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 分类: | 字数:172.5万

第349章 离心离德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字数:3227 更新时间:2024-11-10 18:04:53

此时的郑和正带着当世最强最庞大的海上舰队停靠在淡马锡。

淡马锡现在属于满剌加国,但暂时被暹罗统治。

满剌加国是五年前(1402年)由拜里米苏拉所建立的王国,其王城即是如今的马六甲市,全盛时期的国土范围覆盖泰国南部至苏门答腊西南部。

拜里米苏拉原为室利佛逝旧港东南区域的王子,因当时室利佛逝被满者伯夷国攻占,王子由旧港逃至淡马锡,因某缘故而刺杀当地酋长,后被追捕而逃往北方,在途中一棵满剌加树下休息时,看见一条猎狗将一只小鼠鹿逼到绝境,小鼠鹿为了自卫,将狗踢进河里。如此觉得这是一块吉祥之地,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满剌加并定居在此。

初期的满剌加必须交纳每年的40两黄金给暹罗国,而南面又有满者伯夷国的威胁。在永乐元年,拜里米苏拉还随京官尹庆到大明拜见了明成祖,正式向大明进贡,当年明成祖正式封拜里迷苏剌为满剌加国王,并赠予诏书和诰印。

所以郑和到这里后还是比较安全,现在满剌加国和明朝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是以属国的名义。

郑和当年在京师时,还和拜里米苏拉见过一面,这次经过马六甲城,拜里米苏拉亲切的接待了他,并赐了大量的财宝。

郑和当然也返回了大量的丝绸和茶叶、陶瓷等货物,表示了大明天朝上邦的仁义和礼节。

他在去年一月中旬返回途中又到马六甲城,按礼节再次拜会了拜里米苏拉,不料拜里米苏拉向他透露了一个秘密,你们大明国,好像正在内战,并且沿海已经没有了海禁,因为有明朝商人和商船,来到这里了。

郑和一听大惊失色,不敢相信。

他来的时候还好好的,现在回去了,大明朝内战了?

马六甲城还是有明朝商人的,郑和停留了两天,遇到批刚来的商人,一问之下,自然清清楚楚。

汉王朱高煦去年五月起兵,连战连胜,目前已经占据广西、四川、贵州、广东,福建等诸省,形势一片大好。

那商人还眉飞色舞的道,希望汉王大胜,因为汉王已经开启海上商贸,他们能到这边来做生意了,你知道吗,我运一船丝绸过来,能赚多少?

朱棣开启了海禁,朱高煦反其道而行,已经牢牢得到了沿海百姓和商人的支持。

郑和当时听了非常迷茫,因为他不知何去何从。

二月初,他来到淡马锡,船队进港补给。

拜里米苏拉离开淡马锡后,接着统治这边的暹罗,觉的路途太远,所以也没怎么经营,这几年淡马锡从一个繁荣的港口,变的和小渔村似的。

郑和停驻这里,也是感觉这边有安全感,大明庞大的舰队,可以震慑四周宵小,附近各王国都距离这里比较远。

但现在有个问题摆在他面前,他下一步,该怎么走?

此时他们这支舰队里,已经有好几个人知道汉王反了的消息。

郑和思来想去,打算把几个重要人物叫来,大伙一起商量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带了两百多艘船,官兵加船员和其他人员,约两万多人,最大的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约相当于一百三四十米长,宽接近六十米,排水超五千吨,而83年后出现在大西洋的哥伦布船队,最大的圣玛利亚号排水才一百吨。

当然,这样的大宝船并不是很多,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被称为宝船的有六十六艘,五千料的只有五艘,其余都是两千料,一千五百料,除了这六十多艘宝船外,余下两百多艘俱是五百料以下,主要是四百料,和一百料。

尽管这样,这支两百多艘的舰队,已经是当时世界最强的水师,没有之一。

原历史连海盗陈祖义也不是他对手,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这会舰队中的重要人物有内承运库副使洪宝,洪宝是郑和老乡,明军攻入明朝时,和郑和一起被抓了当了太监,之后一直跟着郑和,他也是此次出使的副使。

