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
作者:tx程志 | 分类:历史 | 字数:433.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12章 悠着点别吓跑了
第1123章悠着点别吓跑了
当然,魏国刑部处斩要犯,都要送到冉明御览,冉明还对樊城守将郭栓有印象,就特赦了郭栓,并其待罪立功。后来郭栓率领其部在中南三州立下大功,升为军主。后来魏国改制,郭栓成了一九七团上校团长。
郭栓领命道:“祖将军、戴参谋放心,末将知道怎么做的!”
戴施道:“对于切断敌人后路一定要成功,记住,时间的把握最为关键,你去早了,敌人会发觉,你去迟了,敌人就跑了。这个任务交给姜副将负责了!”
姜副将不是别人,正是原秦国统兵将军姜协。姜协军衔和祖彦一样,都是陆军少将。调姜协充当祖彦的副手,主要是冉明考虑重用姜协。魏国采取新军制之后,少将和上校是一个大门槛,同时少将和中将又是一个大门槛。魏国中将级别都是方面军级别的将领,在冉明的计划中,将来占领东瀛四岛,瀛洲军将升级为方面军级别,负责担任安东侧翼掩护任务,同时将成为探索美洲的桥头堡。这个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都非常重要。
姜协也知道,点头:“请戴参谋长、祖将军宽心,末将敢立军令状,绝对不会坏了将军的大计。”
祖彦道:“咱们瀛洲军远比狗奴国军少,要想全歼狗奴国军,就必须借助地利,这一仗是立威之仗,所以我们不留给狗奴国人一丁点幻想,必须把他们最后一丝侥幸心理打掉,同时威慑诸国诸部。大家记住,抵达东瀛,我们只打一仗,一仗把战争结束!”
“一仗把战争结束。”有这个想法的不仅仅是祖彦,同时狗奴国王熊袭也有这个想法,当然他并没有想一口把魏国这一万多军队一口吃掉,他想的是只要杀伤魏国军队两三千人,让魏国感觉到肉疼,看到狗奴国的实力,只要狗奴国以低姿态向魏国称臣纳贡,那么魏国就会选择一种非常“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
当初邢马台国国王卑弥呼向魏国称臣,寻求魏国的援助。当时狗奴国国王卑弥弓呼并没有理睬魏国的调停,而是一边向魏国称臣,一边继续保持对邢马台国的进攻。魏国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藩国。狗奴国同样可以向魏国称臣,反正魏国又不会派官员过来管理狗奴国,狗奴国到底还是他说了算。
虽然理想很丰满,可惜现实太骨感了。此时的魏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魏国了,也不是像历朝历代那样,仅仅保留一个名义上的宗主国。冉明虽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当然他却想建造一个像大英帝国那样的世界霸权体系。
黄帝纪元四七九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阴天。厚厚的乌云堆积着,似乎要拧出水来。长崎城的地基已经基本完成,从长崎的三条山道上,倭国士兵押送着一辆辆大车在山道上进进出出。大量魏国物资到位,这让倭国(本文中此时仅仅作为邢马台国的代称)百姓不见任何饥民了,此时所有的倭国饥民,都被弄到长崎为魏国修建长崎城城池和各种设施,同时魏国在倭国的大量工矿也开始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冉明对倭国的矿山资源并没有吃独食,而是分散打包拍卖了出去,其中三十多个银矿和十几个金矿共让冉明获得了将近八千万金的收益。冉明估算过其中的价值,这八千万金仅相当于这些矿山价值三成。
