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分类: | 字数:252.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83章 衣冠南渡和江山北望
烟水缥缈,如沙似雾。三寸人间
江南风采,尽在金陵,金陵气象,秦淮画舫。精巧的船只,飘『荡』在缓缓绿水之,两岸灯笼火把,将秦淮河装扮得好似天的银河一般绚烂。
自从今年春天,秦淮河往常热闹了几倍不止,越来越多『操』着北方口音的人豪客,来到了秦淮河。
江南的名士也争相前来拜会,众人聚集在画舫,畅谈天地,切磋采,讨论时事,指点江山,好不热闹。
随便找出几位,都是有名的官员,硕德鸿儒,他们从北方千里跋涉,来投奔江南。其不乏名门高士,有人已经入朝为官,有人还在等着三顾茅庐。
他们诗酒临风,大吐胸不满之意。
“郭荣何许人?不过是一贩茶鼠辈,早年跟随郭雀儿,认贼作父,又反叛故主,窃据原,这样的人,如何能君临天下?”
“你们不知道,原已经被他们糟蹋的不成样子了……毁孔庙,绝道统,拆寺院,熔佛像!什么荒唐事都干得出来!庙里的佛像,那可是从李唐流传下来的宝贝,价值连城,难以估量,实在是国之瑰宝。可郭荣小儿,懂得什么!居然贪图几串铜钱,把佛像给毁了,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发指!”
“毁佛像算什么?他们还肆意增加田赋,把原本一成的田赋,增加到了三成,升斗小民,无以为生,流离失所,那叫一个凄惨可怜啊!”
……
这些北方来的高士,纷纷用夸张的语气,痛陈大周的罪行,从到下,都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每到这时候,有些东南的名士,发出感叹,和他们遥相呼应,赞叹江南的美好。大唐天子,爱惜百姓,看重士人。众正盈朝,国势日盛。
原百姓,翘首以盼,等着圣天子挥军北,吊民伐罪,除掉郭荣,『荡』平大周,恢复盛唐江山……
进入四月份之后,辗转来到金陵的人越来越多了。
五姓七宗的豪门,也先后来到了江南。
卢家、李家、王家、郑家……衣冠南渡,投奔正统!
到了五月份,在金陵的街头,随便扔下一块砖,都能砸死个满口之乎者也的读书人。
在这些人的宣称之下,金陵的士人百姓,越来越相信,原已经变成了一片地狱,他们能生在江南,活在大唐治下,实在是难得的福气。
连吓唬孩子,都说不听话,把你送去原!
被衙役满世界追打的乞丐,停下来喘息的第一句话,是幸好是在金陵,要是在开封,给送去挖煤了!
“韩相公,三天前,陇西李氏的李覃来到了朝廷,拜见了陛下。”说话的人是徐铉。
韩熙载自从书之后,得到了李弘冀血红的批语,他从此闭了嘴巴,一句话不说。可有御史不愿意放过他,趁机弹劾,说韩熙载放『荡』无度,怠慢朝政,要求罢免他的官职。
李弘冀权衡之后,免去了韩熙载勤政殿大学士的位置,尽保留兵部尚书的虚衔,赐假修养,这下子韩熙载彻底无事可做,只能闭门思过了。
昔日的朋友门生都避而远之,唯独徐铉,胆子不小,居然敢来亲自拜会,还谈起了朝廷的情况。
韩熙载微微一笑,“李氏可是高门大户,能主动投奔天子,实在是大唐之福啊!”
徐铉哂笑,“韩相公,你我之间,还用得着皮里阳秋吗?李覃是个草包,大周皇帝罢免了他的官职,我大唐又岂能用他!”
韩熙载略带吃惊,“怎么,徐兄书了?”
“没有书,而是当面质问!”徐铉朗声道:“我问李覃,大周有兵马几何,粮草多少,军士『操』练如何?你猜他怎么回答。”
韩熙载摇头,“我怎么知道!”
“韩相公,你说对了!”
韩熙载大惊,不解其意。
徐铉摇头道:“李覃是不知道!他答不来,只能推说大周天子残暴,纵然有百万雄兵,也不足道哉!”
