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终结者
作者:江湖无水 | 分类:历史 | 字数:139.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84章 幽云恩科
时至三月,天气已经初显温热。
幽云之地,也是寒意尽去,百花盛开。
黑山糯米的心情,如同路边的花儿一样,十分灿烂。
当然,黑山糯米已经不叫黑山糯米,他现在已经改名叫黑山。
姓黑名山,身份证明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的。
黑这个姓氏,初本的百家姓中是没有的,最近新出的百家姓里,增加了这个姓。
原因很简单,给草原上的部落找个出身,以为攻略北方时,减少草原上的抵抗。
黑姓,源于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黑氏氏族。
突骑施部也曾经强盛过,对待唐朝时臣时叛,现今在草原上仍然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
当然,到了今天,突骑施部早已经烟消云散,黑山可能是其为数不多的贵族了。
黑山对自己曾经的身份并不在意,他是一个汉家文化脑残粉,唯一的心愿就是彻底成为一个汉人。
所以,他果断改名,与过去划清了界限。
不止是他,幽云之地许多的契丹人、奚人,都改成了汉名。
相比其他人,黑山可以自傲地对别人说,他的姓,在皇帝钦定的百家姓里可以找到,足见其汉家身份的正统。
待明军打到草原时,这样想的人恐怕会有很多。
思虑间,黑山已经到了城中校场外。
门口已经聚集了数千人,各个都翘首以盼,等待大门打开。
今天乃是恩科开试的日子,但凡有些想法的,都会来试试。
恩科啊,千年难遇的。
特别是对黑山来说,更是不容错过。
他的文化确实不错,也只是相对而言,若是和南方一起比试,这辈子大概都没有机会考中。
南方本来就文风鼎盛,全面教育又开始的早,且多学霸,北方的学民真是难以望其项背。
听闻加开恩科,黑山立刻感激涕零。
恩科,只限幽云之百姓参加,不拘汉胡。
这是朝廷一视同仁的态度,也是朝廷对归化异族诚心接纳的表示。
张望中,只见一群军兵簇拥着一个年轻人,往门外走来。
到了门口,胡铨示意开门。
为了保证此次恩科的公平公正,方天定特地派出了都察院的御史们监督考试。
作为参考人数最多的燕京,特别受到重视,因此胡铨亲自盯着这里。
朝廷的恩典,可不能出现纰漏。
黑山出示了考证,军兵检查无误后放行,按照指引,他找到了自己的考桌。
四根竹竿撑着一块油布,地方不过一丈方圆,条件十分简陋。
然而视野开阔,一览无余任何小动作都难以遁形。
加之兵丁来往巡视不断,想作弊的。恐怕不可能。
好在,桌子上已经放了笔墨纸砚,还有茶水点心。
趁着尚未发下考卷,黑山赶紧研磨。
两刻钟后,所有考生全部入场就坐。
申明了考场纪律后,分发考卷。
考试内容很多很杂,大体分为汉学、数学、地理、以及策论。
汉学比较简单,左右不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秦观等人的诗词,还有老子、孔子、孟子、孙子等人的典籍。
对此,黑山表示毫无压力。
数学却有些挠头。
他也去官府开办嗯学堂学习过,加减乘除没大问题,方程就要了老命了。
地理也还好,明国如今的范围,他也都了然于心。
基本上,明国的领土范围在长城以南,大理、吐蕃、西域都是没有的。
各地的风土人情,黑山也有了解,答起来并不吃力。
花了一个时辰答完了三科,黑山看向策论。
策论乃是三选一,题目为“一如何在草原上建立有效的统治?”、“二:如何彻底平定幽云之地百姓的变乱?”、“三:试对朝廷的某项政策发表评论。”
这是大头,占分百分之六十,黑山不得不全神思考。
对朝廷政策发表评论,肯定不能只夸奖不批评,然而黑山觉得,身为汉人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不需要在意那些瑕疵。
所以,这题就没办法答了。
哪怕他把朝廷捧上天,也不能得高分的。
看到第二题,黑山同样为难。
他也想不通,为什么到现在,幽云之地还会不是出现叛乱。
明国税负十分轻微,又是汉家正统,好好过日子不行么?
放弃了这题,也意味着黑山哪怕考中,也不可能留在本地任职。
此次恩科,确实是给幽云地区的福利,然方天定也是想选拔些人才来的。
幽云之地小规模的叛乱隔三差五,和南方官员不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不无关系。
所以,需要选拔一批熟悉地方的官员充实各级衙门。
也不需要他们有多大才能,只要能够搞清楚叛乱原因就好。
黑山看不透这个道理,当然没办法留在当地。
于是,第一题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正好,他少年时是在北方草原长大的,熟知草原情况。
思索清楚,黑山提笔写道:“草原辽阔,引弓之民追逐水草而居,看似游移不定,其实有迹可循。
其命脉,乃是河流,只要控制河流,便可以决定其生死。
是故,我军大举北上,可沿河流,择址建城,禁绝披发左衽之辈用水,其必消亡。
且,游牧者多缺盐,平抑盐价、控制出量,即可限制部落迁徙范围……
部落头领据有利益,不愿归心,当尽杀之,如同牧民生活困苦,可迁徙一部分往流求等地……”
写的很嗨的黑山并未注意到,他的身后已经聚集了一群大员。
胡铨、娄敏中并燕京知府等人,都在他身后观看。
看了一阵,胡铨示意大家撤退,莫要惊动了考生。
如何在北方草原上建立稳固的统治,朝堂已经研究很久了,却一直没有统一的计策。
所以,才有第一题的出现。
黑山的答案,给了娄敏中的极大的启发,颇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
朝堂当然制定了筑城的计划,只是选址一直难以确定,黑山的答案,是非常好的思路。
而且,杀头领,留百姓,也是朝廷的大政方针。
不知不觉中,黑山的答案已经契合了朝廷的方略。
这就很难得了。
离开之前,娄敏中暗暗记下黑山的信息,准备考试完毕后,召来聊一聊。
黑山还不知道,他已经被大佬赏识了,只是埋头写出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