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大人物
作者:沙黄 | 分类: | 字数:172.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十二章 沙尘暴
这是新闻大报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方中兴的办公室。
吴望走进来的时候,他趴在庞大的老板台上,开着台灯忙着审阅一份稿件。他头也没抬地说:“小吴,那边等着拼版,你先等会儿,我这就完事。”
这么多年以来,老师的办公室几乎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各种书刊堆放得到处都是,数量变得更多,显得格外凌乱。打量着办公室里的一切,吴望心想,屋内的装潢和自己记忆中一样陈旧,只是多了一点时间的厚重感。
一排长长带拐角的大型书柜,对角占去整个房间墙壁的二分之一。
书柜里堆积着各种各样的图书、杂志样本,以及合订版的报纸等等,杂乱无章。
窗台上放着两盆草兰,虽然并不名贵,却葱葱茏茏,给人一种勃勃生机的张扬。
在房间东向靠窗的位置,是一套陈旧的三加二式沙发,伴着一张布满烫伤疤痕的茶几。
吴望默然地站在窗前,转身看着已经生疏的报社大院。
新闻大报和许多G级重要机关一样,是由武警战士负责站岗放哨,执行保卫任务,并承担检查核实每一位进入者的身份证件。
报社建筑群属于五十年代中期的产物,是苏式建筑的正宗样板。
方方正正的大门,隔着门柱有一便门,另一侧是一间大约三十平米的接待室。
门柱前方有一军绿色岗楼,在它前边的台基上写着:“神圣岗位,不容侵犯”几个大字。
墨绿色的大门,橄榄绿的战士,加上高高的灰色围墙,并列构成大院的肃穆氛围。
院内的四周种植着一排一米二、三左右高的陈色冬青带,它用自己的庄严气势,把整个日报社搂在怀中。
让人不适的,是冬青叶子上覆盖着一层尘土,它让绿色变得陈旧庸俗,遮住其本有的翠颖本色,模糊掉它那盛旺的生命力。
连绵延伸的围墙同样披着一层土色,唯一引人注目的是墙头上长满一株株草芥,它们高大得悬在空中,一边蔑视过往的行人,一边不由自主地随风摇摆。
报社大院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巨大反差,在视觉上很容易造成时代错位,仿佛是上个世纪的空间,但门前正在执勤的武警战士,让它显示出高贵的血统和自身的尊严。
时间是下午十四点三十六分。
墙上的方形石英钟,嘀嗒、嘀嗒地喘息着,让时间不紧不慢地行走在自我循环的道路上。
这时,从西南方向,j涌来大片浓重的灰暗重云,让原本压抑沉闷的雾霾天变得更加沉重,房间渐渐暗了下来。
吴望走到门旁找到开关,打开日光灯。
方中兴头也没抬,顺口说道:“谢谢!这是今年的第一场沙尘暴,和往年相比已经少了许多。可惜,雾霾加沙尘,老天有点穷凶极恶。”
吴望笑笑没有做出回应。因为,他知道老师方中兴说的这几句话,完全是礼节性的。或者说,他只是想让你知道,虽然正在忙着,但他没有忘记你的存在。
吴望回到窗前,将目光投到已经被穷凶极恶笼罩着的大街小巷。
窗外扬起的风沙开始弥漫,能见度越来越低,大概能有七八十米左右的能见度。
来往的车辆纷纷打开大灯、雾灯、示宽灯,在光柱的阴影里,小心翼翼地爬行前进。
看着处于癫疯状态中的尘沙,和空中飘浮着的各色废纸、塑料袋,听着风沙袭击玻璃窗发出的噼里啪啦声音,触景生情,吴望感慨自己命运多舛,世事艰难,一种沮丧的情绪让他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方正有消息吗?”
吴望的叹息声引起方中兴地注意,他开口问道。
“没有,就像消失了一样。”
吴望无奈地摇摇头,看着窗外发呆。
那边正忙着的方中兴也跟着轻叹一声,表达自己的遗憾。
一年前,妻子方正因为种种原因,伤心欲绝地选择离开,而且是跟吴望最好的同窗好友,一起结伴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修。
半年前,她寄来一份离婚协议书。
那是一段最痛苦的记忆,在他刚刚处理完自己婚事,在他犹豫是否告诉家人时,身患癌症的父亲不幸去世。
死亡在推到一座大山的同时,也推到了吴望的精神依托,使他彻底陷于痛苦之中。
紧接着半个月后,在处理完父亲后事不久,母亲和姐姐一家根据父亲生安排,被舅舅接走,从此移居异国他乡。
亲人的远行离去,再次夺走吴望的情感寄托,使他痛苦不堪,几近绝望。
不管是南方那座州中旧城,那座曾经是吴氏养父母的城市;还是眼前这座金城,曾经属于吴望夫妻的古城;以及明天启程即将要去的烟海小城,那个曾经属于他黄氏父母的故乡,它们都因为亲人的缺失,让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无法找到已经模糊的乡愁。
这是一种被丢失的痛苦感觉:被自己的亲人,被这个世界,被自己未知的命运再次丢失。
触景生情,吴望犹如这漂浮癫狂的尘沙一样,不知道来自哪里,也不知道将飘向何方。这种漫无目的浮想联翩,让他情绪低落,黯然无语。
方中兴还在忙着审阅稿件,昏暗灯光把他勾勒成一个剪影。
方中兴,已年过半百。一米七八的个子,九十多公斤的体重,使他与同龄人相比显得精神干练。可惜的是他半秃的头顶和满脸的皱纹,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大一些。好在他戴着一副金属宽边眼镜,加上白皙的肤色,让他多了几分学究之气。
方中兴出身于军人家庭,属于金城大院的后代。在当兵期间考上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新闻日报社。
虽然他声称是从基层一个普通记者干起,一步一步,干到现在这个副社长兼副总编的位置。但是,大院身份绝对是不可忽视的背景。
方中兴成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初期,他发表过多篇论述经济发展的文章,其中有几篇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分析未来世界格局的宏观文章,引起经济界许多专家的关注,得到中央某位领导的赏识。
在一次全国性新闻工作会议上,因为上级首长直接点名道姓表扬,让他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新闻界中比较年轻的着名记者。
吴望是在学生时代认识方中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