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伴牡丹
作者:尘嚣老宅 | 分类:古言 | 字数:39.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0章 小姐不见了
街上的人很多,这让横穿不太容易。奶娘用自己的阔身板开路,还瞅着车来车往的间隙,才将人小腿短的沈魏紫平安地带了过去。
“榴花娘,我还以为你富贵了就不认我了呢!”柱子他娘一把拉住了奶娘,开玩笑地道。
“什么富贵呀,这话我可不爱听。”奶娘作势拍了她一下,佯怒道,“还不是多亏了主子们仁善,我这苦日子才到了头。”
“行行行,你总是伶牙俐齿的,我说不过你。”柱子娘注意到跟在她身边的沈魏紫,“呦,这多俊的孩子呀,该不会是你家的榴花呃……”
柱子娘指着沈魏紫,话说了一半又觉得吃不准了。
说是小姐吧,没听说哪家小姐不坐车也不带帷帽的,就满大街四处走;说是榴花吧,她明明记得没这么好看呢,皮肤也白得不像话。
虽说大家都说女大十八变,但这眼下这还没长开怎么变呀?柱子娘瞅着直发愣。
被人用手指指着,这辈子还是第一遭呢。沈魏紫笑妗妗地打量着柱子娘,心里寻思着这位又是什么来头,奶娘特意找上这位又打得什么主意。
沈魏紫不是真的九岁,自然能觉察到奶娘在故意跟这位套近乎。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指的可不就是这种情况吗。她倒要看看,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猫腻。
“作死了,你可别用手指着我家小姐!”奶娘赶紧打下她的手。
“沈小姐,对不住了啊,你可大人,不,小人有大量呃……”柱子娘话说了一半就“扑哧”一声笑出来,又作势要打自个儿的巴掌,“瞧瞧我这张嘴,可真不会说话呀!”
“你可别!”奶娘赶紧拦住她。
“这位婶婶说话风趣,我很喜欢。”沈魏紫抿嘴一笑,道。
“果然不愧是状元爷的女儿呀,小小年纪就这么会说话。”柱子娘笑眯了眼,顺着杆子拍起了马屁来,“我说榴花娘呀,你天天伴着这鲜花似的小姐,可不就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吗?”
“话还真被你说着了,我家夫人和小姐都是软和人,能在她们跟前做事儿可不就是福气嘛。”奶娘也顺势自夸起来。反正她要的就是搭上话,这不就搭上了嘛。
她家柱子跟这榴花年纪差不多,要是两家能做成亲家,不但亲事有着落了,说不定还能一起去沈家去做事呢。柱子娘一听这话,心里动了念头。
“你家榴花怎么没来呀?”柱子娘的两眼朝四周溜了溜,没见到榴花的身影,忍不住问道。
“她、她留在老家伺候老夫人呢。”一提到被扣在老夫人跟前的女儿,奶娘就觉得一阵钻心地疼,顿时没了闲聊的劲头。
“伺候老夫人好呀,都说家有一老是一宝……”柱子娘觉得能留下来伺候老夫人的,一定是格外乖巧可人,那颗想替儿子娶回家的心就更火热了。
“我还赶着去抓药呢,回头去你那儿好好聊。对了,你们一家还住在羊舌胡同那儿吧?张成、李茂他们也还住着吧?”奶娘出言打断了柱子娘的话。
“呦,我看着不像是生病的样子呀?你到底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我给介绍个好大夫。前面不远就是承志堂……”柱子娘心里存着要结亲的念头,竭力想表现出关心的样子,揪着奶娘就吧啦吧啦地一通说。
“我是帮主家抓药,得去济世堂。”奶娘嫌弃柱子娘不懂进退,再次出言打断她的话。这些下里巴人就是不识趣,要是换作状元爷的那些朋友呀,只要看见端茶就知道是送客了。
承志堂的药材比较便宜,小老百姓都喜欢去。相比之下济世堂的药材更好一些,所以价格也更贵一些。手头宽裕的人,一般会选择后者。
“你竟然什么都不知道呀?”柱子娘瞪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奶娘。
“什么知不知道的?”奶娘不解地看着她。
“承志堂医死人了,那些举子正在那儿闹呢!”柱子娘抓着奶娘的手,又是吧啦吧啦就是一通诉说。
原来,之前六皇子对皇帝进言,说大堰国土广袤、繁华富庶,但各地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希望国子监能够扩招,好让更多入国子监读书。
皇帝听了龙心大悦,决定开一次特殊的恩科。他颁下圣旨,令各地选送人才进京参加恩科。但凡考中者,就有入国子监学习的资格。
国子监是大堰的最高学府。能进入国子监读书,意味着半只脚跨入了官场。这消息一传出,整个大堰顿时都轰动了。
这些日子,全国各地选送的举子陆续都进京了。这些多人吃喝拉撒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光是城里的客栈,就连寺庙也有人去借住。
这些举子的涌入,也给京城里的普通百姓带来了商机。因为涌入的人太多,客栈早就住满了人,房价也是翻倍地涨。那些出身富贵的举子自然是不在意的,那些手头不宽裕的举子,就打起了赁屋的主意。
这京城百姓只要是家里有空屋,很容易地就租出去了,价格比平时高了不少。就算家里没有空屋的,一家人挤一挤好歹也能挤出一间房来。也有举子看在便宜份上,愿意租一个房间落脚。
当然也有像柱子娘这种住大杂院的,孩子生多了本来就住不够,怎么也不可能挤出一间房来。租屋谋利与他们自然是没份的,不过做点吃食沿街叫卖或帮忙浆洗之类,还是能够赚点小钱的。
柱子娘家里穷,孩子又多,平常也买不起什么好东西,倒是自家酿的酱味道不错,一家老小都捧场。没啥味道的饼上涂上酱后,再卷起来吃,可入味了。
这会儿她手臂上跨着的篮子,就放着一些饼,还有自家做的酱。这要是放在店铺里,得要三文钱一张饼,她这里就二文钱,还送一小勺酱。
既能饱肚,味道也好,价格有便宜,简直像为那些手头紧张的外地举子量身定做的,因此很受欢迎。这几天下来生意还不错,甚至还有了一些熟客。
柱子娘走街串巷地卖饼,也灵了不少世面。
这济世堂医死人、举子上门去闹的事,就是她之前亲眼看到的。不过她还忙着做生意呢,也就听了一嘴,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况也不太知道。
奶娘听她说得那么肯定,心里明白这事儿肯定是真的了。
这济世堂还是她推荐给状元爷呢,谁知这会儿竟医死人了,这要是让状元爷知道她推荐了这么一家医馆抓药……
奶娘本来心里就有鬼,想到这连头皮都快炸了。更要命的是,她一转脸居然发现小姐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