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女主光环
作者:容晗 | 分类:古言 | 字数:58.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八十五章 愚见
叶清漪连忙放下手中东西跪到一旁:“皇上请恕罪。”
“这几日你总是心神不宁,做事也没什么长进,若是你不愿随侍便不用来了。”
皇帝语气虽然非常平淡,但是话里的意思却让叶清漪瞬间冷汗直流。
她“砰”地磕头,语气慌乱:“皇上明鉴,请饶过臣女这一次吧!”
皇帝幽幽地看了叶清漪一眼,面色深沉难辨。
“起来吧。”
听到皇帝这话,叶清漪仍旧高兴不起来,忐忑不安地继续跪在原地不敢动弹:“皇上。”
“这是怎么了,皇上,怎么让这小丫头一直跪着呢,天气渐渐凉了,地上冷,快起来吧。”
若贵妃进来的时候,看见这一幕,双瞳剪水,温婉一笑,莲步轻移走上前,然后将手中一盘糕点放到皇帝面前的案上。
叶清漪还是不敢起来,颤颤巍巍地跪着,头也不敢抬。
最近太过得有些轻松了,都忘记了自己还跟在皇帝身边随侍,君王喜怒无常,所谓伴君如伴虎,她偏偏还敢如此大意。
若贵妃见状微微一笑,也没有继续劝说。
“陛下,这是臣妾今日亲自准备的糕点,都是陛下爱吃的。”
“哦?爱妃倒是有心了,朕许久未曾尝到爱妃的手艺,想念得紧。”
皇帝明显心情大好,面上多出了几分笑容。
“好了,清漪,你先下去吧,朕还有话要同若贵妃说。”
言外之意,有什么事你都别留着了,别打搅了朕和若贵妃你侬我侬。
“……是,臣女告退。”叶清漪心里觉得憋屈,又敢怒不敢言,低着头就退下了。
“皇上,这孩子是哪里招惹皇上不高兴了,她年纪还小,不必同她计较太多。”
若贵妃想了想,还是帮叶清漪说了句好话。
叶清漪虽然和太子沈承煦关系不清不楚,只是若贵妃隐隐记得,在沈修御有难之时,叶清漪也站出来在皇帝面前替沈修御说过话。
闻言,皇帝似乎有些不悦,若贵妃见状微微低头,然后伸手用纤细曼妙的手指捻了一小块桂花糕喂到皇帝嘴边:“陛下,今年的桂花开得甚好,香气宜人,臣妾还做了些桂花酿,伴着这桂花糕,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甜糯的糕点入口即化,淡淡的桂花香顺着舌尖蔓延,清甜可口,皇帝微微阖上眼,面上露出淡淡的享受之色。
“爱妃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让朕甚是怀念呐。”
这糕点入口,皇帝的气也生不起来了,他又吃了几口别的糕点,满意地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陛下,别光吃糕点,这还有新酿的桃花酒,味道虽不及去年的桂花酿,不过也别有一番风味呢。”
若贵妃轻轻把一旁的小玉壶取过来,然后又取了一个小盏,液体缓缓流入其中,清香淡雅的气息瞬间传入呼吸之中。
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越发沉醉。
“爱妃深得朕心,深得朕心啊。”
皇帝迫不及待地端起一杯,先是浅尝了一口,然后一饮而尽。
“爱妃技艺越发精湛,这醇香的气息,入口清冽,回味甘甜,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啊!”
若贵妃掩唇娇羞轻笑一声:“陛下过誉了。”
“诶,”皇帝又饮下一杯,不赞同若贵妃这话,轻轻一摆首,“朕好的就是爱妃这手艺,爱妃不必谦虚。”
“只是不知,陛下刚刚究竟是为了何事所烦恼,臣妾看那丫头平时办事也还算认真,今日怕是做了些什么惹恼了陛下?”
若贵妃又旧话重提说起了方才那个话题,只是这回,皇帝倒不如方才那般生气。
这次皇帝微微一皱眉,没有责怪若贵妃多事的意思,说起了自己心中的疑虑:“叶清漪那小丫头,最近是越发不老实了,在朕的眼皮子底下都敢耍小心眼,胆大妄为得很!”
“她这是做了什么?”
若贵妃状似无意地一问。
“哼。”皇帝一声轻哼,又小饮了一口清酿,这才继续说道,“那丫头心气儿倒是大得很,朕本想着,让她历练些许时日,也许能坐稳太子妃这个位置,可惜,就是不够老实,朕应该要重新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了。”
闻言,若贵妃面上闪过几分若有所思,原来,皇帝是想将叶清漪当做太子妃来培育历练。
思索间,若贵妃的视线不经意间略过了皇帝案上的奏折,目光一顿。
察觉到若贵妃目光所及之处,皇帝也顺着看过去。
“爱妃可有什么建议?”
“黄河水患频发,这样一直靠朝廷的救济金也不是办法,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
皇帝见若贵妃露出为难之色,剑眉微挑,问道。
原来,若贵妃方才正好看到了一封奏折,是来自黄河附近一个受洪涝非常严重的县城县令,跟皇帝哭诉着请求派下赈灾银粮。
“陛下,这些年一直都在下发银钱赈灾,可是为何这样反而没有起到效果呢?陛下有没有想过这一点。”若贵妃沉吟半晌,缓缓开口说道。
这番话引得皇帝陷入了深思之中。
这个问题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每一次报上来的账目都没有问题,追查下去也都是一样的结果。
“不论如何,陛下,要想真正解决洪涝灾害,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根源上解决。臣妾愚见,还请陛下见谅。”
若贵妃轻轻撩了撩耳边的发丝,露出一个典雅大方的浅笑,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
皇帝若有所思地轻轻点点头,似乎在仔细思索着与若贵妃方才的一番对话。
“爱妃所言极是,你们所担心的,又何尝不是朕担心的呢?只是这样的形势下,朕当真是鞭长莫及,管不到下面的人啊。”
皇帝隐晦地开口说道,这些话按理说本不该在后妃面前说出来,只是若贵妃不同于旁人,聪慧过人,方才所提的建议也是正中靶心,令皇帝豁然开朗。
若贵妃不予置评,很多事点到即止,就算皇帝给她面子,一旦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掺和进去,这贵妃之位也保不住自己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