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 分类:历史 | 字数:2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62章 玉碎
惠施是魏国的相国,魏王问策,他必须责无旁贷地站出来奏对,不管他有没有应对之策。
惠施是宋人,出身名家,还是诸子百家之一的名家的集大成者,名家的开山鼻祖和代表人物,学识渊博,口才一流,不管是头脑、眼光还是口才在这个时代所有的贤臣当中都是顶尖的。
对于自己的母国宋国的日益强盛,惠施心里感到很欣慰,但是他现在是魏国的相国,又倍受老魏王的器重和信任,自然是要站在魏国这一边,与母国为敌的。
“大王,臣以为为今之计,是要向举国上下显示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志!”惠施高声道,“眼下在黄池、高都等地魏宋两军正在激战,宋军有兵马十余万,攻势愈演愈烈。而根据我们在宋国的探子回报,宋君偃又从吴郡、淮南郡各地调集重兵,想要源源不断地增援伐魏的战事!”
“宋人对于我大魏国的河南地看样子是志在必得的。当此时,危难之秋,我魏国上下绝不能低头,绝不能服软!一低头,一服软,便是弱了气势,无气势便无胆魄,没有胆魄便是先败了!”
惠施抑扬顿挫地道:“大王啊,现在朝野上下对于是否抗宋之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宋军百战百胜,乃是铁血劲旅,虎狼之师,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但是这天下哪有不败的军队?我们大魏国曾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魏武卒不也是跌落神坛,现在被敌国的强军屡屡击败吗?”
胜负未分,便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这是不可取的!
群臣对此都深以为然,那些抱着息事宁人的想法,想要劝说老魏王割地求和的大臣们都不由得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说话。
惠施又道:“现在我大魏国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还有那些满腹经纶的士子们都在高谈阔论!他们对于我魏国战与和相持不下,少部分人认为宋国之兵锋犀利,不可战胜,而我魏国已经大不如前,没有了多少可战之兵了,所以都想谏言大王交出姬玄,并且割掉黄池、高都以北的疆土予宋人,承认宋国据有华阳、岸门等八个城池的事实。”
“他们都想要借此息事宁人,割地求和!”
惠施这话一出,顿时让早已心存侥幸的念头的大臣们羞愧难当,几乎都要无地自容了。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到,反而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想要割地以求和!
当然了,魏国的大臣们有这种想法其实是无可厚非的,老魏王也选择原谅他们,不计前嫌。
在战国乱世,割地求和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自认为打不过你,认输总行了吧?这种息事宁人的做法不说对不对,反正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耻辱,有辱国体。
过去的魏国,国力强盛,魏武卒纵横捭阖,打遍天下无敌手,诸如赵、韩、中山、楚、齐等国都曾经向魏国割地求和,大魏国全盛时期的疆域其实不比齐秦两大霸主国小多少。
但是现在风水轮流转啊,风光无限之后,轮到魏国倒大霉了。
桂陵之战结束后,魏国精锐尽丧,东败于齐,西丧河西七百余里于秦,南辱于楚,割地不计其数,韩国、赵国也趁势而起,以前魏国吃下去的城邑土地差不多一股脑儿地全吐出来了!
老魏王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虽然人老了还是这么任性,这么高傲,但是他并不愚蠢,反而越来越精明了。以己度人,他当然知道臣下心里在想什么,这并不能责怪他们,毕竟割地求和虽然很耻辱,但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魏国的损失。
打仗,是要死人的,魏国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青壮可以为国而战了,在军中还有好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兵,和一些乳臭未干的少年人。
战胜了还好,若是战败了,被宋军兵临城下的屈辱且不说,战败之后的魏国没有了一战之力,连最基本的本钱都没有了,在谈判桌上自然没了底气,就好似砧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老魏王轻轻的闭上眼睛,吐了口气,说道:“寡人要怎么表示我大魏国与宋国大军死战到底的决心呢?”
其实魏王莹压根儿就没想过跟宋军死磕到底,求和是最稳妥的做法,他相信那些和他一样老谋深算的公卿大夫们也是这么想的。
魏国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四面树敌,连年征战,早就把魏国原本雄厚的国力给掏空了!
