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商途之有钱人
作者:戴帽子的狗 | 分类:都市 | 字数:54.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1章 分手一次
像是那丽的声音。她怎么可能会在这?
高欢心下诧异,回头去看。当他看到某个人的身影的时候,不由得笑了起来,果然真的就是那丽。
他觉得整个人激动起来,一直没有联系上的那丽就那么俏生生站在他跟前,就好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一般。
“你怎么在这儿?”高欢问道,他走过去想要抱一抱那丽。他自觉地自己的心猛烈地跳动着,好像随时都能从胸腔跳出来。
“你怎么在这儿?”那丽反问道,她不动声色地走了两步,躲开高欢的怀抱,“你也是来参加开业庆典的?”
“开业庆典?什么开业庆典?”高欢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不是。我就是随便逛逛。”他的心慢慢地变凉。他从那丽刚才的表现已经察觉出来,那丽和他之间又恢复了过去那种平淡的关系。
“哦。你不是搞养殖的嘛。见到同行怎么不进去祝贺祝贺?”
“同行是冤家嘛。他们不会欢迎我取得。哦,对了,你怎么在这儿?”
“我们公司正在各个乡镇开设分店,我正好负责筹建西寺镇的分公司,今天过来看一看。”
“业务又扩张了?工资待遇咋样了?”
“不是。我就是一个副校长,也没什么资源,公司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干。倒是你,得经常和同行联系,我听说他们几家养殖厂为了一起对抗丽欢养殖厂,成立了同盟,你咋不加入呢?最起码进货便宜,而且销路有保证啊。”
高欢心道,他们整个联盟就是对抗我才成立的,我要是加入,他们不得跳着脚骂娘啊。他看着那丽俏丽的脸庞,道:“我小店一个,人家看不上。”
那丽被他灼热的眼光看得心里直发慌,她捋了捋前额的秀发,道:“有小不愁大。你要是想加入,我可以给你帮忙介绍介绍。这家店和我们挨着,老板和我挺熟的。”
高欢再一次拒绝道:“不用了。我对现在的状况挺满意的。”
“哦。”那丽应了一声。
各自说完自己来到西寺镇的原因后,两个人突然发现没啥话可说了。在高欢看来,两个人近乎确定过情侣关系,见了面应该是干柴烈火,相互之间迸溅出无数的火花才对。但从春节到现在,五六个月的时间,他又一直联系不上那丽,俩人的情侣关系名亡实亡……突然见了面,心有万言,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要不找个地方坐一坐吧?这样站着……”高欢提议道,两个人这样干站着也不是个事儿。
那丽道:“不了。我得回公司了。学校快放学校了,我们培训机构的老师们正准备去学校门口接学生,我不去不好看。”她说着,晃了晃手中的一个小牌子。
“哟,你一个副校长还干这种事儿?”高欢随口说道,“你不应该是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嘛。”
那丽脸一红,道:“我不喜欢那样。我还是喜欢做点实际的事儿。”
“哦。”高欢应了一声。
说完这两句话,两个人又没话可说了。那丽看了三次原处的西寺镇中学的门口,也没急着离开。高欢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为什么联系不上你?”
他的声音低沉而嘶哑,就好像是被雾气浸湿的木头被电锯锯开时发出的声音一样。
“高欢,我配不上你。你忘了我吧!”那丽眼中含着泪,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然后银牙咬住红唇,幽幽地叹息一声,转身就要走。
高欢一把拉住她:“谁说你配不上我?我……”
“你躲开!”那丽使劲推开高欢,“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你以后不要再找我了。”
高欢觉得自己脸上的肌肉都僵硬了,他强忍着悲痛,问道:“谁?他是谁?”
那丽摇摇头,道:“没人。”
“不可能。没人你为什么拒绝我?”
“我没有。我不是……”那丽只感觉自己的心就好像是一只手攥住一样,使劲地抽啊抽,让她的心一阵一阵地疼。
高欢只觉得鼻子酸酸的:“那你为什么不搭理我?”
那丽调整好情绪,又恢复了往常的高冷:“我不想。高欢,以后咱们还是做朋友吧。咱俩不合适。”说完,她提着小牌子飞快地跑开了,只留给高欢一个窈窕的倩影。
这是什么意思?宣布和我分手?
还是给我留一点幻想?
又被拒绝了一次,她怎么就看不上我呢?是我长得不帅,还是我不够有钱?他叹息一声,想要追上去,却发现两条腿根本没有了力气。
“真是倒霉!”他又看一眼锣鼓喧天的窝头寨的鸡蛋专卖店,“挺好的心情让你们给破坏了,祝福你们两天就倒闭!”
他恨恨地转身,朝着来时的路走着,只是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写意和随意。
分手就分手了……
大丈夫何患无妻。
她咋就看不上我呢?
……
高欢在随后的几天里,继续带着封缸酒厂,处理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事情。闲暇之余,他每次回忆到西寺镇上偶尔那丽的事儿,心中总觉得堵得慌,实在想不明白从大山出来的时候那丽为什么要和自己接吻,又为什么会坚决地不接受自己的情谊。
幸好,封缸酒厂恢复生产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封缸酒厂的改名工作也已经结束,按照当初和商务局的约定,封缸酒厂的名字留给了何希伟等一干有编制和级别的领导,经过磋商,在高欢的坚持下,酒厂的名字改成了“封缸酒业有限公司。”
银行贷款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审批阶段,相信很快就能入账了。等到银行贷款到了,剩余的款项就能全部支付给封缸酒厂了。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针对上一次打架事件中的经验和教训,高欢专门把公司的几个骨干找到一起,开了一次内部会议,参会的有田丹、陈勇、李大江、郭菊等人。他现在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干部,眼前这些人虽然还年轻,但他们总是要长大的,要挑起酒厂这千斤重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