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翻云覆雨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 分类:历史 | 字数:80.3万

第二百三十八章 经济重心的南移

书名:红楼翻云覆雨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字数:4420 更新时间:2025-02-04 02:16:03

第240章 经济重心的南移

“我按照三叔的意思,把整个项目的前景,都跟大家说了一遍,听是都听了,但就是没有人愿意掏银子跟进。”

整的贾蔷还挺失落。

一度开始怀疑自己。

贾芸满脸微笑安慰道:“没人买账才是正常的,三叔的这个计划,要是能成的话,赚银子肯定是大把的。”

“但要是不成的话,几乎等于白拿银子给三叔使,大家都不糊涂,自然没有人乐意跟进。”

“你就别说风凉话了。”

道理贾蔷也懂,但是事情还是得办好才行。

“具体怎么个章程,你就给出出主意吧,总不能真的一点进展都没有,全都把问题推给三叔。”

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个机会,管着的又是皇家票号这一等一来银子的买卖,贾蔷可不想因为一时的不察,把这么好的位置给弄丢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无论是贾环,还是太上皇,都不可能允许有人尸位素餐。

“三叔要解决的是银子的问题,至于银子从哪儿来的,并没有那么重要。”

“还有,他们要是不愿意入股的话,用票号的一些产业作为担保,是不是可以借出来一些银子,或者干脆就票号把这个银子出了。”

贾芸的脑子还是灵活一些,随口就是几个主意,显然是提前琢磨过的。

估计平时搞工程的时候,没少瞎捉摸,怎么从票号手里弄银子。

“要不还得是芸哥儿你聪明,我怎么就没想到。”

贾蔷恍然大悟,不过戏不太好,一下子就被贾芸给看穿了。

“老实说,到底怎么回事,我可不信你想不到。”

“天天在银子窝里打转,就这么简单的法子,还得专门来问我?”

“你要是不老实交代的话,我可立马就走了。”

看了贾蔷拙劣的表演痕迹,贾芸要是再反应不过来,那可就真成了傻子了。

“别急芸哥儿,听我慢慢跟你解释。”

“三叔不在,除了你我也没个人商量,就算是有主意也不敢当家不是。”

贾蔷说的是实话。

自从贾环南下之后,皇家票号这摊子事儿,就全都托付给了贾蔷。

中间贾蔷倒是找过一次赦老爷,想汇报下工作什么的,也算是给自己找个退路。

没成想直接就被赦老爷给撅回来了。

一点面子都没留,几乎差不多是被扫地出门一样。

也难怪。

赦老爷当时也是满心的不情愿。

贾环陪着太上皇南下也就算了,把家里后宅的人,几乎全都带走了,就是没有带上赦老爷的意思。

也难怪赦老爷闹点小脾气。

不是没主动跟贾环争取过,但贾环肯定不能同意。

下江南这事儿,带女眷还好解释一点。

赦老爷假假也是个朝廷的武勋,级别还不低,贸贸然跟着一块南下,雍治该睡不着觉了。

更何况,江南那地方,还是贾家的老巢。

谁知道底蕴到底有么深厚。

到了地方上,万一搞出点事情来,在江南那地方,天高皇帝远的,直接挟持了太上皇,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得全都抓瞎。

当然这个可能性很低,但是也不得不防。

“所以你就拉着我一块背锅?”

贾芸有点不可思议,在印象里,贾蔷之前不是这样的人。

果然还是江湖历练改变人。

当初的职场小白,才几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老油条了。

要不是亲眼所见,几乎每天都一块打交道,贾芸都不太敢相信。

“之前我听三叔的意思,京城这边的事情,只要咱们兄弟俩商量好了,来不及请示的,可以先执行,后面再解释。”

“他们那帮人,也是给我闹的实在没有办法了,不然的话,我也不能出此下策,芸哥儿你就帮着多担待着点吧。”

主意贾芸已经出了,等于是被上屋抽梯了,再收回也来不及了。

倒不是不乐意共同承担责任,而是有种被身边人算计的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有几分把握?”

既然已经变成了既定事实,索性就只能将错就错下去,以后多长个心眼。

“要是三叔的筹划没有问题的话,我这边也没有问题,说不定将来还能大赚一笔。”

贾蔷已经盘算过了。

眼下这个价格没有愿意投资的话,那就争取发债,把银子借进来。

有皇家票号做担保,也就是三个点的年息,算是很低了。

就这要不是之前贾环嘱咐过,票号里的银根不能轻易乱动,贾蔷还真不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

反正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投资渠道。

除了借给自己,就只能放在银库里吃灰,或者埋在地窖里,不见天日。

肯定不会有增值。

贾蔷都已经给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你不要太乐观,要是没有这些人参与进来的话,就算是有了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的法子,真的就能推广变现吗?”

“还有要是法子不能够一直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的话,他们那些人学了去,会不会赚的更多?”

