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心事有谁知
作者:还在轮下 | 分类: | 字数:6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一回 人生如戏台上演 谁知主角是自己
却说高忠义正在看戏,猛然听到王秋莲头晕厉害回去了,就赶紧让人陪着三十六娘慢慢回来,他自己快马加鞭赶回去了。
谁知他来到秋莲房间外面,秋莲却反锁房门,他进不去。央求了半天之后,秋莲才把房门打开。还没有等到高忠义问话,秋莲就一把拽住高忠义的胳膊,一口咬了上去!
高忠义疼得大叫一声,赶紧推开了她。自己查看胳膊时,早已经是淤青一片了,周边的牙齿印迹还在渗着血印。
高忠义惊讶得看着她,问道:“秋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王秋莲哭着说道:“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高忠义问道:“别着急,有什么事情咱们一起承担。风风雨雨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王秋莲说道:“官人,你什么也不要问了!你陪我去再游一次西湖吧!”
高忠义看到她心情烦躁,就赶紧陪同她一起来到西湖边。王秋莲说道:“官人,我为你再最后一次唱一回秦腔戏吧!”
王秋莲开口唱道: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
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
想当初在峨嵋,一经孤守伴青灯。
叩古磬千年苦修,久向往人世间繁华锦绣。
弃黄冠携青妹,佩剑云游按云头。
现长堤烟桃雨柳,清明天我二人来到杭州。
览不尽人间西湖景色秀,春情荡漾在心头。
与官人真乃是良缘巧凑,谁料想命运跟我作对头。
唱完,已经泪流满面。
高忠义扶着她问道:“你慢慢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秋莲说道:“刚才我看见了一对父女,他们好像是我的夫君和女儿!”
高忠义也大惊失色,于是说道:“那赶紧去看看他们。”
王秋莲说道:“我还没有最终确定,已经派侍女去打听了。
等到王秋莲平静下来之后,高忠义带她回到家里。这时侍女也回来了,她对王秋莲说道:“这对父女是陕西人氏,老者姓李,女子叫玉兰,听说自从陕西被金人占领之后,他们逃到这里逃难来了。”
王秋莲什么也不说,只是埋头痛哭。高忠义劝慰她一阵子后,就说:“你在家里歇息一下。我亲自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这时三十六娘也回来了,她茫然不知所措,只是不断安慰着秋莲。
高忠义带了两个侍从,快马加鞭来到大戏台周边,远远看见那父女两还在原地。
这时正值六月艳阳天,临安城的湿热使得北方人很难受的。高忠义不敢马虎,就耐心等待了一个时辰,等到他们走到一个偏僻阴凉处,就让一个侍从过去和他们搭话。
这个侍从问道:“丈人辛苦了!这里天气炎热,一起去喝杯茶水吧!”
老者看到一个公差人员模样,先是一惊,随后毕恭毕敬地答道:“老拙见过官人!不知有何吩咐?”
侍从说道:“听你口音像西北人氏,如今这里西北人也很多。我们家相公想请丈人将来有机会的话去府上唱戏。”
老者说道:“非常感谢官人照顾。”
侍从趁机何老者攀谈起来,说道:“丈人怎么称呼?哪里人氏呢?”
老者说道:“老拙是陕西人氏,姓李,名叫英布。政和三年(1113年)因为花石纲,被官府抓去在扬州做漕运。可是我们北方人不习水性,结果遇上一次洪水,船舶颠簸得厉害,我就掉到水里去了。好在我的命不该亡,我抱住了一块破船的木板,被洪水冲到了长江下游的镇江口岸附近沙滩上,这才捡得一条性命。”
侍从说道:“那怎么又到了这里呢?”
老者说道:“唉!命苦啊!谁知我刚一爬上岸边,就又被官府抓住,送往淮北从军,到了刘光世的部将郦琼麾下,结果他们只知道逃跑,我就被金人射中了眼睛,掉下山沟把腿也摔折了,最后被他们裹挟着叛逃去了伪齐,这个我还能接受。谁知道他们又投降了金人!金人看到我是个残疾人,因此看管不严,我就逃回陕西长安老家了。谁知道陕西又被朝廷割让给金人了。金人在那里烧杀抢掠,我女儿家也家破人亡了。我只得带着女儿相依为命,到处卖艺谋生。听说我妻也逃难到江南来了,可是杳无音讯啊!”说罢,哭泣起来。
侍从说道:“丈人先歇息一下。我回去禀报相公,如果需要你们的时候,再过来回话。”
话说高忠义听完侍从讲述,连连摇头叹息不已,就回来向王秋莲说了这些情况。王秋莲除了且悲且喜:喜的是她们夫妻子女团圆了;悲的是她与高忠义的情谊又要到头了。
看到高忠义忙前忙后、热忱帮忙,王秋莲感到深深的内疚。就对高忠义说道:“官人,我的命就是这样了。也就随缘吧,这对于你我都是解脱。恰好三十六娘来了,她继续照顾你吧!”说罢,又是泪流满面。
高忠义说道:“现在说这些干什么?你梳妆一下,我现在就带人去接她们父女两。”
高忠义带人来到李英布父女休息之所,那个侍从又赶紧前去打招呼。李英布迎了出来,高忠义赶紧上前,一把抱住李英布说道:“大哥受苦了!我是高忠义啊!”
