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就应该豪横
作者:寒江观雪12 | 分类:历史 | 字数:184.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百四十四章 妙清想借兵
真的痛饮吗?说说而已,浅尝辄止,在这一点上,拓俊京就很聪明,杨浩不提的事情他也不提,酒过三巡,该撤就撤,他知道有些事是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的,姑且不主动,任由杨浩自己把握。
军售这种事情有的时候是不能摆在台面上来说的,从古至今这种事都是私底下的交易,没有明文规定,但不代表不存在。
杨浩吐了口,就证明有眉目,而后只喝酒又闭口不谈,拓俊京也就明白了还如何去做,自然自己要去做个准备。
杨浩对郭大林和李俊的成果还是很满意的,等到拓俊京走后,这才让人拿出了海图来,这海图不光是集合了这个时代航海人留下的海图,也加入了自己对世界地图的一些理解,只不过还没绘制到美洲那边,只是对欧非一带大概的绘制了一番。
指着海图上的一些位置,杨浩缓缓的说道:“你们只要能到达这些地方就可以,给你们一年的时间,太远的地方先不要去,沿途要绘制好海图,航线要标记清楚,包括大海上的一些天气的变化都要做好记录。”
他指的地方并不是很远,甚至还没到达红海那边,只是在印度洋这一圈转转罢了,杨浩很清楚,探索和科研是一样的,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稳步前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打开各个航路,将那些外来的优良作物引进进来就行了。
李俊和柴进将杨浩的话牢牢记住,到是这柴进似乎还有些忧虑:“国公,若是遇到那冥顽不化之辈……”
其实这个问题之前已经说过,只不过柴进在这一方面不如李俊,他不是个杀伐果决的人,又是个小有野心的人,所以说,在杨浩看来,柴进并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哈哈……”杨浩大笑,看了一眼一直静静的在一旁的杨浔:“浔儿,你说呢?”
这杨浔虽不能饮酒,却沉稳的很,大声说道:“父亲曾言,四海诸夷,胆敢称刀兵者,皆斩。”
孩子虽小,神情却十分的坚决,眼神冰冷,带着丝丝的煞气,到是让柴进李俊等人都大为惊叹。
他们却是不知道,这孩子走路还不稳的时候就见过自己的娘杀人,更是跟着那个不着调的爹去灭了西夏,见过如此多的大场面,岂是一般孩子能比的。
“说的好,不愧是我的儿子。”
杨浩很是满意杨浔的表现,过去拉着杨浔的手,转身看向柴进:“现在可明白了吧。”
“宣教,是对那些顺民的,不顺从的,自然不值得去宣教。”
说着再次点向了海图南越一带:“这里的人你们要多上点心,都是一些狡猾之徒,不要被他们的嘴脸蒙蔽了便是。”
这算是做出最后的叮嘱,杨浩十分重视这一次的出航,只要成功,必将是铭记在史册上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继续打造海船,彻底的建立起一支所向无敌的大宋水师才行。
直到很晚,这些人才离开,让春喜儿将杨浔送到方百花那里休息,这个时候吴用才钻了进来,带着一脸的揶揄的笑意,似乎和妙清谈的很满意。
杨浩是有些疲累的,索性靠在那里,很是没有个文雅的样子。
“如何?”
吴用点着头说:“是个有野心的,也是有颇多想法的,卑职和他说了很多,他也阐明了意思,高丽国内,外戚李资谦越发的飞扬跋扈,已经有不少人暗地里不服,只不过是敢怒不敢言,就连高丽王也只能是忍气吞声。”
“呵呵,他到是真什么都敢说了,看来他是很想要得到朝廷的支持啊。”
“是的,国公爷,他的想法是由朝廷支持高丽王,借兵驱逐李资谦,但要由他来指挥。”
“哈?”杨浩眼睛一立:“借我朝的兵马,还要由他来指挥?他是在做梦呢?”
