易的就想从别人身上寻求关爱和帮助。

黄宇问:“你呢?洗澡了吗?”

“嗯,准备睡觉了。不怎么睡得着……”此时的王小语趴在书桌上想着三年前的事情。

“怎么睡不着?在家不习惯吗?叔叔阿姨睡觉了吗?”黄宇说。

“他们在看电视,还早睡又睡不着咯……不睡又不知道干嘛好,又没有什么心思读书,也不用工作……所以只能找你聊聊天了。”

王小语知道,只有自己不忙的时候才想着去找他,其实这样做挺对不起黄宇的,毕竟作为女朋友而言,她很清楚自己对他的关心是很少的,她也不是多么懂得照顾他的人。

“那我还是找点事给你做吧?”

“什么事?最近工作怎样?客户难搞吗?”

“工作还好了,都是那样,你放心。你不在,就是很想你。”

黄宇犹豫了一下,本不想打出后面那句话的,但还是很快打了出来,点了发送。

“我也挺想你的。”王小语也很意外的回复了并不想说出口的话。

他们的爱情,在这个时代里,显得过分的含蓄和保守了。

这更像是父母那辈人的爱情。

无论是王小语还是黄宇,他们都是对爱很负责任的人。

他们只想一生只爱一个人,从开始到最后。

黄宇说:“从认识你到现在,这是第一次那么久没见到你。”

“嗯……这样会很痛苦吗?”

“想到很快就能见面,也不痛苦。”

“刚刚你说的事情呢?要不然我真的无聊透了!”

“读书呀!之前看了你写的读后感,那你再写过一份,发给我读读可以吗?”

“也行吧……就是没心思读书。”王小语还是趴在桌子上,细长的手臂枕着她白皙温柔的脸。

她问:“读什么书好?”

“嗯,你心情不好的话读浪漫的,比如爱情的……怎样呢?”

王小语笑:“我也没有心情不好……只是感到有点闷而已。”

“你比较喜欢哪个作家?”

“村上春树呢!也谈不上很喜欢,只是他写的东西有时候我自己也挺有感触的……初中就读他的书了。”

“《挪威的森林》吗?”黄宇第一直觉就是王小语会读这本书。

“嗯!这本书那时候读觉得有点黄……我觉得那也算是对我来说有性启蒙的一本书吧……其实我觉得这本书对我而言,也没那么深刻,当初读的时候,只是觉得它真的没法跟很多书比较……初中读的了,那时候也没什么经历,现在读也不知道会怎么想,但是读过的书我也不想再读一遍了。”

即使跟喜欢的男孩说到性,王小语难免会有些胆怯羞涩,但还是选择诚恳的把内心的想法对他倾诉了。

“我也有读过,但是对里面的情节和人物记的不是很清楚了。读过的书很多,其实很多也都忘了,只是记得都读过……”

王小语说着还能从书桌上翻到这本书。封面还很新,自从初中读完她就没有再翻过,一直放在那里。

看到书太多,她也准备把它们放到闲鱼上卖了……但是终究还是没舍得。

日本着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一书,主要讲述了主角渡边,在患有精神病的直子,跟可爱活泼的绿子两个女生之间,展开了一幅关于成长的画卷。

《挪威的森林》,至今在豆瓣上的评分是8.5分,可见无数人热爱着它。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献给许许多多的忌日。

这是一本跟青春告别的书,是一场年轻人自我救赎与成长的路途。

第一百二十四章 喜欢的书

王小语说:“我想,至今还有无数人热爱《挪威的森林》的原因,就是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青春痕迹吧。我读它的时候才上初中,所以那时候读可能真的不会有多大感触,因为那时候的我没什么经历可言……”

黄宇说:“关于自我救赎、死亡、孤独……我觉得《挪威的森林》中也写的挺透彻的了。”

“今天我们的孤独,就是书中的孤独吧……这本书,我想我们这代人真的多多少少都能有所感触。”

人人生而孤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挪威的森林》创作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虽然人们在物质上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与丰富,但都市年轻人在精神上,却陷入了孤独与空虚的状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繁华的背后,是看不见的虚无。

