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大宋
作者:掠浮光 | 分类: | 字数:45.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合作
当着所有人的面,工匠们把模板拆下来,一个石柱子产生了,立在那里。尽管还没有达到混泥土的最大强度,但柴宗训很自信的说:“窦大人,请验证这个石柱的硬度。”
窦仪朝身边军士颔首示意,这名身强体壮的军士便上前一脚蹬在石柱上,结果石柱纹丝不动,反而他的脚有点发麻。
“这……”窦仪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况,自己本想看柴宗训出丑来着,没想到这个水泥柱这么不给面子,居然被踹得丝纹不动“你没吃饭吗?”
那名军士听后双脸一热,居然走远,然后助跑起来一脚蹬在上面,结果“哎哟”一声,摔落在地,确实脚腕被踢骨折了,正双手抱着脚蜷缩在地上哀嚎呢。
“真是没用的东西。”窦仪也觉得脸上无光,又叫两名军士上前脚踹,结果还是一样,除了脚受伤,没能撼动水泥柱分毫。
围观的官吏、百姓议论纷纷:
“这果然跟石头一样啊,才两日功夫,就能立起一个石柱。”
“对呀,像这么大的木料,且不说价钱,光从山里运来洛阳就是不菲的运费。”
“这水泥,真是神灰啊。”
柴宗训见窦仪还不死心,撇着嘴对窦仪说道:“要不窦府尹命人拿铁锤来试下?”
窦仪虽然羞得无地自容,现在已经证明了水泥柱的硬度,如果再拿铁锤去敲,即使能敲碎,足以令水泥扬名了,没想到自己间接又帮柴宗训扬名了。
柴宗训见窦仪不说话,问道:“不知道府尹大人之前说翻修府衙的工程,是否还作数。”
“自然作数,你下午就去府衙商谈此事。”窦仪本就以为这水泥重点在于水,可这石柱硬度还是超出了自己的预估。
“那好,本王优先给府尹大人修建府衙。”柴宗训知道窦仪不是一个坏人,只是和自己阵容不同罢了。
什么是敌?什么是友?什么是我们,什么是他们?柴宗训有自己的理解,所谓利益相同即我们,利益不同即他们。之前自己和窦仪就互相称之为他们的关系,现在自己有必要把他拉拢过来,能否成为我们,就看窦仪上不上道了。
**西京河南府衙门**
窦仪正在三堂接见柴宗训。
柴宗训为窦仪叫苦:“窦大人身为工部尚书,被贬到此处担任府尹,真是不值啊。”
窦仪没好气的说:“还不是拜殿下所赐,如果你今日是来说风凉话的话,就没必要谈下去了。”
“诶,我说的并不是风凉话,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窦大人的苦心,我能理解。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旧的臣子没倒下去,哪有新臣子升官的位置。所以你之前处心积虑的对付我,我也无话可说。但现在我们同在洛阳为官,应该是有相同的利益了吧。”
窦仪对柴宗训并无私人恩怨,除了自己被他气了几回。自己贬官,乃是技不如人,再加上几个猪队友。柴宗训这么说难道是想拉拢自己?现在可是大宋,不是后周,他还能给自己什么?“殿下既然说我们有相同的利益,窦某倒是愿闻其详,这利益在何处。”
柴宗训好不容易引起他的兴趣,肯定要卖力的洗脑,接着说道:“人之一生,有人为利益,有人为权力,有人为美人,有人为名声……如果窦大人跟我合作的话,我保证你名利双收,官位步步高升。”
“怎么个合作法?你现在既非皇帝,也不是宰相,你拿什么来保证?”
“我相信窦大人今日看了水泥的效果,心里必定知道水泥的作用和其中蕴含的价值。修路架桥、建房筑城,水泥用途极广,如果窦大人把此法献给官家,官家能不给你升官?”
“这水泥的配方和工艺在我郑王府中,我们合作一起运作,那不是财源滚滚?而且有了水泥,能大力节省建房和修城的劳役时间和工作强度,研制水泥的名声,足够窦大人留名千古吧?”
窦仪没想到这水泥还有这么大用处,经柴宗训这么一说,自己心中那点疑虑也消散了,看来这水泥是没做手脚,就是能坚如岩石。这郑王打的什么主意?这么重要的东西,会拱手送给自己?肯定有很苛刻的条件,说真的,自己确实心动了,如果郑王把配方和工艺让自己献给赵匡胤,以后那相位必定有自己一席之地。
“说吧,什么条件?想要老夫给你当狗,那是没门。”
柴宗训根据前世审讯嫌犯的经验,知道窦仪心动了。谈条件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比如买东西,谈价钱,意味着其他因素已经排除,价格就是唯一抗性了,只要解决这个问题,基本就成了。比如嫌犯,开始问自己坦白之后能获得哪些从宽处理,代表他心里防线已经松动,这时候不能再跟他说模拟两可的话,应该直接告诉他,坦白的好处,能少判多少年。
“这个水泥乃刘云路发明的,也就是工部刘判官的儿子,奏章由你来写,这刘云路在你的指导下才研制出水泥,你身为新上任的工部尚书,发现并上报此法,必定是大功一件吧?我只需要水泥全面运用到洛阳的各处,窦大人配合我吸引人才到洛阳,然后官府贷款修建房屋供百姓居住,官府收一定年限的租金后再把房子送给他们……”柴宗训把给县衙官吏洗脑的那节课又给窦仪洗了一遍。
窦仪听完也回味良久,然后给柴宗训作了一个揖,缓缓说道:“郑王大公无私,窦某佩服,此等为民之举,本府全力支持。”
柴宗训心里暗喜,有了窦仪的帮助,自己这才好放开手脚去大干一场,看自己的黑科技能给大宋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窦仪写好奏章,快马送给朝廷。
赵匡胤看后,大喜,不过赵匡胤并不相信水泥真有奏章上说的那么神奇,估计就是比黄泥强一点罢了,但总不能打击人家的积极性。没想到自己把窦仪提拔到工部尚书短短几个月,就能发掘贤能工匠,该赏,那个工匠也该赏赐,刘判官教子有方,也该升一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