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系统:路人甲只想寿终正寝
作者:蓬州吹取三山去 | 分类: | 字数:11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章 七十年代12
“佩兰回来了。”
“哎,林姐。”
“徐姐回来了。”
“哎,回来了。”
“小徐回来了?”
“苗大妈,刚回来。”
徐佩兰手里拎着两个铁桶,有些纳闷的和众人打着招呼,觉得大家看她的眼神怎么怪里怪气的。
她懵懵的进入西耳房,放下铁桶,问陈安她不在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陈安一五一十的说了。
徐佩兰“哈”的一声笑了出来,“你怎么想到用这个方法整治她的?”
陈安耸耸肩,“她下次要是再乱说话,我就拧她的嘴。”
“行啊,”徐佩兰一脸欣慰,“你厉害起来,妈就放心了。”
陈安站起来瞄了眼铁桶,白花花的奶皮一堆一堆的,“妈,你怎么搞了这么多?”
徐佩兰笑着说:“送奶站的奶皮多着呢,好多人都不喜欢奶皮,沾了奶皮的奶都不要,但是呢,他们把鲜奶放在冷窖里水井里保鲜,不可避免就会产生奶皮,我花钱买,他们求之不得呢!”
陈安点点头,问:“奶皮贵吗?”
“不贵,”徐佩兰摆摆手,“半斤奶皮一角钱。”
“那还行。”陈安道。
徐佩兰站起身,“我得赶紧忙活起来,争取早点给你姑寄过去。”
说完,她提起水桶走了。
沈建华吃饱喝足在被窝里睡觉,听见徐佩兰的动静,坐起身隔着玻璃看,见她在厨房捣鼓也没问,又舒坦的躺下了。
沈晓慧也是自己屋里睡觉,不过是她是哭抽抽了太累了睡过去了。
沈浩然在自己屋里温书写作业,一股霸道的奶香味穿过门窗直往鼻子里钻。
他有些好奇的站起身望了望厨房,又继续坐下写作业。
过了半晌,陈安端着一缸子奶粉过来问他要不要喝,沈浩然天天喝鲜牛奶对奶粉不感兴趣。
倒是引起起了院里其他人的心动。
几个嗑花生的大妈大姨拦住陈安,“你手里拿的什么?”
陈安放低了搪瓷茶缸给她们看。
“是奶粉!”朱春英惊呼。
她当年生下女儿刘明珠,因为奶水少,刘援朝不得不冒险去黑市采购几桶高价奶粉。
苗大妈“哎哟”一声,“这可是高级货!”
对奶粉感兴趣的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问,“这是在哪买的?”
“徐姐一上午都在厨房捣鼓,香味霸道的很,是不是弄奶粉呢?”
“怎么弄得,教教我呗?”
“是啊是啊,教教我们,都一个院里住着。”
陈安微微一笑,“这你们得问我妈。”
“是咯,陈安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苗大妈说道。
众人一窝蜂冲向沈家厨房,敲起门窗呼唤徐佩兰。
一个院里住着,谁家做了肉都能闻得出来,说句不好听的,大声说点话随便放个屁都能传过来。
住大院的人家没有秘密。
徐佩兰捣鼓奶粉,根本瞒不住。
她开启一点门,只说能用鸡蛋换奶粉,而且今天没戏,得等明天,至于怎么做的,对不起,不能说。
奶皮制作成奶粉,必须得用鲜牛奶冷却后产生的油油厚厚的奶皮。
上次徐佩兰用热牛奶剥出来奶皮制作,就很粗糙看起来瑕疵也大。
所以奶皮烘干擀成奶粉很简单,只是摸不到门道的人参悟不透。
眼见讨不着便宜,众人各回各家,嘴里絮叨着,“徐佩兰真抠门,不会做事。”
徐佩兰紧赶慢赶做出两大罐奶粉,连带着一包红枣,到邮局给陈斯年寄了过去。
她用的密封罐是在黑市买的,一个玻璃容器,特殊椭圆扁款青绿色的密封罐。
国营商店有卖的,但需要工业票,徐佩兰有钱没票,只能去黑市转一圈。
现在四九城的黑市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偷偷练摊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关人员抓也抓不过来,再加上政策放松了一点,很多时候都是拿点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了寄东西,徐佩兰还给陈斯年汇了二十块钱过去。
以前是三个月汇十块钱,现在她手头宽裕了,增加到了二十。
陈斯年在乡下开荒,能吃饱就不错了,一年到头见不到活钱,徐佩兰给她汇点钱,也是想让她过得活泛一点。
第二天一大早,徐佩兰收拾完碗筷,提着铁桶风风火火去了送奶站,让他们务必把奶皮都留着。
到了下午四五点,徐佩兰悄悄溜班取走铁桶,回到大院,热火朝天的制作奶粉。
徐佩兰用吃剩的饼干盒装了一罐,放在堂屋,对沈家兄妹说:“浩然,晓慧,这罐奶粉你们谁先吃,就挖几勺到茶缸里用热水泡着喝,要是觉得没味道,再放点你爸爸厂子里发的蜂蜜。”
沈建华笑得开怀,忙说:“浩然,晓慧,快谢谢你徐阿姨。”
“谢谢徐阿姨。”沈浩然的声音小的像蚊子。
“假情假意假好心。”沈晓慧嘟囔了一句,声音更小。
陈安狠狠瞪了她一眼,沈晓慧立时改口,“谢谢徐阿姨。”
虽然奶皮不值钱,但是加工成奶粉,又费时又费力,徐佩兰累的胳膊都酸了。
到了晚上,沈建华哈巴狗似得给徐佩兰揉着胳膊,揉着揉着就变了质。
徐佩兰累了一天,象征性应付了两下,很快结束进入睡眠。
沈建华体会到美妙滋味,舒坦幸福自信满满的睡了。
......
院里第一个拿鸡蛋换奶粉的人是黄爱玲。
徐佩兰很诧异,她以为会是富裕的林秋娟或者是朱春英,没想到是手头紧的黄爱玲。
黄爱玲老家是鲁南的,在四九城没有工作也没有户口,两个孩子也随她的户口。
韩家只有韩国栋一个人有粮食定量和工资,他一个月收入七八十块钱。
听起来是不少,但每个月他要给乡下老妈十块钱,还要给上学的弟妹每人十块钱。
韩家仅着四十多块钱花,还要买高价粮,一向捉襟见肘。
黄爱玲将六枚鸡蛋放在沈家饭桌上,“嫂子,你看这几个鸡蛋能换多少奶粉?”
徐佩兰直接拿了一罐奶粉给她,罐子不大,但黄爱玲震惊了,“嫂子,这也太多了吧!几个鸡蛋不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