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事件签到系统
作者:小熊米多 | 分类:历史 | 字数:53.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3章 枭雄的眼界
曹操笑看着不远处的濮阳城,在攻占此地后整个东郡就落入了他的手中,到了那时他将整顿兵马拿下整个兖州。
振兴汉室的理想离曹操越来越近,可却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渐渐的要被“天下”的轮廓取而代之。
而这时留守北平的刘备却仍旧恪守着匡扶汉室的梦想。
在天下初乱之际,“匡扶汉室”四字几乎在所有人的心中都燃起过火焰。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人都意识到“汉室”不过是只是一个过往而已,只要拥有实力,谁都可以取而代之。
这和忠君与否并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是刘备并没走到曹操这一步,实力局限了他的眼界。
就像如今尚在父兄羽翼下的小孙权,还在探索道路的途中。
·········
阳城,社庙。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社日。
因为阳城扩建,百姓数量暴增了许多倍,加上四周的民众纷纷前来,小小的阳城在这日竟然聚集了二三十万人。
城里城外人头攒动,车马如龙,一起出行的人如果稍不注意就会走散。
林凡让华雄等将领亲自带着士兵在城中维护秩序,也借此让颍川郡的百姓都看看阳城的新军。
而他自己却带着苏婵儿在社庙附近闲逛,一会买个糖人、一会又买份点心,悠闲不已。
按林凡的说法,这是想更加深入的融进百姓中去。
可陈群却直言不讳,说他这就是变相摸鱼。
苏婵儿美貌绝伦,时而会引来百姓的目光,而这时许褚会马上挡在林凡二人身前,怒目而视,直到把对方吓得不敢转身逃走才算完。
到了社祭开始的时候,社庙前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几乎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这次主持社祭的是荀家的一位长辈,其他家族也都有不少子弟前来此处。
县尉陈群站在距离祭台不远的地方,身旁还有一位一身酒气的人,正是去年社祭上醉倒在祭台下,被扔出去那名年轻人。
“春社日也要千里迢迢的回来看一看么?”陈群问道。
“本来也没什么事,凑凑热闹也好。”
“这么说你在袁本初那不太受重用啊!”陈群笑了笑,“听说他刚得了冀州,现今可是如日中天,想必手中的能臣良将肯定不在少数吧。”
“一群土鸡瓦狗罢了。”年轻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傲然之色,“天时地利与人和,他都能占到,唯一缺少的就是决断之力,而这一点正是某擅长的,可惜呀可惜!”
“那不如来阳城如何?”陈群指了指远处的林凡,“他还不错。”
“太年轻了,只占有一县之地,根基太过不稳,”年轻人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北方有帝王之气,到底在不在冀州,在下还需要确认一番。”
“以你的能力,即便没有,恐怕也会造出来吧。”
“长文谬赞。”年轻人微微一笑,便不再言语。
·········
正在行军中的公孙瓒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
“报——”传令兵的声音随之而来,公孙瓒勒住马,停了下来。
“将军,朱儁传来书信,邀请我军前往中牟和诸侯组成联军,一同讨伐董卓。”
朱儁在镇守洛阳的时候,不断联络关东诸侯,准备再次组建联军杀回洛阳勤王。
不过董卓很快就听到了风声,准备派兵攻打,朱儁得知后当即带兵逃往别处。
董卓转而任命了杨懿为河南尹,带兵镇守洛阳。
这时朱儁又回过身反攻洛阳,杨懿哪里是他的对手,被打的落荒而逃。
可如今的洛阳城残破不堪,无险可守,而且运送物资不便。
朱儁当即就决定带领兵马前往中牟驻军,同时向各州郡发布公文,号召诸侯派军队共同讨伐董卓。
尽管公孙瓒此时还在气头上,一门心思的想干掉袁绍抢回冀州,顺便报了弟弟被杀之仇,但勤王的事若是不参与,很容易落人话柄。
他马上决定,“从北平拨三千兵马前去相助朱将军。”
“喏!”
如今对阵的可不是农民起义军,而是董卓的西凉铁骑,即便是公孙瓒也不看好此时的朱儁。
所以他只派了三千兵马,这点兵马对于公孙瓒来说,完全损失的起。
和他抱着同样想法的诸侯不在少数,比如说徐州刺史陶谦,不但早就派了三千士兵支援,还上表举荐朱儁做车骑将军。
就连和周昂军对峙许久的孙坚都派出了一只队伍。
江东军虽然骁勇,但数量却不远远如周昂军,如今和对方各据一城打起了消耗战,似乎要一直这么打下去。
而林凡此时因为势力弱小,不在诸侯行列,朱儁根本不知道他在阳城,自然也没有受到邀请。
诸侯联军就这么洋洋洒洒的向中某县靠拢,尽管仍称为联军,可却远远比不了上一次的声势。
董卓在得知后,马上派李傕郭汜、张济、牛辅等将领率领数万大军驻守陕县,两军的大战一触即发。
·········
行军到东光县的公孙瓒军正准备在此地驻扎,第二天起早就直接冲往浮阳,先将渤海郡的治所拔下。
“主公!大事不好!”传令兵的声音骤然传来。
“何事慌张?”刚刚下马的公孙瓒嘴角一抽,暗中决定非要把这个嗓门太大的传令兵换掉。
“南面有数十万黄巾贼正向东光县行军。”
“什么!?”田楷闻言大惊失色,“怎么平时没见他们动静,这时突然前来此地?”
传令官老实的说道:“据说是要与冀州的黑山军回合,集合兵力再次作乱!”
严纲和单经的脸色也变得难看了起来,如今他们只带了骑兵、步兵各一万,和数十万的贼军相比,兵力太过悬殊。
可如今来到此地,要是直接撤军之前做的一切都会功亏一篑。
大军奔袭千里获利者成了袁绍,然后又死了堂弟,如今又行军数百里,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就返回北平?
在公孙瓒心里,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能这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