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伴牡丹
作者:尘嚣老宅 | 分类:古言 | 字数:39.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4章 又见余公公
侯爷看见载着小牡丹父女的马车被拦下,赶紧带着一干护卫冲过去救人。本以为是有不长眼的来找麻烦,没想到急吼吼冲过去,才发现拦下马车之人竟然是皇帝身边的余友德公公。
沈鹤翔显然还没回过神来,不明白余公公为什么要拦下马车,只望着余公公发愣呢。
沈魏紫则小脸煞白,明显是被吓到了。
她、她、她认出了这位就是前世三皇子,不,下一任皇帝的心腹余公公。只是与记忆中的人相比,此刻的余公公没有那么白胖。
“这位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余友德余公公。”侯爷冲余公公拱了拱手,介绍道。
与此同时,胡绯石也认出了这位余友德公公。前世他只知道余公公是新皇帝的心腹,却没想到原来这位余公公还是老皇帝的心腹。
与生性单纯的沈魏紫不同,胡绯石好歹也曾做过好几年刑部大牢的牢头,见多了人间至恶,遇到事情本能地就会多想一些。
前世,皇位之争充满了血腥。三皇子登上换位后,更是杀得人人噤声。偏偏这位余公公却能从老皇帝平稳过度到新皇帝的,堪称是一代牛人了。
胡绯石内心充满了疑窦,仗着自己“年纪小”“人还傻”,明火执仗地盯着余公公不放。
傻子看人虽是直愣愣的,目光却是涣散的,这位小少爷却不一样。余公公也在观察着胡绯石。早些年,他也曾经见到过这位传说中的傻少爷。那时,傻少爷的眼神也是涣散的。以余公公的察人之能,自然能看出那时傻少爷是真的傻,可现在——
难道世上真有“死而复生,傻子变聪明”的之事?余公公表面平静,实则内心波澜起伏。
这些天有关侯府小少爷的事,京城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言,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作为一位以成为权宦为目标的力争上游人士,余公公从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的。
皇帝老了,想寻求长生。作为皇帝的心腹,余公公自然要为皇帝分忧了。侯府傻少爷不但死而复生,还因祸得福。若是将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
“陛下请侯爷和沈大人回御书房继续议事。”余公公心中转着念头,脸上却堆满了笑意。
看到余公公的笑脸,沈魏紫又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下意识攥紧了阿爹的衣角。
“还请余公公通融一下,小女……”沈鹤翔爱怜地拍了拍他的乖囡,正想跟余公公协商,能不能想将女儿送回去,却见余公公笑眯眯地道。
“小少爷和小小姐也一起去吧,陛下也惦着两位呢。”余公公擅自决定道。
事实上,皇帝想见胡绯石是真,想见沈魏紫则是虚,只是顺带。毕竟一个是侯府小少爷,一个状元府小小姐,又都是被拐子拐了的,只见一个未免说不过去。
当然了,这沈家小小姐还真是个美人坯子,怪不得拐子要拐她了。
这要再长几年……
余公公盯着沈魏紫,遐想连篇的。
冷不防忽然“汪”的一声,余公公吓得从马上掉了下来。
“公公!”皇帝的心腹公公摔了马,这还了得。手下人七手八脚地搀扶起余公公。
所幸余公公并没有大碍,只是有点崴脚而已。
这次坠马事件的罪魁祸首,还围着胡绯石不停地“汪”呢。
“闭嘴,你这笨狗!”侯爷冲着将军怒喝了一声。
“将军不笨!”胡绯石瞪自家老爹。
“侯爷您不要怪将军,都是我没管好它,呜呜呜……”小豆子抱着将军,冲着余公公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余公公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们将军计较了,呜呜呜……”
听到这话,余公公眼前一黑,气了个倒昂。
胡绯石不说话,只是挡在将军面前。就连余公公的手下要过来,都不让开。
余公公的手下不敢硬闯。
沈魏紫还记得将军的救命之恩,见此情景也跳下了马车,站在胡绯石身边,摆明了要护住将军。只是对上余公公,她终究是害怕的,下意识攥住胡绯石的衣摆,脸色也更白了。
前一刻还攥着自己的衣角,这会儿就攥着野小子的衣角了!沈鹤翔见此情景,心里酸酸的。
“余公公,对不住了,这狗是我儿从小养到大…………”侯爷赔着笑道。
“侯爷客气了,我怎么会跟孩子计较呢。”打狗还得看主人面呢!作为一个力争上游的未来权宦,余公公能屈能伸,暂时受点委屈什么还是可以的。
场面恢复了一团和气。
侯爷很快安排下去,让胡江带人回府报信,自己则带着儿子进宫见驾。
给沈鹤翔赶车的老仆还等在宫门外呢,他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只好托侯府的人一并带信回去,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缓缓地说,千万不能惊吓了夫人。
侯爷骑马载着儿子,沈鹤翔父女坐着车,车里还多了一个崴了脚的余公公,一行人在侍卫的护送下往皇宫而去。
~~我~~是~~分~~隔~~线~~
皇帝此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一方面是坐拥天下、贵不可言,另一面却不得不面对日益衰老的身体,正是对长生之道空前感兴趣的时候。
只是前朝之乱究其根源源于皇帝迷信长生之道,倒行逆施导致民不聊生,最后激起了民变。大堰时至今日,建朝也不满百年,前车之鉴仍历历在目,朝中有识之士对于什么高僧大能也都很警惕。
去年深秋太后寿诞的时候,皇帝也曾请缘源寺的了因大师进宫讲过佛法。缘源寺虽然建寺并不很久,但在京中颇有盛名。了因大师师徒也是有名望的高僧。
日渐衰老的皇帝,对了因大师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不过结果却很失望。了因大师并没有显示什么神通,也没有宣扬什么长生妙法,只讲了一部《妙法莲华经》,给太后请了平安脉,并开了一个食补的方子。
太后很喜欢这不是药的药,说这方子比太医的方子还灵验。吃了一段时间后,不但睡得着了,也吃得下了。她老人家一高兴,就要捐钱给寺里的佛像重塑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