原本倭国那弱得不成样子的农民体系,此时已经陷入了停顿,只是山间野地偶尔还能见一些粮田,其他部分基本上都荒废着。倭国人其实并不傻,他们种地辛苦一年,只能依靠野菜树皮草根,对付着不用被饿死。可是跟着魏国人做工,一个成年劳力就可以挣够全家五口人食用的粮食了。如果全家男子都去做工,女子再进行****,那么吃喝穿用就不愁了。
黒木太郎是一个合格的税官,只要敢逃税的倭人,被发现后下场都会非常悲惨,剥皮、斩首、割鼻、挖眼,至于是倭女则更加悲惨了。不时的可以看到城外臭水沟里出现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当然这都是黒木太郎的杰出。黒木太郎规定,无论是任何人都需要交税,无论是做工还是做生意,哪怕是跟着魏国士兵和商人做****的倭人女子,同样也要交给收入的一半。每天晚上,魏国商人开始给倭人工匠发放粮食或钱,而这些倭人工匠拿到钱之后,还没有暖热,就会被黒木太郎征税。至于进行****的倭女,则更加粗暴。
这两日,初时时有发生的倭人反抗也已经趋于麻木,被杀死的人们的尸首道路旁边的臭水沟里,在烈日的暴晒和雨水的冲刷下,已经逐渐腐臭,露出森森白骨。此时倭人之间有很大的怨气,当然这些怨气并不是对着魏国人的,而是对着他们同宗同族的黒木太郎等一大批“倭奸”。
倭国贵族生活自然是美好的,他们此时可以喝着从魏国运来的茶水,吃着魏国运来的美酒和美食,穿着上好的丝绸和锦缎。作为倭国对马郡的太守,岩田岗福同时还负责着长崎城对外交通安全工作。原本邢马台国的对马王岩田岗福是相对严格的武将,自从改任魏国藩国倭国的太守,他每日里的巡视对外三座隘口,风雨无阻不曾断过。早晨的时候。他已经例行查过了附近的岗哨,他手下一共八百人,其中三座隘口各驻防两百人,还有两百名亲卫跟着他日常巡逻。
完成日常巡逻,岩田岗福回到了位于长崎的太守府中。这座太守府并不是他原来的王宫,而是魏国设立长崎城,他的女儿岩田阳子成了魏国大将军祖彦的妾室,所以就获得了许可,在长崎城建造了一座太守府。
酉时刚到,作为狗奴国的前锋就已经出现在了长崎盆地外围。由于魏国并没有向岩田岗福通报狗奴国大军进攻的消息,而且自从魏国抵达长崎之后,狗奴国军已经停止了进攻,甚至为了麻痹魏国军队,狗奴国国王熊袭还做出了与倭国和谈的样子,所以这些驻守隘口的倭国军队警惕性非常差。当身在长崎城中的岩田岗福得到隘口示警的消息时,狗奴国前锋大军已经如滔滔洪流,越过山谷,冲进了长崎盆地。
此时长崎城外,由于务工的倭国人非常多,为了方便工作,这些倭国人就在城外密密麻麻搭架了无数窝棚,这些窝棚就是倭人工匠的临时居住地。这些窝棚自然首当其冲,冲进山谷内的狗奴国大军,见人就砍,见窝棚就烧,整个场面非常混乱。
熊袭道:“魏国人的弩阵非常厉害,本王有一个计划,我们从两边包围过去,用最快的速度,驱动邢马台人去冲魏国人的弩阵,就这样,用这些邢马台人去消耗魏国人的弩矢,等魏国人的弩矢射空了,等他们射得累了,我们狗奴国勇士,就把他们赶下大海!”
“哈伊!”狗奴国军队加快了进攻速度,驱赶着邢马台人向长崎城中冲去,此时的长崎城仅仅打好一个地基,甚至并没有垒起一块城砖,这样的城池基本上不具备防御能力。等到城外窝棚区出现混乱的时候,魏国军队似乎反应迟钝,既没有拉起护城河上的吊桥,也没有设置拒马,任由邢马台国人向城中跑。
任何军队都是用胜利喂养出来的怪兽,哪怕狗奴国军本来是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军队,可是当他们看到敌人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他们也爆发出了身体所有的潜能。狗奴国人,其实也是相当凶悍的。一大群呼呼啊啊的怪叫着,用手中的钢刀或竹枪,或砍或刺,面前的任何目标。
只是这些邢马台国人似乎忘记了,长崎城不仅外围有一条护城河,同时那宽约三丈六尺的城基,其实一个大深坑,城墙地基虽然仅仅一丈二尺深,但是倭国小矮子跳进去,绝对爬不上来。
此时对马太守岩田岗福急忙率领二百士兵向长崎城中的魏国瀛洲军军帅部赶去,只是当岩田岗福赶至位于城中的瀛洲军帅部的时候,却被告知“祖彦大将军不在城中。”
岩田岗福躬身问道:“请问,祖大将军现在在哪儿?”
