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作者:狂人啊Q | 分类: | 字数:65.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1章 上海金融市场
英国对俄国中亚扩张的回应,必然会导致一场阿富汗战争,但比历史大大提前。这算是刘勇强扰动的结果。
此时刘勇强基本上已经能想象英国人的结局,所以大大松了口气。
英国人陷入阿富汗,没有几年时间是抽不开身的。这几年他可以认真处理内政,不受英国这个世界警察的国际政策干涉。
“可以去南洋搞一块流放地了!”
刘勇强对王圆说道。
有八艘铁甲舰,也该学学殖民这个手艺活了。
“明白。”
王圆这批可都是大英帝国留学回来的,时至今日,依然每年向英国派遣100留学生。但跟以前邵武府那批孤儿不一样,现在是闽辽两地招募,层层筛选。因为曾经那批孩子,成材率真的很低。那个不成器的欧朋远都算好的,至少在海军学校任上还算称职。还有一些学生从学校偷跑出去,然后不知所踪的,有染上各种怪习惯招摇撞骗的,不一而足。
但不管是人才还是人渣,从英国人回来的,都对着世界地图流口水,世界太大了,中国太小了。全世界有那么多土地上没有人,中国有这么多人口没有地。但是最好的土地,无不是插着米字旗,让人恨的牙痒痒却无可奈何。
现在英国的麻烦来了,顾不上了,那么就可以试着去找找还没有主人的土地,或者主人不强的土地。
为什么要去南洋,因为那里无人的小岛多,很多都还没发现,运气好碰到一块大的,上面没有人,或者是一群土着,福建那些监狱里关不下的犯人就有去处了。以前往阿拉斯加流放,可是死的太多了,今年送去一船,第二年再去,发现少了一半。哪怕是罪犯,人命也是人命。
为什么不往台湾流放,那是流放吗?现在的台湾比福建本土还富裕。人口少,人均土地多,开发的大茶山,开放的环境,英资修的环岛铁路,英国人攫取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让这个岛屿焕发了经济潜力,这些年从福建迁移过去的人口有两百万之多,直接让人口翻番。但相比福建,依然人少地多,潜力无限。
往东北流放,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是不适应环境,死亡率太高。况且东北的土地,北方人开发起来效率更高,因为气候特征,生活习惯,都是山东、河北一带更适应,人家直接过去,开荒种地很快就能开发出土地的价值,福建人过去还得从头开始学如何种植北方作物。最关键的是,东北跟台湾一样,生活容易,这是流放,是惩罚,不是去度假的。
所以福建一直缺少一块合适的流放地,人流放出去,过去几年能得到一片热带土地,这才是成本最低的开发方式。
可是以前的南洋地区,不是英国的就是荷兰的,而英国人并不希望这里出现变故,跟荷兰人划了界限。荷兰人是英国人默许在那里的,不是谁强就能从荷兰手里夺走,如果那么容易的话,法国人早抢走了。
英国人制定的国际秩序,允许强国获取稍多的利益,但决不允许强国肆意吞并弱国。当然只是对西方世界,对欧洲而言。对于欧洲之外,英国人并不愿意分享利益。贸然去抢荷兰殖民地,等于打破英国人制定的国际秩序。尤其是南洋,跨过南洋那边,可就是印度了,谁碰印度,就是动英国的命根子。谁动谁死,靠近都不行。
现在英国为了防备俄国从北方靠近印度,不惜一头扎进阿富汗。英国可不是不知道这个地方难以征服,因为他们已经试过一次了。第一次从1839年开始,1842年结束,跟第一次鸦片战争同期,相比在大清国这里付出的微乎其微的代价,英国在阿富汗投入三万人,只有一位负伤的军医逃回去汇报情况。
阿富汗这么难打,主要因素还是山地太多,其次才是阿富汗人确实比八旗悍勇一些,原因也是山地太多,山多,生存就不容易,人越穷就越凶,穷凶极恶吗。
这次英国人再次进去,当然是觉得自己又行了,同时也是觉得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一旦俄国人的中亚铁路修通,将在中亚拥有绝对的优势,哈萨克斯坦汗国早就被征服,这几年俄国快速征服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虽然还没灭掉这两个汗国,但已经是俄国的保护国。现在又要往中国修铁路,修到伊犁。往南隔着喀什直接跟英国接壤,唯一中立的区域就只剩下阿富汗一个,英国要抢在俄国动手之前,将阿富汗抓在手里,在印度北方建立缓冲地带。
英国一旦陷入阿富汗,在其他地区的控制力就会减弱,因为不敢再次得罪一个强国。当然这也是一种试探,在大英帝国的势力边缘尝试靠近,如果去打印度,那就是作死了。
这件事一时半会是产生不了什么反应的,只是一步闲棋,刘勇强的注意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内。
越南问题解决之后,越南组织了一个一百多人的使团进北京谢恩,这是李鸿章背后运作的。
这让大清大大长了个脸。
第131章 上海金融市场
慈禧接见了李鸿章。
“给李中堂赐座。”
“谢太后。”
“李中堂劳苦功高。跟哀家说说怎么个事儿。”
李鸿章将如何在谈判桌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法国人明白越南是大清藩属的道理,大大扬了国威,逼法国人低头。
“听说你在福州买炮了?还是法国人的!”
“回太后,臣是想着先礼后兵。先给法国人一点甜头,让他们知道,跟我大清国和睦有好处,跟我大清国作对,就要吃苦果。所以后来那个法国将军被打死,他们就服了!”
