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作者:三千年大懒神 | 分类:历史 | 字数:41.6万

第一百一十五章 履任

书名: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作者:三千年大懒神 字数:2173 更新时间:2024-11-16 22:19:34

吏部有四司,戏称喜乐哀怒。文选司升迁则为喜司;验封司袭荫则为乐司;稽勋司丁忧病故则为哀司;考功司涉及降职罚俸则为怒司。

王奇自然是喜气洋洋恨不能鸣锣敲鼓去文选司,领完官员告身明日就可以赴任了。

吏部一群小官得了红眼病,特别是观政进士,扔掉扫帚簸箕缩在墙角,那叫一脸悲愤,又无可奈何。

只能哀叹陛下不公,此等佞臣窃居高位何其可笑邪!

“王二,邀请工部同僚吃顿散伙饭。”王奇笑眯眯道,自个要高升了,不得宴请感谢一下同事么?

最好收点官场陋规“程仪”。

什么?隔两条街就要收路费了?

没办法,咱这不是升擢嘛,花花轿子人抬人,都是长安街的靓仔,往后好相处。

午时时分,高升酒楼里工部官吏齐至,拱手恭祝平乡伯英才得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

来人们攥着几两银子红包递给门房王二,暗里腹诽一句恭喜发财。

严世蕃和雷礼的联袂而至把宴席推至高潮,虽然两人只是喝杯酒就借故走人……

但有心人更不敢小觑平乡伯了,观政进士擢升竟有工部两大佬前来道贺,其中一个还是小阁老,这平乡伯简直深藏不露。

稍微寒暄热闹了几句,众人就散伙了,都是隔壁街,何必搞得像“生离死别”,给了程仪就算表示过心意了。

王奇让王大王二去帮大哥办入国子监的手续,自己单独新官上任。

行人司衙署位于西长安街朝房之西,王奇穿着麒麟服,嘉靖帝御赐的可以替代青色官袍,平日里也威风。

一栋四合院,房子没有修缮过,屋瓦阴湿处都是青苔,大树下两个文士在蹙眉屏息在下棋,旁边的书生手持蒲扇在殷勤的扇风,有人还在摆弄茶具。

养老院?这是王奇的第一反应,上衙时间都在大树下溜达,成何体统!

“尔等为何懒政怠政!”

一声沉声大喝惊醒了树下乘凉的众人。

只见来人一袭麒麟袍,气质无双,俊朗面庞有些寒霜,正在怒瞪着他们。

司正平乡伯,有人在金殿传胪上见过,行人司的新主官来了。

一个丹凤眼眉毛稀疏的二十多岁文士站起身来,拱手作揖道:“下官是左司副孙丕扬,拜见司正大人。”

“下官是右司副王治,拜见司正大人。”那眼眶深陷的三十岁文士也行礼道。

两人语气都很恭敬。

“叔孝,本道,上衙时间为何如此作态!”王奇训斥道,指了指树下的棋盘茶具,脸色有些怒气。

两人佐官王奇早已看过履历,孙丕扬字叔孝三十五进士,王治字本道三十二年进士,都是从行人擢升到司副。

王治上前来,愁眉苦脸:“行人司已经几天没有公务了,大伙实在无聊只能下棋喝茶度日了。”

“嗯?”王奇脖子一粗,差点没被噎住,不信道:“几天没有公务?”

孙丕扬点头:“司正,咱行人司就是这样,大部分行人派遣出去了,剩下的只能无所事事了。”

王奇听懵了,目瞪口呆,行人司沦落到如此地步?

简直是事少钱多离家近,舒服了。

“本官先进署房,明日再召集各位谈话。”王奇摆摆手,吩咐道。

主要是行人都溜达去了,衙门里也没几个人。

孙丕扬王治做了个请的手势,遂进衙门往前带路。

一路进了院子,院子里果然有一口井,井边还有水渍,想来是刚打完水,一靠近井便感觉很清凉。

“大人,这口井可是京师最甘甜的。”王治打趣道。

王奇强颜欢笑:“不错嘛,咱行人司还有最强的地方。”

两人抚额大笑,平乡伯不愧是个妙人。

三人说说笑笑过走廊,最左边的那间就是司正值房,王奇进了门去就感觉一阵清爽。

正对面窗台长了一抹青苔,吹进和煦的春风,倒符合文人的调调。

屋内有巾架和屏风,一张凉榻,黄花梨透雕的罗圈椅子,黄花梨桌案上摆着笔墨纸砚。

“不错,叔孝和本道,咱去贮书室看看。”王奇扫视四周满意点头,随即就要履行正常公务了,检查行人司近日文书。

“大人请!”孙丕扬笑道,带着王奇去拿钥匙进贮藏书籍的房间。

进了门后,王奇拱手笑道:“往后还需要两位鼎力相助,争取让行人司重现太祖时期的风光。”

两人皆应诺,随后毕恭毕敬告退了。

王奇倒不担心两人有越权心思,原因很简单,如果他们再擢升行人司司正,那基本仕途就到顶了。

没有意外的话,两人下一步是给事中或者御史,再升司正简直是浪费时间,哪有在行人司待上七八年的道理。

还不如去南京官场养老。

像王治就是考核成绩一般,才在行人司待了六年,从行人到从七品司副,下一步肯定是运作到六科给事中去,倘若吏部擢升他为司正,可能人家自己就申请下地方执县去了。

这也是这个衙门的奇妙之处,王奇第一任履历就是正七品司正,履历光辉有前途;若是三年后还是司正,那王奇政治生涯黯淡了。

行人司正常是一年一考核,也就是这个衙门只是镀金之地,镀金成功自然起飞,王奇自信背靠着严党,升官发财不需慌。

话接过来,行人司贮书最多,京师衙门除了文渊阁以外,就属行人司的文书典籍最多,每次行人外出归来都要留下副书一本在行人司,更多数是外夷藩国的相关信息。

王奇翻阅了一下,有关四夷的风土人情和权势人物,以及手绘的山川地貌图,详细归纳了驻军地点等等。

就像有关倭寇国的卷宗,国内动荡,军阀诸侯混战写的很清楚,海岛的入海口风向都有总结……

就差画个倭寇海域洋流示意图了。

王奇感叹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就是太傲慢偏见了,掌握如此讯息,要是派重兵镇压这些莽荒国,可能早就被纳入大明版图了。

可惜如今的大明有心无力矣!二十岁时迎风尿三丈,如今四十岁顺风尿湿鞋,到了天启崇祯时期碰到妖媚妇人也**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