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无数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于是他们彷徨、失落,陷入孤独的状态中。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村上春树创造出了主人公——渡边。

渡边的原型,其实就是当时日本街头上,再普通不过的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渡边有自己的喜好,喜欢喝威士忌,爱看书,跟谁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身边基本上没有朋友,善于独来独往,对所有事情都怀有热心,但也仅仅只是怀有热心而已。

他其实很难切身融入到社会里,与这个世界总是格格不入。

直子跟木月,亦是孤独的个体。

木月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现实世界,于是选择了自杀结束生命,而直子所住的疗养院,其实也是其内心另一个世界的象征。

书里面的几位主人公,都活得格外的孤独,总是会在某些方面上,跟世界站在了对立面。

哪怕是活泼的绿子,在面对家庭的时候,依然会有一种孤身奋战的感觉。

王小语给黄宇拍了张照片,把这本书发给他说:“你看,还很新……也许孤独才是年轻人的常态不是吗?我们都很孤独啊!你,我,罗宁……不都一直很孤独吗?”

“我也有一本……只是没带在身边,放了在家里。渡边跟直子,其实就是我们现实世界里的众多年轻人。”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发现自己梦想的世界,跟现实之间差距太大,最终索性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享受一人孤独的时光。我觉得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也关上了内心那扇门,但是我其实也没有享受什么孤独,我挺向往不孤独的,有时候那种孤独带来的却是更多的压抑和焦虑……其实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去面对,有时候更想逃避一些东西,但是人更应该做的还是勇敢一点,忙碌一点,多做点什么,那样脑子才不用想那么多……”

此时的王小语是让人心疼的。

她回忆着,《挪威的森林》整本书中,令她感到最孤独的场景,就是书的结尾,渡边在电话亭里打电话给绿子的那段描写:

我不知道这是哪里,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从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不断呼唤着绿子。

读完这段话后,那时候的她,心里难免产生凄凉之感。

黄宇很理解王小语所说的孤独,所以他一直都想给她更多的爱和呵护。

他跟王小语说:“孤独确实真的是年轻人的常态,如果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总觉得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话,那真的就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多跟身边的朋友交流与沟通,接受理想社会跟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这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没关系,你已经有我了,以后别那么孤独了好吗?”

王小语深知,孤独不可怕,害怕孤独,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死亡并非结束,它只是一场跟青春告别的仪式。

很多人说,《挪威的森林》里有太多死亡的案例,整部作品显得太过于压抑了,为什么要把人物写死掉呢,就不能好好活着吗?

年轻帅气的木月,在五月的一天晚上,选择将自己关在车里,结束了生命。温柔可人的直子,最终也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告别自己年轻的生命。

王小语每次看到人物死亡的时候,内心总是显得非常沉重。

那时候读这本书,她也不理解书里面死亡的意义,但随着年龄的渐长,回想才发现,原来书中的死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王小语在想,如果结合整本书的主题来看,就能理解村上春树所要表达的“死亡”,其实是在指青春的逝去。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的小说,再加上扉页写下的那句“献给许许多多的忌日”,就能够理解,其实死亡并非终点,而是生命中一种跟青春告别的仪式。

死亡在书里面,只是一种象征的手法而已,正如村上春树的其他作品里,也有出现人物死亡的事例。而人物的死亡,其实就是在跟过去说再见。

王小语想起在《海边的卡夫卡》一书里,老人中田最终死去,每每读到时内心都会感到痛苦万分。

但只要她换一种思维想,其实死亡对于中田的一生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一场告别。

如果只是单纯地从字面上来理解“死亡”的含义,那就会觉得整部作品太压抑了,越读越难受,但如果真的理解了死亡背后的意义,其实是一场青春的告别,那反而会得到一种释然的感觉。

每个年轻人都会自我迷失,也都会开启自我救赎。

如果说孤独是年轻人的常态,那么自我迷失,也是年轻人的常态。

迷失于17岁的木月,不知道如何继续将生活进行下去,迷失于表达的直子,亦在20岁时迷失了自我。18岁的渡边,在面对整个自己格格不入的社会时,也迷失了自我。而梦想成为音乐家的玲子,也因为种种原因,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甚至不愁未来的永泽,跟完美恋人的初美,都会在繁华的世界里,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这本书里的人物,无不都是在人生最旺盛的年龄里,找不到生活下去的意义,不知道能够干嘛,迷失于周遭的环境里。

王小语想,这不就是她吗?