然后是三个指挥使,苏州附近的镇海卫指挥使陶得贵,杭州附近海宁卫指挥使高庸,福建镇东卫指挥使崔勇,这五个人各领一艘五千料大船。

郑和船队的一万多人的军士,基本都来自这三卫。

他的船队从苏州出发,第一站就是到福州,其中大部份是苏杭两卫的人,在镇东卫又带走福建水师两千人。

二月初一上午,郑和召集洪宝,陶得贵,高庸,崔勇,五人一起找了无人的海边,大伙看着大海,相互沉默了片刻。

郑和召集大伙商讨什么事,其实大伙都心里有数,但好像谁都不愿先开口。

郑和一会看看海面,一会看看诸人。

洪宝是他心腹,又是他同乡,基本只会跟着他,他决定干什么,洪宝肯定会跟随。

陶得贵是苏州指挥使,有部份家人都在苏州,听说其侄子以前在苏州跑商,隐得贵为人也很精明,说话真假难分,很难猜到他的心思。

高庸,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朱棣干了件蠢事,把天下所有姓高的加重税。

高庸原是应天卫千户,当年跟着李景隆打开应天府大门,靖难后升金吾后卫指挥佥事,也算立下功劳。

但朱棣后来把天下姓高的加了重税,据说高庸老家的亲戚也受到影响。

永乐二年,朱棣再升其为海宁卫指挥使,其实有弥补安抚他的意思。

郑和盘算着,高庸心里,恐怕对皇帝陛下,也是有点小意见的。

至于崔勇更麻烦,福建镇江卫指挥使,现在福建可是汉王的地盘,他的家属也全在镇江卫。

郑和看过众人一圈,感觉有点不妙。

五个人在海边吹着海风,俱不说话,不一会,那崔勇就受不了。

崔勇身高马大,嗓门也大,于是第一个开口“郑使怎么说?下一站去哪?”

众人纷纷看向郑和,郑和却不动声色,反问“崔将军有什么想法?”

崔勇马上道“依末将看,当然去爪哇。”

“上次满者伯夷的西王,说了要赔偿五万两黄金,这事朝廷应该有了回信,陈喜怕还在哪边等咱们吧。”

陶得贵这时小心翼翼的道“听说爪哇以北的旧港,已经被——明军占据。”

他不敢说叛军,思来想去,反正叛军也是明军,出了海外,大伙都是同乡。

洪宝嘴巴张了下,还是没说话。

他原本想说,旧港的明军会不会攻打我们,不过现在大伙都没捅破这窗户纸,也都没提汉王造反的事,所以他赶紧收住嘴。

郑和也是一头乱,不知道下一站该去哪,他索性也想拖延下“那就这么定了,去爪哇,看看陈喜有没有得到朝廷的回令。”

其余诸将都表态没问题。

郑和想召他们议事,但几人就说了这么几句,郑和感觉问题挺大的。

舰队里,恐怕现在已经离心离德。

众人这时看看郑和,似乎郑和也没啥话说,便轰然散开。

郑和看着高庸先走,然后崔勇快步跟了上去,陶得贵走的慢,一边走一边回头看郑和。

洪宝则站在郑和身边,两人也是面面相觑。

此刻无人说话,但好像泾渭分明,已经看的清楚。

高庸正往自己船的方向去,身后很快传来脚步声,他扭头看去,原来是崔勇。

两人都有一艘五千料宝船,但位置不同,中间就是郑和的船。

高庸当下知道,崔勇有话和自己说。

他放慢脚步,果不其然,崔勇很快追上来。

来到高庸身边时,崔勇回头看了下,远处陶德贵和郑和都在看着他们。

“走,老高,去喝一杯?”崔勇道“到你船上去。”

高庸想了想,重重点了点头。

郑和舰队里,大伙都各有分配的船,郑和的旗舰叫宝船,上面有上千人。

高庸和崔勇、陶得贵、洪宝各自有艘五千料的大船,分别叫大江号,大成号,大兴号,大福号。

高庸的大江号上,全是他自己卫所的兵马,但有个宫中小宦官,有点监军的意思。

高庸带着崔勇上船,吩咐手下弄几个简单的菜,上点酒,他们在海上漂泊,吃的自然没多好,不过刚刚从满剌加国王城过来,拜里米苏拉送了很多当地美食,高庸自然也有分到。

两个找了个房间,摆上酒菜,先喝了起来。

高庸估计崔勇有话和自己说,所以他也没提别的,净说些海上的事,还有玩过的各国小娘。

说着说着,不怎么说到满者伯夷要赔偿五万黄金的事,高庸家族里是有人做生意的,所以他道,满者伯夷国这么有钱,当初就应该加价,要他十万二十万,说完看了眼崔勇,后面的话就没说出来,咱们兄弟也可以分一点。

这在他看来是没啥问题的,人家一个国王主动要赔偿五万两黄金,伱肯定要讨价还价,提提价啊,做生意不都是这样。

崔勇闻言笑道“满者伯夷盛产黄金,要我说,直接打进去,抢他个光光光才好。”

高庸哈哈大笑,朝廷的文官要是听到咱俩的话,非得用口水喷死咱们。

大明朝天朝上邦,怎么可干这种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