李英布表情迷茫,怯怯地说道:“啊……哦……”
这时,玉兰认出来了高忠义,就对李英布说道:“父亲,这是高官人啊!就是对咱们家恩重如山的高官人!”
李英布才逐渐回想起来,赶紧过来感谢。可是嘴里“贤弟”两字已经叫不出口,只是说道:“谢谢官人了!”
高忠义对他们父女俩说道:“真是老天有眼啊!我带你们去见一个人!”
李英布说道:“听女儿说,秋莲来到了江南,难道她也在这里吗?”说罢,已经痛哭失声。
高忠义安慰他们一阵,就差人帮助他们带上行李,一路赶往赵郡淑夫人府邸而去。
来到府邸门口,这父女两先是一怔,怯怯地说道:“这是什么地方?”
正说话间,早有人禀报了赵郡淑夫人。赵郡淑夫人赶紧来到门口,看见他们就大声喊道:“可怜的官人啊!我亲爱的玉兰啊!”一家三口团聚拥抱哭泣在一起。
却说高忠义早已经安排人员布置好酒席,给他们父女俩接风洗尘。众人也一再祝贺他们夫妻子女团圆。李英布、玉兰知道了王秋莲的曲折经历之后,又是叹息了好一阵子。
在高忠义和三十六娘的劝说之下,秋莲一家人也就逐渐转悲为喜了。
高忠义又忙前忙后,帮助李英布他们在府邸西边靠近“醉仙楼”的地方,开设了几间商铺。李英布一家人就靠着手艺,做起来了陕西肉夹馍、琼锅糖、凉皮、热米皮等生意来。一家人恩恩爱爱,好生幸福。
却说高忠义看到生活如此离奇荒唐,更加心生厌世之意了。他在自己的府邸跟前,也替三十六娘开了几间门面,可是三十六娘没有什么谋生手艺,也只能收点租金度日去了。
一个多月之后,王秋莲一家人略备薄酒,邀请高忠义、三十六娘前来聚餐,感谢他们的真诚帮助。
三十六娘来到郡淑夫人府邸门前,只见他们一家人早已等候在门口,真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其乐融融,令人羡慕不已。
大家坐定之后,寒暄了一阵,李英布他们说了些千恩万谢的话,三十六娘就说道:“哎呀,姐姐!你看你们现在多么幸福!我和高官人还要羡慕你们呢!”
王秋莲说道:“这都是高官人和你们朋友照顾的结果啊。”
三十六娘对高忠义说道:“唉,看我什么时候有这样的生活呢。”
高忠义知道三十六娘以前虚荣贪冒,奢靡堕落,就故意说道:“这些粗茶淡饭的生活,对你这个大户人家出来的人,怎么能适应呢?”
三十六娘这时并没有多想,顺着就回答说:“唉!看来我以前是理解错了。”
高忠义问道:“此话怎么说?”
三十六娘说道:“以前我认为嫁入权贵人家,就会吃香的喝辣的,享受荣华富贵。谁知道权贵之家也整天提心吊胆得呢!他们争权夺利、倾轧构陷、时常有牢狱之虞。哪里有平常人家舒坦放心,能睡个安稳觉呢。看来平平淡淡才是福气啊!”
王秋莲说道:“我们还担心妹妹是富贵人家出身,受不得这份清苦呢。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挽留你住在这里了。”
高忠义也顺便说道:“如果不嫌弃清贫的话,你就长期住在这里吧。将来有好人家的话你再嫁出去。”
三十六娘听到这里,悲从中来,哭泣着对高忠义说道:“我知道自己人老珠黄,没有人愿意陪伴我了。你也不用担心,陕西回不去了,过几天我就在这里找个道观,就继续回道观去!哪里的黄土还不埋人呢!”说罢抽泣起来。
王秋莲说道:“妹子,你这就不明事理了。我们怎么会是这个意思呢?我们几十年的朋友之情,怎么能不管你呢!何况高官人也是孤苦一人,正需要人照顾呢!”说罢,看了看高忠义。
高忠义对王秋莲说道:“你看我干什么?我年事已高,又老又穷,谁愿意照顾我呢!”
李英布现在也知道了高忠义多年来对王秋莲的照顾,用心用情都深,也就揶揄地说道:“贤弟,这也许就是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王秋莲一下子红了脸,对着李英布骂道:“你说的什么腌臜话!”三十六娘听到这里,也就破涕为笑,高忠义也陪着笑了笑。
李英布继续说道:“说正经的。我们年纪也都不小了,也经不起折腾了。不像年轻人那样什么情啊爱啊的。不如……”
王秋莲又骂道:“你真是个粗人!这种事情怎么能这样说?咱们都是正经人家,婚姻都是要经过纳采、纳吉、纳征、亲迎等程序的。你还没有问妹子答应不答应呢!”
三十六娘听到这里,也就嗔怒着对李英布、王秋莲说道:“哥哥、嫂嫂,谁知道高官人心中还有谁人呢,怎么能容得下一个中年寡妇呢!”众人又是一阵哄笑。高忠义也只能任由他们奚落,也陪着笑了笑。
高忠义看到人生如此无常,命运如此折磨,更加心生闲云野鹤之意。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