徐铉忍不住痛骂,“真是好大的口气,一张嘴百万雄兵都不算什么了,是不是靠着他的下嘴皮子,能北定原了?”徐铉的声音越来越高,他用手敲着桌子,气哼哼道:“我没说他什么好话,本来天子想让他担任御史的,被我这么一闹,只是赐给了三百亩田,让他暂时在江南安家。”
韩熙载略微愣了一下,他默默道:“三百亩,也不算多。”
徐铉摇头,“可也不少啊,江南的田本不多,这几年天子陆续赏赐土地,给孔家,给僧人,又给这些南渡的士人,怕是有几十万亩,金陵周围,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了。”
“这些田,都不用缴纳田赋吧?”韩熙载随口问了一句。
徐铉痛苦摇头,“江南虽然富庶,可每年要用巨资养兵,要对外作战,还要养这些人,国库早入不敷出了,现在只能靠着向大户借贷度日,国势艰难,外强干罢了!”徐铉探身,“韩相公,你的那篇奏疏副本我看了,说句心里话,我是真的五体投地。韩相公所言,才是真正应该做的。”
韩熙载摇了摇头,“徐兄,身为臣子,是辅佐天子,进谏忠言。天下无不是的君父,天子不用,必是臣子之言有不对的地方,我这些日子都在闭门思过。”
徐铉瞧了瞧韩熙载,若有所思道:“韩相公,我听得出来,你的话里,其实还有些不满之意。其实天子圣明,如何不知你是一心谋国。奈何有些事情做得,有些事情做不得。”
徐铉起身,负手而立,“江南世家根深蒂固,断然不能学原,如果同样清丈田亩,立刻会天下大『乱』,为了安抚士人之心,陛下不得不忍痛处置老兄,你可千万不要怨恨陛下。”
韩熙载吸了口气,他听出来了,徐铉这是带着命来的!
“徐兄,我怎么敢埋怨天子,只不过不清丈田亩,哪来的财赋可以供应国库开支啊?我实在是忧心这个!”
徐铉点头,“我也有此担心,不过天子睿智,已经想出了绝妙的办法。”
“计将安出?”
“是这样的,以江南为例,自古以来,盛产丝绸,安史之『乱』以后,路丝路断绝,海商船往来,越发绵密。在江南,一匹丝绸不过几贯钱,若是运到大食、波斯等地,值十几贯,几十贯!陛下说了,一亩桑田的产出,是一亩农田的两倍。如果多种桑树,多产丝绸,必然能够增加国库收入,弥补亏空。这是穷则思变的道理!”
“那农田都种了桑树,老百姓吃什么?”
“从外面想办法!”徐铉道:“天子已经准备对荆湖用兵,只要能吞了荆湖,再沿江而,攻入巴蜀,粮食不缺了!”
韩熙载眉头紧皱,对这个天才的想法,他没有半点欣慰,相反,只剩下强烈的怀疑,能行得通吗?
要攻打荆湖,攻打巴蜀,大周几十万雄兵,会坐视不理吗?
以江南的兵力,能有必胜的把握吗?
而且算像李弘冀设想的这样,顺利把这些地方拿下来,有了粮食,那粮价怎么办?桑田农田产出多,可老百姓不能吃桑叶活着,还是要粮食,若粮食提高两倍,甚至更多,老百姓岂不是吃大亏了!
韩熙载的脑筋快速转动,他骤然明白过来。
大周和南唐,都面临着富国强兵的问题。大周选择了一条看起来很艰难的道路,从土地下手,落实均田,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而李弘冀呢,他没有胆子对士绅下手,所以他想走一条捷径。
只是自古以来,捷径是那么好走的吗?
徐铉的确是带着皇命来的,他见韩熙载陷入思索,探身道:“韩相公,当初你谏言先帝,废皇太弟,立皇太子,陛下是念着你的功劳的。你的才能人尽皆知,有目共睹。陛下的意思,是让你负责推行种植桑田,帮着朝廷理财,陛下说了,他视你为股肱之臣,当今世道,郭荣虎视眈眈,我们江南若是错走一步,要国破家亡,君臣真应该和衷共济,一雪前耻才是!”
徐铉咬牙切齿,“我忘不了当初叶华拿酒灌我的耻辱,士可杀不可辱,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韩熙载在心暗暗感叹,怕是这第一步走错了!
他仰起头,“徐兄能来告知这些,我感激不尽,请徐兄放心,我会遵照旨意,为陛下尽心尽力的……只不过,小女年纪也不小了,下个月要成婚,我打算在家里休息一个月,把婚事『操』持完,顺便也避一避风头,然后再主持改种桑田的事情,徐兄意下如何?”
徐铉想了想,笑道:“的确不宜『操』之过急,这样很好!”
韩熙载亲自把徐铉送走,他回到了书房,略微沉『吟』一下,立刻把心腹家丁叫来,吩咐道:“你去把扶摇子请来,我要让他帮忙算算,婚礼的吉日良辰。”
家丁答应,快步离开。
韩熙载沉『吟』了一下,喃喃道:“江南宦游,泡影一场,也不知道能不能安然回归故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