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公主刘相夫
作者:唯妙唯笑 | 分类:古言 | 字数:3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章 天教汝美靖边陲
刘询见相夫竟从屏风内走出,连忙压着声音道:“你怎么出来了,不讲规矩。下去!”
他见相夫眼神自若,并未有离开的意思,一时心里有些慌乱,又厉声补了一句:“朕叫你下去,你是听不见吗?”
相夫低头,从常惠、裴衡等身边穿过,一路走到了台阶前,拜手后跪下。
刘询:“你要做什么?”他又对着常惠道:“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如此不懂规矩!赶紧带走。”
常惠没有去拉相夫,只轻声问道:“郡主,你是有事要禀奏陛下吗?”
相夫再拜首:“启禀陛下,臣女刘相夫乃罪臣楚王后,自幼蒙上圣恩宽恕,受此隆恩,虽令效死。因奉旨封为郡主,承恩数月潜于上林苑。臣女不晓世事,难会圣意,实为汉室蒙羞。今既闻边疆战事将起,臣女虽难行朝臣之义为国效恩,然自幼时作文章,习武艺,略有才姿,又继任汉室楚王血脉。愿为国尽忠,承天恩,靖边陲,臣女恳请陛下恩准,前往乌孙和亲!”
刘询听闻,手上抓了一个砚台便朝殿下扔去。
“混账!”只听得皇帝一声威吼,常惠、丙吉等便跪地不言。只裴衡与萧望之还立于两侧。
裴衡站在一旁,冷冷地笑了一声,挖苦道:“罪臣之女,还想请命和亲,你是不满意郡主之位,还想当公主吗?”她转头看了一眼裴衡,迎来的只是如冰一般寒冷的眼睛。也许他只是在刘询面前做做样子,可那副表情,确实无比的真实。
相夫低着头,她想裴衡应是为了阻止自己才说了这些话,却觉得格外刺耳,心里也有些隐隐作痛。而刘询的震怒和威严,完全失去先前温和的样子,此时她一人在殿上,竟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了保护,只身面对着发怒的皇帝,和冷言相对的将军。
一直没有说话的御史大夫萧望之在旁听了许久,此时见众人情状,略微弯腰叩礼后,道:“相夫郡主也是想为陛下分忧,裴少将此言略有过激。只是那乌孙远在西域,不远万里送去和亲公主,臣以为,不是好策。”他拱手向刘询道:
“自先武帝,我大汉已送了两位和亲公主去乌孙。第一位细君公主柔弱多病,香消玉殒在他国。如今解忧公主嫁了第二任丈夫,乌孙王还想为自己的儿子再娶一位汉公主。臣恐怕他们言而无信。”
常惠正要发话,刘询挥手:“此时今日勿须再提。郡主刘相夫殿前失仪,胡言乱语,想必是尚未痊愈还需静养。来人,将刘相夫带回清凉殿,没有朕的旨意,不许出来,也不许有人探视。”
两名殿前的侍卫上前,左右扶了相夫离殿。丙吉常惠等见刘询脸色难看,便与众人一起退下。
众人离去,刘询坐在殿上,双拳紧捏着。忽然他一把抓了手边的奏折,怒不可遏地皆数扔于殿下。
相夫被带回清凉殿,关进了寝殿,房门还被上了锁。她在门上使劲敲打,想用手掰开锁链,却丝毫没有任何作用。
她敲着门,对着门外的侍卫说:“请大人们开恩,让我见见陛下!”
门外鸦雀无声,相夫求了许久没有回应,只觉得心灰意冷,自己跪坐在了地上。
她想着裴衡冷漠的神情,和冰冷如刀锋的话语,她最害怕的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如今裴衡一定恨透了自己,他一定是觉得,自己是为了权位和荣华富贵,才想着去当和亲公主。
如今她也无法再为自己辩解半句,她与裴衡,也如自己当日说的一般:
各自安好,散了........
相夫蹲坐在地上,难以控制地哭泣着。空荡荡的清凉阁,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殿外也没人再愿意搭理她这个不知好歹,数次冲撞皇帝的罪人。
她哭得天昏地暗,也不知外面的光景,几次来送饭的宫人也被她赶了出去。
如今蹲坐在这清凉阁大殿冰冷的地上,她只觉得自己是人间一个被遗忘的人,没有了保护自己的盔甲,更没有保护身边人的资格了。
不一会儿殿门又开了,她用哭得沙哑的声音说着:“我说了不吃,你们别再送了。”
“你不吃饭,可是要当神仙?”刘询高高的身影落在相夫脚下,她抬头,只见他还是威严肃穆的样子,便噙着泪低头拜道:
“陛下恕罪!”
刘询无言以对,只站着看她。
相夫想着刚才宣室殿裴衡与刘询,之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两个人,突然间的翻脸,像是晴天霹雳一般朝她落了下来。
她想到这里,一时没有忍住,趴在地上伤心地哭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刘询蹲了下来,扶着她站了起来,又将她抱在了怀里。相夫哭得没有力气,只能软软地靠着他,却觉得有了一丝安慰。
刘询一手抱着,一手摸着她的头说:“朕对你如此怜惜,你却为何要这样对朕?”
相夫不敢多说话,只是哭泣还是很难止住,她说:“我不是想当公主。”
刘询笑了出来:“所以你是在因为这个哭了?”他摸摸相夫的头,把她头抬起来看着她说:“那裴衡少将是不想你去和亲受罪,才这样说而已。没想到,平日见那裴衡为人冷淡,大事上也是个有心之人。”
相夫轻轻站直,离开了刘询的怀抱,说:“陛下不生我的气了?”
“怎么可能不生气?”刘询说着,语气倒还是温柔,“你当着朕的丞相、大将的面,说要去和亲?你要朕宣封你为妃子的时候,颜面往哪里搁?”
“我,我不能当你的妃子。”相夫直言。
“为何?”刘询扶住她的肩,“朕对你不好吗?”
“不是。”相夫有些紧张,还是不敢看他的眼睛:“陛下没有合适的公主,眼下汉室里就我一人合适。”
“哼,你是在说笑话吗?大汉江山,难道一个和亲的女子都找不出了?”刘询着急道。
“可是其他女子,一来没有汉室血脉,那乌孙定然不够信服;二来,女子都娇贵,塞外苦寒,除了我之外,又有谁能受得住?”相夫狠下心,想到今日若不说明,之后便也没什么机会了。
刘询听她说着,沉默了许久,终于他还是开口问道:“若你不用去和亲,若那乌孙不想娶汉室公主。你实话告诉朕,你会不会留在宫里,做朕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