这到真是妙清的原话,在吴用的忽悠之下,他相信了镇国公是有心要帮助高丽王的,也就坦言了自己的想法,借兵而所要指挥权,从他的立场来说,这没错,借用了大宋的兵,若是没有掌控权,这群大宋的兵进了高丽之后……
到那个时候高丽是谁的还不好说了呢。
“呵呵,卑职觉得也是。”吴用也笑了。
“他可曾说要借多少?”
“一万步骑足矣。”
“呵呵。”杨浩再次冷笑:“他到是自信的很,一万步骑就想打赢了李资谦?太想当然了,恐怕他连这个拓俊京都玩不过,他就没提火器的事情?”
“到不曾提及,兴趣是有的,不过卑职以为,他的想法是高丽也没有如此的火器,故而他并不着急此事。”
“嗯,你说的对,这个妙清还是有那么点点的本事的,先敷衍着,这事不用着急敲定,再看吧。”
“卑职明白,到是觉得有点意思,这和尚不好好的钻研佛法,却要想着这些事。”
杨浩笑了,却没有说,在后世还有一群做衣服的鬼佬傻叉操心着宗教歧视的问题呢,只是我不会告诉你罢了。
妙清有见地,有想法,但从来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你要说他是个思想家,到也可以,反正后世上高丽的一些学者是这么认为的,妙清之所以造反,就是一次高丽本土思想和汉文化的对冲,也是进取派和守旧派的一次博弈,只可惜他输了。
第六百四十四章 妙清想借兵
然而,问题来了,你们高丽本土文化?高丽自古有本土文化吗?你们最初的文化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心里没点数?
杨浩要和拓俊京搞军售,这不是为了赚取钱财的打算,更是要他们内乱起来,任何一个封建朝堂里,不管大笑,政权的争夺都是存在的,更何况现在李资谦掌权,内部更乱,他需要高丽乱起来,就算高丽乱不起来,有了这些先进的军备他们会放置不用吗?
打不过大宋不会去欺负倭国吗?反正现在的倭国更特么的乱。
藤原家在杨国公的支持下,从平氏那里抢回了不少的权利,小庆庆回来还说,那藤原花子虽然之前没有成为那倭国天皇的女人,但是回去之后,不知道怎么弄的,藤原家还是把这个女人送进了倭国天皇的被窝里。
当时杨浩就很惊异:“卧槽?那天皇不介意给你刷锅?”
小庆庆明显露出一个对倭国人十分鄙夷的神情:“国公爷啊,您是不知道啊,这倭国人真的是乱的很啊,小的……唉,小的都不忍看啊,太恶心了。”
所以说,陋习是自古有之的。
藤原家的再次崛起,平氏的奋起抵抗,加上有个叫任我行的在那里疯狂的扩张地盘,倭国乱的那叫一个百花齐放,搞不好那倭国的战国时代会提前来临都不一定。
对倭国人,杨浩从来都是不信任的,藤原小次郎的那事,要说没有藤原家的授意,杨浩是万万不信的,这里面必然有些什么,只不过还不到大家撕破脸的时候,反正现在和倭国的通商船依旧往来不断,给这边输送的财货不断就好。
话说回来,是不是个拓俊京提供军售,这是杨浩一句话的事情,但现在妙清提出想要借兵,那就是另一码事了,如果他真的要借兵的话,到还真可以来的将计就计。
不过还是佩服吴用的忽悠本事,硬是忽悠的妙清说出了这样的话来,如果事成,可记首功一件。
再一日,风和日丽,定远号在号炮声中杨帆出海,五十艘大船依次跟随,其场景那是相当的壮观的,更多的人感慨的还是这大船的可怕,杨浩却已经是对这沿海周边小国默哀了,不抵抗还好,要是抵抗的过度的话,李俊可真不是吃素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众人也该启程回转京城了,好在这两日里邢秉懿真的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而且很少露面,这也让杨浩轻松一些。
倒不是说不敢睡了这个女人,而是凭什么?
野心太大的女人是很危险的,或许曾经的邢秉懿不会这样,但是到了太子妃这个程度了,谁不想继续成为皇后?又或是最后成为皇太后的?
