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凰女
作者:白羽凤麟 | 分类:古言 | 字数:371.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06章 鸡蛋不放在一个筐里
东华州陈家那边一共不到十三万斤酒,留了十万斤准备从北关出货北苍。
剩下的给自家的明珠阁、云来酒楼、客栈各放一些,预计也有六千斤,这样所剩就不多了,随便卖卖就是。
叶子皓拿着笔,一边打算盘一边将今年的酒记写在纸面,算着帐头时而蹙眉、时而眉眼含笑心情飞扬。
最后,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笑看着坐在对面给孩子做冬衣的女子。
小吉祥一年一个样儿,其他人去年的冬衣今年还能穿,只有小吉祥的要重新做几身出来。
“凰儿,今年就算兄长不给钱,咱们自家铺子也先拖着钱,散卖也没有生意,咱们现在也能有四百四十五万两的实帐收入。”
“葡萄成本大约是粗算一百一十万斤,加上其他成本和开铺成本、生活、运输、人手一应开支,扣一两差不多了。”
“最后还剩下三百三十五万两的实帐,还有兄长那边八百九十万两的欠帐、颜家的二十五万两、子康那边的一百二十万两、咱们自家铺子铺货的三十二万两。”
叶子皓心情愉快地把帐目报了一遍,一抬头,就看见叶青凰呆愣愣地看着自己,表情错愕又惊喜的模样,让他勾了勾唇。
“是赚了不少,一步登天也不过如此吧,但咱们也费了不少精力做这件事情,以后也不见得就有这么稳当的生意。”
叶子皓莞尔道。
“也是,咱们还没有零卖生意,也不算打开了行市,能赚的也还是去年尝到甜头的青华州那边大户那点订单吧。”
叶青凰眨了眨眼回过神来,也不由笑了起来,撇嘴道:“可就凭这两笔订单,咱们就赚不少了。”
何况还有其他小订单呢,粗粗一算,他们俩就能分利一百多万两银子呢。
想到当初只能靠她绣花赚那几十两,后来八珍阁是赚了一些,但要耗费的人力、精力同样增加了不少。
如今再一比较,真是连感慨的力气都没了,果真是赚头比赚头,天差地别呀。
“明年咱们在靖阳就有大量的葡萄,就算在外面收不到葡萄,也不会影响生意,只要手艺还在自己手中,一年总要赚个几百万两的。”
叶青凰目光闪动,也凑到小几前看向几上那张写了许多数字的纸面,想了想说道。
“皓哥,咱们这一趟也收回不少钱了,在靖阳多买地,咱们把葡萄集中种在靖阳,比种在外面更能拢住货量,毕竟那是咱们的家乡。”
“比如让张家在村里承担种葡萄,赵家村如今都跟咱们了,让他们也种。只是……”叶青凰说到这里突然顿住,表情有些犹豫。
“大家都是种田的,突然改种葡萄势必减少粮食产收,这可不行,民以食为天,不能撬人口粮。”
若都将自家的地去种葡萄,便能种些杂粮在葡萄架下,可到底不是主粮,主粮减产可是大忌。
“可行的。”叶子皓却轻声说道。
“让他们腾些地出来种葡萄,咱们以略高于行市的价钱收葡萄,对他们是一种稳定收入,比去外面做工要强。”
“口粮自然要有,只是没有太多余粮卖给粮行罢了,但毕竟只是几座村子,应不至于影响到粮行生意。”
“另外,咱们在其他地方买田种粮,到时若市上粮少价高,咱们就放粮出去稳住粮价,不给百姓造成困难。”
“若遇天灾收不到粮,咱们分散在各处的粮也可收拢回来,帮他们度过难关。”
“咱们虽是自家赚钱与旁人无关,但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儿,若真是天灾当前,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才是仁义之举。”
叶子皓一脸正色地说着自己的计划,将葡萄拢在靖阳县范围,自家再将所赚分散到各地去种粮,让别人种粮,自家人种葡萄。
既能解决葡萄货源,也不耽搁种粮,缺粮时他们就补上,也不会让粮商囤粮抬价,何况他们有周家粮行在,便能为已所用,轻松办到这件事情。
叶青凰一听也反应过来,便笑着点头:“好,等舅舅他们回来,就让他们去买地,咱们多买些田庄,分散在各州县也不招人注意,若真遇天真,损害也能分散、减小。”
这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筐里的意思。
第二天早饭后,叶子皓就去找欧阳不忌商量买田庄的事情。
自收到颜家第一批货款后,他们储备在这里的管事就出发继续往陈水州拓铺去了。
明珠阁和云来这些日子虽稳住了自己的生意,但要立刻拓铺还不够钱。
叶子皓就从葡萄酒的利益中也划了钱过去,先盘铺装璜再说,货可以慢慢攒。
而这笔钱,之后会从他们的葡萄酒分成里扣去。
毕竟是北苍的兄长给的铺子,再由叶青凰自己拓展做大,并不是八珍阁生意,本钱和盈利都应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陈飞他们还没从青华州回来,便有几百万两银子也还没到手中,叶子皓用来拓铺的钱,也算是将手头所有都用了出去。
而陈飞他们带着巨额银票也不敢这么往回走。
叶子皓已经派了庄明宇和武明扬带着南华州这边的护卫去接他们,顺便带一批货过去,这样年内就不给青华州补货了。
此时他们已到青华州了,再让盛掌柜派些暗卫护送,毕竟是几百万两,对他们来说是这辈子都不曾见过的巨款,小心谨慎一些并不羞耻。
一场寒雨突出其来连下了三天未歇,天气一下就冷起来了。
清晨在雨声里醒来,叶子皓靠在窗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萧瑟之意,不由叹了口气。
这就是南华州的初冬啊……
幸亏他酿完葡萄酒就张罗着四处买柴,青华州那边的炭都留给了云来客栈,如今他们在这边只能早早去联系炭窑,订下一大批炭。
这个冬天不烧炕和地龙时就烧炭盆,柴和炭都要大量储备,潮湿的天最容易生病,他们要尽量杜绝这个问题。
好在环境好,到也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忙到现在也终于可以休息了。
舅舅他们还在东华州未回,接到他的信就开始用那边所赚寻田买地,计划在府城外买下两座田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