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00
作者:似水如烟 | 分类: | 字数:137.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一十一章 用利益说服别人
紧接着二人又聊到了与太子的合作。
潘松夸耀道:“王爷英明。您主动去找太子,并且表示支持和配合,令太子非常高兴。太子殿下竟然主动邀请王爷入股。如果咱们真入股大明江南集团的话,不仅能够弥补湖广改革的损失,而且还能大赚一笔。咱们楚王府可以说是抢得了先机。兴王过后知道了,还不得气吐血呀。”
楚王朱均鈋也是颇为得意,自己的主动出击,原本只是想博得太子的好感。确保楚王府完好无损。
在朱均鈋的计划当中,等过一阵子太子的大明江南集团到湖广发展,再向太子提出合作事宜。搭上大明江南集团这艘大船。
没有想到太子初次见面,就主动提出入股合作事宜。
楚王朱均鈋分析道:“别看太子仅是一个小孩子。可是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考虑周全、思维缜密的大人一般。他竟然会在顷刻间想到通过入股合作,将楚王府绑在他那一方。舍得下本钱呀。这要是登基继承皇位,那可了不得呀。”
潘松建议道:“王爷。用不用趁热打铁,给太子殿下再送份厚礼。”
“什么厚礼?”
“关于兴王的那件事。”
楚王朱均鈋摆了摆手,说道:“此事不能提。现在咱们还不知道太子对于自己的这位王叔究竟是什么态度?贸然提出的话,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潘松说道:“王爷。兴王那件事只要告诉太子。太子定然是勃然大怒。就是当今皇上听后,那也不会饶了兴王的。”
朱均鈋淡淡一笑,说道:“你不要忘了。兴王可是当今圣上的亲兄弟。当今圣上那是出了名的仁慈。对待旁人都是如此。那对待亲兄弟绝对不会差的。我可以告诉你,就算是咱们告诉了当今圣上,兴王也会是没事的。”
“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咱们手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只是一些间接的证据。就算是有直接证据,也不能把兴王怎么样的。所以这件事,还是算了吧。起码现在不是时候。”
潘松还是有些不死心,说道:“王爷。咱们告诉太子。凭太子的聪明,定然会有所作为的。到时候咱们就坐山观虎斗。卑职觉得,太子绝对能够斗败兴王的。”
楚王朱均鈋摆了摆手,说道:“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要想利用太子对付兴王,还是有些困难的。兴王也不是吃素的。他既然敢这么干,早已经想好了退路。咱们在他手里可是没少吃亏呀。有几次都是稳赢,不还是让他扭转了局势嘛。所以此次,咱们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一击而中。太子能够前来湖广,对咱们绝对是好事。”
潘松见楚王这么说,也只能是作罢。他说道:“太子来湖广,的确是对咱们是好事。可是换个角度,对兴王不也是好事嘛。毕竟这是在兴王的地盘。如果兴王主动邀请太子去安陆的话,那可就坏菜了。”
楚王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太子也不傻。兴王如果这么做的话,就有些太明显了。所以我觉得兴王不会蠢到主动邀请太子去安陆的。”
潘松听了,没有说什么。
楚王朱均鈋有些乏了,打了一个哈欠,最后说道:“太子说大明江南集团的许进过两天会来湖广。到时候咱们与大明江南集团的入股合作事宜,就由你代表咱们王府与许进谈判。你只需要记住一点。按许进的意思来。他们怎么定,咱们怎么执行。”
潘松领命而去。
潘松走后,楚王朱均鈋拍了拍手。
一个蒙面人犹如幽灵般出现在了书房里。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进来的。也许他一直就在书房里。
楚王朱均鈋吩咐道:“这段时间要全力做好太子殿下的安保。有胆敢打太子殿下主意的,格杀勿论。”
那人请示道:“如果是兴王那边的人呢?”
“一样的。杀无赦。”
那人拱手领命后,又是神奇般地消失了。
就好像从未来过。
楚王朱均鈋喃喃道:“看在你主动与本王合作的份上,本王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是死是活,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如果让朱厚照看到楚王朱均鈋在王府的这番操作,定然会目瞪口呆。
楚王朱均鈋主动来访,并提出全力配合,对太子朱厚照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有了楚王的积极配合,湖广武昌府的改革应该能够顺利进行。
其他几位藩王也将会陆续接到朱厚照的亲笔信。
而楚王朱均鈋主动找到太子,并且积极进行配合的消息也会传到各位藩王那里。
朱厚照认为,最佳的结果就是这些藩王能够效仿楚王,也选择配合。
朱厚照之所以当场决定让楚王入股大明江南集团的产业。无非是想让其他藩王知道,选择合作,不仅不会造成利益受损,还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用利益来说服别人,无疑是最佳选择。
当然了,也不排除这些藩王当中会有冥顽不化,拒绝合作的。
如果真遇到这样的藩王,那就只能是来硬的了。
趁着等候其他几位藩王的回信。朱厚照开始着手在武昌府,以及没有藩王的岳州府和德安府进行改革。
武昌府有楚王朱均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朱瓒、汤全等人全力以赴,问题不大。
倒是岳州府和德安府的推行工作,有些难度。
好在朱厚照此次前来湖广平叛,率领了四个卫所。
有了军队的参与,自然会为改革带来保障。
为此,朱厚照将虎贲左卫派往岳州府,配合王承裕进行改革。
府军左卫则被调往德安府,配合李昆进行改革。
朱厚照把林泮留在了武昌府,全权处理武昌府的改革。
许进接到朱厚照的命令,就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来到了武昌。
与他同行的是一支船队,带来了大量的粮食、衣物、食盐等生活必需品。
这也是为了解决湖广的粮食危机。
朝廷的赈灾款和赈灾粮下拨下来,固然有官员层层盘剥,导致流民闹事。
但是仔细想想。即便是没有官员盘剥。足额划拨到百姓手中。那也是远远不够的。只能保证一段时间的口粮而已。
那么多的受灾百姓,一日的口粮那就是很大的数字呀。
灾后重建,绝不是动动嘴,象征性地发点赈灾粮就能完成的。
那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