遇到这样的女人,杨浩还真的觉得理学也没什么错,就应该管管她们了,一个个太能作了啊。
思维发散开,想到前朝大唐,从那个姓武的老娘们开始,什么李裹儿,什么太平公主的,有哪个消停了?到是最冤的可能就是肥婆了。
风气的遗留问题,两宋时期的女人也没有那么禁锢思想,这或许也是导致理学出现的一个原由?
或许吧,谁特么知道呢。
时迁很快给杨浩送来了关于邢秉懿那些护卫的情报,原本都是禁军出身,太子府的护卫,邢秉懿能让这些人如此忠诚,多是以收买为主,为这些人的家人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对待这些人犹如亲人。
这么一说,杨浩也就明白了,到也没太过在意这件事,只要邢秉懿能消停,比什么都强,至于说你愿意找谁生儿子就找谁去,被来找我就成。
原本打算再停留两日,在这海边当做度个假的,却不想京中一骑快马而来。
“国公爷,速速回京,官家龙驭上宾了……”
卧槽……
赵佶死了?还赶在这么一个时候上?虽然知道赵佶可能活不长了,可听到这个消息,杨浩还是愣住了好长时间。
这消息来的太过突然,导致杨浩都有些手忙脚乱的,官家驾崩了,赵构也接任了,封建王朝,国不可一日无君,哪怕是爹死了,你也得先继位,继位之后才算是名正言顺的可以发号施令。
而一些重臣这个时候都得赶回去,如杨浩这般,原本的计划是乘船回去的,这么看是不行了,只能快马兼程,要不然肯定来不及。
就是没想到邢秉懿坚持要和杨浩一起快马回去,作为太子妃,虽然说并不一定要这样,但她提出了,杨浩就明白,或许这不是为了赵佶之死,而是为了她邢秉懿自己。
一个从未有过戎马生涯的女子,一定要骑马而行,还要求速度,在这些女人中,杨浩本来以为只有方百花能行的,让自己的家眷随后慢行,他也只能是带着邢秉懿和一干护卫先行离开。
说日夜兼程是有些过分的,但是一日里除了少有的几次休息,基本是不停的,让杨浩没想到的是邢秉懿竟然坚持下来了,就是晚上打尖的时候,那走路的姿势实在是难看的很。
看得出来,估摸着两条大腿内侧已经磨的不行了,最麻烦的是这随行的都是大老粗,可没有侍女侍候,见她走路都很难看,杨浩咬了咬牙,只能亲自过去搀扶住。
“太子妃,臣还是给您寻一架马车,就不要如此着急赶路了吧。”
这搀扶也是有个法度的,邢秉懿把握的很好,让人看不出什么,皱着眉头,很是难受的样子:“不行,官家龙驭上宾,殿下……肯定十分难过,我得回去。”
杨浩抿了抿嘴,这个时候你跟老子表现什么你们夫妻情深啊,早特么干啥了?
“呃,太子妃,殿下……已经继位了,当称呼官家了,一些旨意还没下来,您回去了,应该就是皇后了。”
这沿途的客栈不大,房间也不大,到是蛮干净的,将邢秉懿搀扶进了房间:“臣去寻一女子来,帮您……”
“不用。”邢秉懿摆了摆手:“帮我准备一些清水便好,我自己来。”
一起准备好,从房间出来,杨浩都觉得有些佩服这个女人了,是什么让她如此坚持?真的只是为了和赵构的伉俪情深?这个借口明显是不信的,那又是为了什么?为了皇后的位置?没有谁能动摇的吧?
赶路一天,按说会是很累的,其他随从都已经睡下,杨浩反倒是睡不着了,或许是因为太累了,望着窗外漫天的星斗,不禁感慨,赵佶死了,赵构来了,或许又将是一个新的篇章开始了,而这个篇章会书写到什么程度呢?
多少年后,这曾经的弱宋是不是也会被人称为帝国?不过那有如何呢?活得精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