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大宋
作者:掠浮光 | 分类: | 字数:45.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八章 世宗灭佛
柴宗训打量完整个大殿,这寺庙以前应该很鼎盛,光这个大殿就能容纳几百和尚念经,可没想到如今怎么变成了这副摸样。
大殿里还有一堆堆熄灭的灰堆,角落还有干柴,正好便宜了自己。
“这座寺庙与你有莫大的干系。”陈抟老祖扶着胡须跟在柴宗训后面。
柴宗训听后也感到奇怪,不解的问到:“跟我有何关系?我也是第一次来到这寺庙。”
柴宗训被陈抟老祖拉着坐到将士们刚点燃的火堆边上。
“且听贫道娓娓道来。”
“老神棍有什么故事尽管讲来听听,正好现在闲着无事可做。”柴宗训和尖儿、刘公公等人正好坐成一团,辇儿姑娘支起一口大锅,帮大家烧着热汤。
“这就要从你爹周世宗柴荣说起了。”
“话说一日,世宗梦中得到三清托梦,说他死后江山会被他身边的人夺走,世宗问三清可有解法,三清答道:无解。但三清见世宗励精图治,一身浩然正气,也不忍他江山被夺,于是给了他一个补救之法,只要实行,便可让江山再次回到他子嗣手里。”
“什么补救之法?”尖儿听后也大感惊奇,不禁出言问道。
“补救之法便是灭佛。”陈抟老祖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才缓缓说道。
柴宗训一听就感觉这老道是在借三清抹黑佛教呢。“瞎说什么呢,据我所知,父皇灭佛乃是因为佛教暗藏肮脏,各种罪犯、叛党、敌国奸细混在其中,此举正是帮佛门肃清门户。”佛道相争,还真是不放过任何一处抹黑对方的机会啊。
“世宗此举正好也有利于国,正好把他真正目的掩盖下来。”陈抟老祖还是不肯放过一丝机会啊。
柴宗训听后,便想反驳,因为自己觉得父皇灭佛正是形势所迫,而不是什么三清托梦。
柴宗训在经历了陈桥兵变和禅位之后才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自己身处历史之中,所有历史事件一定要在事件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才行,如果只一律的用后世的记载,一定不能认识事情的全貌,甚至是错误的解读历史事件。
柴宗训好好组织了语言才缓缓对大家说:“父皇灭佛原因主要有四。”
“其一:百姓们私自把铜钱销毁,用来铸造佛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商业流通。”
“其二:僧人田产不纳赋税,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税收。”
“其三: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罪犯、叛军、敌国奸细都混入佛门,却行不法之事,污染了造成佛门净地。”
“其四:世道唯艰,连年征战,百姓为了躲避赋税和兵役,大量逃入寺庙剃度出家,但并不真心侍佛。造成国家的赋税和兵源枯竭。”
陈抟老祖听后久久不语。沉默了一会,开口道:“你说的固然没错,在我看来,你父皇毁佛像、减寺庙、禁止私自剃度,不但不是灭佛,反而是帮了佛教一把。”
“本来佛教和我道教争斗上千年,到了世宗时期,佛门早已不是净土,早就沦为藏污纳垢之所,看似强盛,却无得道高僧,衣钵传承迟早出现问题,你父皇的那些举措,正是把那些虔诚的有悟性的僧人筛选出来,使寺庙真正成了清静之所在,僧人得以安心论道。”
陈抟老祖叹了一口气说:“正是此举,反而救了佛门一把。”“否则,这教门便是我道教的了。”
柴宗训听后,莞尔一笑道:“没想到这佛门还因祸得福了。”
刘公公却也在一旁感慨“这寺庙正是那时候衰败的,现在便成了这个样子。”
柴宗训有感而发“佛像并不是佛,而是一冲劝人积极向上的一种信仰。所以信仰虔诚之人,有没有佛像都一样。”
陈抟老祖也抚着胡须表示赞同。“不错,不知殿下对佛教有何看法?”
柴宗训站了起来,在这大雄宝殿散起步来“要我说,任何教派都只是一种信仰而已,信教之人和其他人并无区别,寺庙和其他的建筑并无二致,只不过是供僧人居住罢了。僧人同样要从事生产,和别人交一样的赋税,并不能因为信仰而格外开恩。”
“当然,僧人们能忽悠来信徒的钱财,那就是他的本事了。这佛像,不一定要用铜做,也可以用石膏做嘛,既省钱也省事。”
“用铜钱做货币,却是太沉重了,而且在流通过程中,人们看的不是你的铜钱造的是否精致,而是看你这钱含铜够不够足分量,只要有铜,那制作的假币一样能流通市场。所以一年产出、消耗多少,朝廷并不清楚,不好把控经济总量。”
尖儿听后却跳了起来,不解的问柴宗训:“不用铜钱,那用什么来交易?白银和黄金吗?可是黄白之物却这么少,难道以物易物?”
柴宗训神秘的笑了起来:“用纸。你们信吗?”
“我不信。”朱希亮摇了摇头。
“我也不信。”辇儿姑娘。
“老奴还没想明白,请殿下解惑。”刘公公。
“我有很多纸,我跟你换钱吧。”尖儿姑娘。
柴宗训见大家都不信,这时候交子还没流行,这个概念他们自然不懂,难道自己要做出世界上第一张交子?看来需要自己给他们普及一下才行。
“我问你们,钱是什么?”柴宗训提出问题,还未等大家开口,便自己做了回答“钱是一种索取物品的凭证,我拿了这种凭证,就可以向店家住店,可以买东西,可以接受服务打赏小厮,可以给丫鬟仆人发月例,你们说对不对?”
“对。”众人异口同声回答。
“只要手持这种凭证的人,可以拿这个凭证再去换取相同价值的物品,那么这种凭证大家都会接受,你们说对不对?”
“对。”
柴宗训说:“那么我把这个凭证换一种东西,又有何不可?”
“对。”
“不对。”尖儿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如果换了一种东西,那这种新的凭证从何而来?别人会不会凭空伪造这种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