早在桂陵之战结束的时候,老魏王就寻思着休养生息,与列国停战了。可惜,那些年魏武卒将比邻的秦、楚、齐、赵等国打得太惨了,现在又被报复回来了,偌大的一个霸主魏国就这么垮掉了!
魏国不想打仗,想要埋头发展国力,但是附近的渐渐强大起来的邻居们根本就不可能允许魏国走向复兴之路。
现在秦国、齐国和楚国已经有了当年的霸主魏国那般的国势,却还是没有放过魏国,还是在忌惮魏国,可想而知,当年在强势的魏国脚底下瑟瑟发抖的列国有多么记恨魏国了。
魏武卒的武力迄今还历历在目的呢!
魏国的底子还在,只要给予魏国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十年的时间,魏国就能从一个一流强国,一跃成为秦齐楚那样的霸主大国!
可惜,天下列国,和三大霸主国是不可能给魏国这个机会的。
曾经的霸主魏国所带给他们的阴影实在是太恐怖了。
惠施在心里深深地叹了口气,其实他也不愿意这么冒险。
这样做简直是将整个魏国的国运都赌上去了!
宋国不敢直接灭掉宋国,这是肯定的,就跟之前齐楚两个霸主国都只是觊觎宋国那肥沃的土地,却不敢一举灭掉宋国的缘故。
现在魏国几乎穷途末路了,韩赵两国不肯出兵援救,楚国的主力大军还在广陵郡跟越军激战,抽不开身,根本不可能派兵支援魏国的。齐国倒是有出兵援救的能力,但是凭什么救援你魏国?
中山国去年被齐军入侵,元气大伤,没有能力援救魏国。至于秦国,呃,就算老魏王拉的下脸来请求与魏国有着深仇大恨的秦国出兵援救,秦国也未必肯出兵,因为秦、宋两国并不接壤,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
秦国何必为了老冤家魏国得罪日益强大的宋国呢?这不划算,而且魏国被彻底打残才好,这样魏国就无法阻挡秦国东出的大势了!
现在的魏国,就如同获水之战前的宋国,在战与和之间犹豫不决。
宋君偃敢于破釜沉舟,大战齐军,是因为他的性格使然,他有这个魄力!而且他已经没得选择了!一旦齐军捣破商丘,或者是他下台了,剔成君上位的话他必死无疑!
而老魏王还有选择的余地,屈辱地割地求和,只是权宜之计,还能给魏国的东面换取几年的和平。
“大王,为了显示出我魏国与进犯的敌军死战到底的决心,臣请大王移驾前线!督军作战!”
惠施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这话一说出来,整个魏国的朝堂便炸开了锅,那些自诩公忠体国的大臣,或者是与国家休戚与共,利益相关的公卿大夫们纷纷跳着脚站出来,七嘴八舌地横加指责惠施这个谏言的过失。
“惠相,你教唆大王御驾亲征,以身犯险到底是何居心?”
“我们大魏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为君王者,应当坐镇国都,统御四方,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的事情自然有犀首、翟章这样的良将去做,哪里需要大王冒险移驾前线?”
“惠相,你虽然生为宋人,长于宋地,但是现在既然为我魏臣,食我王之俸禄,应该事事为大王,为国家考虑才是,你怎可教唆大王将自己置于险地呢?!”
“就是就是。大王,臣看惠施已经被宋人收买了,或者是已经心向宋国了!”
……
看见整个朝堂如菜市场一般喧嚣,老魏王眉头一皱,厉喝道:“够了!”
老魏王的这一声厉喝,便让原本人声鼎沸的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老魏王的威望可见一斑。
毕竟已经当了四十几年的君主了,积威日盛,虽然魏国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是老魏王依旧是那么强势,有的时候他可以向臣子认错,听得进忠言,但是这种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人不能反驳!
魏王莹扫了偌大的朝堂上每个大臣的脸庞一眼,又眯着眼睛放到了惠施的身上,说道:“惠施,说说你的想法。”
老魏王很器重惠施,他也相信惠施对于自己的耿耿忠心,就算是太子嗣背叛他,他相信惠施也绝不会背叛他的!
老魏王与惠施的关系亦师亦友,就跟子偃与李敖的关系一般,魏王莹时常向惠施请教学问和治国的理念,这关系自然是不一般的,若不是年龄相差太大,老魏王真的想尊惠施为帝王师。
他相信惠施不会无的放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