她常常就在想,明明才二十多岁,怎么就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又什么都做不了……

这一切,还有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的年轻人……

刚大学毕业,面对周围的一切,发现自己跟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工作不顺利,工资持续不涨,钱包干瘪,曾经还梦想着能够走遍天下,济世救人,但最终却发现哪里也去不了,甚至自己都养不活。

身边的女孩子,年纪轻轻,家里人都开始催着结婚找对象,明明有喜欢的人,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走到一起。

王小语和他们不正是小说里的人物里,20几岁,物质欲望爆棚,但精神世界却显得格外贫瘠,想做很多事,但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最终,他们都迷失于环境与自我中。

王小语明白,自我迷失后,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自我的救赎。

木月的救赎方式,是选择跟渡边做朋友,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直子的救赎方式,是选择躲进精神疗养院里,因为那里就是她自己构建的世界,当那个世界构建完以后,她用自杀结束了生命。

与木月跟直子救赎方式不同的是,渡边选择了跟直子交往,选择了在直子去世后,一个人背起行囊放下所有去旅行,回来时,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而玲子,则选择了结婚,住进疗养院,最终走出疗养院,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完成自我的救赎。

不能说木月跟直子的救赎是失败,只能说每个人救赎自我的方式不一样,但结局都是跟为了跟过去说再见,然后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在现在的生活中,许多迷失于外界的年轻人,其实也可以通过梳理自己的人生,来完成救赎。

工作不顺利,那就试着找一找自己的原因,一步一步来,把每一件事做好,脚踏实地,降低自己的欲望,耐心做事,时间是会给出回报的。

跟朋友相处不好,那就看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对方的原因。

王小语想起了自己和阿华还有刚工作时遇见的那个女孩……

她很清楚,在交朋友这件事上,原则始终是真诚待人,不去勉强,不去为难。

学会跟自我达成和解,是所有年轻人都必须学会的技能包。

正如书中主人公绿子一样,在面对周围不好的一切时,总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笑着去迎接每一天。

人生的所有困扰,都需要独自去化解,别人也帮不了自己。

哪怕眼前迷雾重重,但也要相信,定会有拨开云雾之时。

《挪威的森林》一书,被评论家白烨评价为:

“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的小说,谁的青春不曾迷失过,但人终究要学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完成自我的救赎。

黄宇一直陪她聊着,因为这本书,他们又聊到了深夜。

王小语喜欢上他,或许更多的也是因为和他心灵上产生的共鸣。

她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恋爱超越了物质上的……

黄宇说:“我想这部小说,真的会给很多年轻人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思考,让他们在前行的路上,获得些许动力。因为我也算其中之一……现在中国的这群年轻人就是书中的那群年轻人,只是时间地点不同而已。”

对于读书带来的感受,王小语和他似乎能永远做到是一致的:“是啊!日本发展比我们领先了太多,那个时候我们还没能吃饱饭……真的该珍惜今天的生活,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沮丧颓废呢,应该拼命的奋斗奋斗再奋斗不是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进入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与之俱增,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欲望开始膨胀,这些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心理距离逐渐拉大。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孤独并面对着社会的压力,城市的灯红酒绿遮盖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

“对于村上春树来说,《挪威的森林》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书中的人物则反映了当时日本青年人的情感状态。村上喜欢音乐,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甲壳虫乐队的一首歌曲《NorwegianWood》,于是,1987年村上就以这首歌的名字写了这部青春恋爱小说。”

“小语,你要睡觉了,有点晚了,明天再聊好吗?”黄宇看了看时间,已经凌晨一点了。

“嗯,我也打算睡了。你也是快点睡觉吧。”

王小语揉了揉眼睛,走去关上灯就准备睡觉了。

跟黄宇说了晚安,也收到了他温柔的晚安。

躺在床上,王小语就在想,年轻一代如果不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还有什么希望。所以这叫年轻一代如何不焦虑,他们始终都是孤独而又热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