“这个我倒不知道,我只是一个小兵,大将军有何出行安排,又不会告诉我的!”
岩田岗福急得团团转,就在这个时候,魏国瀛洲军开始敲响了聚将鼓。
“咚咚咚”随着鼓声响起,一队一队的魏国士兵开始离开军营,向城墙处行去。此时郭栓已经抵达到了城基处,望着远处正在撕杀的狗奴国军队,相隔老远,郭栓的心中都隐隐升起一股寒意。微微抽了抽嘴角:“娘的,这帮疯子。”
不错,狗奴国军队就是群疯子组成的军队,他们手中粗劣的兵刃,肆意的屠戮着邢马台国人。魏国军队虽然也凶悍,不过魏国军队是讲究杀人效率,能一刀砍死敌人,绝对不会砍第二刀。而狗奴国军队却恰恰相反,能一刀砍敌人,他偏偏用数十万,直到把敌人砍得不成人形,这才会把敌人的性命取走。
虐杀,对就是虐杀。被狗奴国军士兵杀高死的人,没有一个人可以留下完整的尸体,那些死尸体,全部变成了血肉碎块。
此时郭栓终于理解了冉明的用意,东瀛人就是一群疯子,变态,这样的人永远不能给他们崛起的机会。一旦让他们有了崛起的机会,对于周边诸族,将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灾难。
此时撕杀中的岩田岗福非常绝望了,双手持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此时他的面上,满是血污。他的胡须已是乱糟糟的,鲜血在他的板甲上凝固,可是此刻,即便是他,也带着一腔的怒火。他最喜爱的儿子岩田俊文死了,因为躲避不及,一时摔倒,接着被无数人践踏,他的明光铠甲终于承受不住,深深地凹进去,最后被乱民踩成肉泥。
“上国将军,您们怎么还不还击?”岩田岗福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向郭栓执问道。
郭栓看也不看岩田岗福一看,冷冷的道:“你是在命令我吗?”
“臣下不敢!”
“不敢最好!”郭栓道“岩田太守痛失爱子,本将军深表遗憾,但是可以明确的告诉岩田太守,令郎不会白死,今天所有的狗奴国人都会给令郎陪葬!”
争相逃跑的倭人用尸体填平了护城河,也填平了城基,在这个时候,魏国军队始终都没有反击,这种诡异的情况让熊袭感觉有点不对劲。有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他并不相信,魏国军队会是浪得虚名。
很快熊袭就把心中的担忧抛出脑外,他现在本能的看着战场上狗奴国军队将士肆意的屠杀着邢马台人,熊袭安静的看着,静静的看着,他看得非常认真,看着那战场上横飞的血肉,七凄厉的惨叫声,非常享受。
熊袭兴奋的道:“你们看啊,这是血染的风采,这是一副多么美丽的画卷啊!”
鲜血汇聚在低洼的地方,没有死透的人在地上哀叫,立即有人踩上去,用竹枪狠狠地刺下,而后更多的鲜血和脑浆喷射出来。这已不是战斗,更像是一场杀戮,双方都恨不得将对方撕成碎片才干休。
郭栓其实也非常头痛,此时一九七团全部都是步枪,还有一个支援炮营,拥有五十七毫米山炮十八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开火,哪怕只是发挥三分之一的火力,也可以把这些狗奴国军队给吓跑,一旦姜协没有及时把后路的缺口堵上,那么全灭狗奴国军的战略构想就无法实现了。
郭栓并没有下令攻击,而是指挥着部队掩护着魏国商人和工匠,以及大量倭国人向港口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