第二百三十八章 经济重心的南移

技术这种东西,总得有一定的门槛才行。

如果大家都很容易掌握的话,是很难保证,能把研发阶段的费用,给完全冲抵。

有免费的东西,大家干嘛不用。

贾芸也是有感而发。

眼下负责的主要业务,就是在京城搞类似于城中村改造之类的项目。

不同的是,贾芸得从征收到安置,再到重建出售,得一手全都包办。

没有三通,或者五通的地块,直接拿来开发。

业务链条长了,意味着赚银子的途径也就多了。

再加上业务模式简单,稍微了解下,就能搞清楚里面的弯弯绕。

利润丰厚,门槛也低,已经有许多人,开始盯上了这门子买卖。

可惜,全都被顺天府压住了。

没有顺天府的许可,任何人不得在京城地面上,搞房产开发。

就这一条规定,就把所有的其他竞争对手,全都按死在了沙滩上。

这也是当初,贾环为什么要拉着太上皇和雍治一块入伙的原因。

贾芸也是在亲手处置了这些事情之后,才明白贾环当初的苦心。

同样的道理,放在贾蔷这边一样适用。

没有足够的手段,保证利益变现的话,很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那些事情就不是我能管的了。”

贾蔷现在满脑子,就是完成贾环交代的第一阶段任务。

一直没进展,就显得很废物。

至于战略层面的分析,以及策略,贾蔷来不及想那么多。

或者说,压根就没想那么多。

事到如此,贾芸也不好再继续讲太多。

再往下硬说的话,就得罪人了。

反正以后有贾蔷要吃亏的时候,到时候再讲的话,事半功倍。

……

贾环陪着太上皇一路南下。

龙船刚过了淮安,还没到扬州,就接到了林一的信件。

江宁、扬州,还有苏州等地的票号,已经全部谈妥了,人手也已经就位。

只等着贾环人到了之后开门迎客。

下了贾家的大船之后,乘小船来到了太上皇的龙船上。

直接把信件递过去,道:“还得是您老人家的龙威足,咱们人还没到江南,江南的那些人,全都举手投降了。”

之前皇家票号,在江南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场地的问题。

骨干人手,都是从京城调过来的,基本上都属于熟练工了。

开展基本的业务,肯定没问题。

只是皇家票号要在江南一炮打响的话,选址肯定是个重头戏。

江宁,扬州,苏州,这些江南的大城市,核心地段,位置非常好的铺面,几乎全都是江南大族的产业。

人家本身就在江南经营着钱庄票号。

不同的是,只是区域内的自我流通。

为的就是给这些个世家大族提供生意上的便利,顺便再赚点银子。

金融业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主营业务。

核心的收入,还是土地粮食,盐业丝绸什么的。

也难怪。

几十年的产业积累,大部分的银子,都已经集中到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手里。

百姓手里没银子了,搞金融业,还有个屁的搞头。

不赔进去就不错了。

消费这玩意儿,不是说想拉动就能够拉动的起来的。

在普通百姓的心里,有限的收入,必须得有个合理的安排。

一些刚性的开支,总得首先满足。

比如,医疗看病的开支,或者准备用来进行医疗看病的开支。

孩子的教育开支。

已经购买的大件商品,比如房贷,车贷什么的,总得按月还上吧。

不然的话,逾期了,又是更大的麻烦。

有个十分诡异的现象。

按照规定,开发商在卖出房子之后,购房者做贷款的同时,资金并不是直接进了开发商的账户,而是由银行进行监管。

正常来说,只能用来结算工程款之类的项目开支。

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在开发过程中的资金流健康运转。

按照进度拨付,保证最后交房。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账户里的钱,很难不被人盯上,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关于这个问题,有个经典的四问,很有借鉴意义。

第一,你知道预售资金存在哪个银行么?

第二,你知道预售资金有什么提取条件吗?

第三,如果预售资金被违规挪用了,有人会受到处罚吗?

第四,如果预售资金被违规挪用了,能找回来吗?

反正到最后,拿不到房子,还得还房贷。

还不了房贷,就被银行起诉执行,房子作为抵押物,拍买了之后,还不够还债的话,那就意味着额外还得继续还。

就非常坑爹!

房子没了,钱也没了,还得欠银行一屁股债,就很魔幻!

当然,消费这玩意儿,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不然的话,早就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来了。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想背后的东西。

消费税和增值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即使这两个玩意儿,到最后都得由消费者买单。

消费税,顾名思义,是在产品发生消费的时候,才能够产生的税。

也就是说,没有消费,就没有消费税。

简单粗暴一点,可以这么理解。

但是增值税这玩意儿不太一样,征收的过程,发生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看名字也知道,是对产品增值的部分进行征税。

只要有增值,就有增值税产生。

所以,从一开始的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品,只要牵涉到流转交易增值,就能够把增值税收上来。

至于到最后产品有没有销售出去,也就是说,有没有发生消费,对增值税,并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影响。

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反馈调节的机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反馈调节的过程,时间,以及调节程度,都是难以把控和量化的。

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扯远了……

贾环陪着太上皇下江南,最大的作用,就是象征意义十足。

不管是不是为了皇家票号在江南的业务受阻而来,江南的地方官,以及世家大族,都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

不然的话,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这种代价没人能够承担的起。

同时这也是,所有障碍一夜之间全都消失的重要原因。

“他们那些人,就是贱脾气,敬酒不吃吃罚酒。”

“朕之前下江南的时候,温顺的都跟猫一样,没想到这次还能看上这样的热闹。”

之前皇家票号的业务受阻,太上皇倒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皇家的权威,受到了挑衅。

象征的意义很重要。

不然的话,太上皇也不会轻易答应贾环南巡的请求。

还没那么闲……

“依微臣看来,还是朝廷收支不均衡造成的。”

江南这地方,只要没有来自东南沿海的威胁,就是一片乐土。

气候不能说是怡人,但是绝对适合各种作物生长。

再加上靠海靠江,以及发达水系的优势,运输条件不要太便利。

没有闭关锁国,就意味着可以搞外贸。

这可是个大头,南宋就靠着外贸的财政收入,扛住了金和蒙古,一百五十余年的战争。

可以说,和北方比起来,几乎就是天堂。

大秦没有东南的倭患,却有西北的边患,这就有点坑爹了。

再加上北方的物资相对匮乏。

从南方抽调物资,抽调兵丁北上,几乎就是朝廷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