“嗯。李中堂这事办的漂亮。”
李鸿章将在福州买法国炮的事情,说成了一种手段,让人颇为信服。但这是基于事情办成了,如果办不成,那就是笑话。当然那时候李鸿章会有另一番说辞,比如这是给法国人使得计策,如果他们不就范,那就不做这笔生意了。
现在事情办成了,什么话都好说。
“就按你说的办,这批炮买法国的吧。给他们赏点好处,别惹急眼了!”
“臣谢恩!”
“李中堂,你再跟哀家说说这铁路是个什么玩意?这洋人怎么见天要给咱大清国修铁路啊!”
“回太后,那铁路可是个好东西,臣这次在福建,专程去坐了一回,别的不说,朝发夕至,日行千里。这要是拿来运兵……”
李鸿章说完不吱声了,因为慈禧的脸色沉了下来。
“哀家乏了。”
“微臣告退。”
李鸿章走后,李莲英借故发问。
“太后。不是说李中堂买的炮是从辽东买的吗?”
“哼。他不跟刘贼买炮,刘贼能帮着他一起谈判?这李鸿章啊,精着呢。”
慈禧心知肚明,那些大炮是法国人在辽东造的,可这事不能提。她知道谁能办事,谁只能喊。头疼也就头疼在这了,堂堂八旗,愣是找不出一个能办事的。崇厚怎么办,样样事都办不好。一个天津教案,惹来了七国舰队,这差一国就是八国联军了,不知怎么的,一想到八国,慈禧就感觉很不舒服,似乎跟她犯冲一样。人李鸿章,这次可不是教案那种小事,可不是死了几十个神父,是法国人开着兵舰,已经打到藩属国去了,李鸿章孤身南下,愣是让法国人认输了。
还让越南国感激戴德,上百人来谢恩,给她大大的长了面子。
李莲英怎么可能不懂这些道理,他只是给慈禧递个话,让太后露点聪明,舒坦一下。明显看得出来,太后因为铁路的事情不太高兴,李鸿章买炮这事能让她高兴。
“小李子,你说洋人要给咱修铁路,是冲着运兵来着?”
“太后恕罪,奴婢不知。”
这铁路已经不是普通玩意了,他是真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敢说。内监不得干政,这是祖训,立了铁牌摆在那里,干政立斩。他虽然得太后恩宠,却很小心,安德海那蠢材,不就是分不清轻重,让丁宝桢砍了脑袋,太后还得咽下这口气,说他办的对。
最近各国公使都在谈铁路的事情,俄国人和英国人最积极。俄国人要修一条从伊犁到北京的铁路,还要修一条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到北京的铁路。英国人要修一条从上海到四川的铁路,还要修一条从上海到西安的铁路。
法国人想修从越南南方到云南的铁路。
就连那个闽贼,都想修一条从辽东直接通往福建的铁路。
修铁路这件事,洋人老早就提过了,但都没有最近这么急。七八年前倒是修过一回,有个英国人在宣武门外擅自铺设了一小段铁路,最后被下令拆了,为此还给人赔了银子。洋人真是野心不死啊!
不过这洋玩意,也就洋务派那些人懂。左宗棠前阵子上奏,要修一条从西安到乌鲁木齐的铁路,因为这样便于运送给养,可保边疆安全,但李鸿章说那东西能拿来运兵……
刘勇强其实并不知道闽辽在活动清廷,要修一条从东北到福建的铁路,他不可能事事躬亲,如果是他,肯定知道这件事办不成。洋务派想修一条电报都不成,因为有人说“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断绝”。指望这群人答应修一条贯穿清朝境内的铁路,是不可能的。
刘勇强更关注的是闽辽内部的铁路网,施里芬非常重视铁路,他一个参谋长,却反复提议修建新的铁路线。
他极为重视铁路的军事用途,他给刘勇强画了一张诱人的蓝图,国家以铁路连通起来,每一张列车表就是精确的行军时间表,每一个营都能精确到登上哪辆列车,驶向哪个战场,哪一辆列出运送弹药,哪一辆列车运输物资……
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铁路必须国有化!”
本就对铁路很感兴趣刘勇强当然支持修铁路,可他的畅想是铁路自负盈亏,国有化会让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目前闽辽财政很健康,每年甚至略有盈余。
“国有化会不会影响效率?”
刘勇强对国企的官僚和低效有很强的抵触。
“当然不会。铁路和邮政部门应该军队的民用部门。既有民用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军队的高效管理!”
刘勇强不太信服这一点,之后找外交部核实,王圆给了明确的答复,德国铁路系统确实是欧洲最高效,准点率最高的铁路系统。主要得益于统一管理,铁路运行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费率和客运价格等等。
这不就是车同轨吗!
刘勇强明白为什么德国人能快速通过铁路动员军队,而法国人不能了。法国铁路掌握在私人、政府、各种协会手里,战时快速征集都做不到。铁路标准甚至都不统一,几十家铁路公司,没有一家公司知道运送一个军需要多少节车厢。
向最先进的学习,后世中国铁路不也不错吗,国有,未必会低效。
唯一的麻烦就是钱了,收购现有铁路,需要不菲的资金。施里芬只会花钱,不会赚钱。
这事得找银行。
“一大笔钱?”
“一大笔钱!”
“我想上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小银行家非常自信,因为他已经统治了上海的金融界,他现在是上海的金融皇帝。
“在上海发债券?”
“是的。我想现在需要一支有信用的债券来让上海重新繁荣起来。”
债券的交易,可以让金融业翻身,刚刚度过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总体来说,上海受到的冲击不算严重,这场危机主要是欧美危机,跟欧美经济联系越紧密受影响越大,危机从维也纳爆发,是一场投机引发的金融业风暴,之后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欧洲国家又收紧了向美国的投资,引爆美国危机。之后蔓延到其他行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从金融危机过渡到工业危机。
其中英国反而是受损最小的,因为上一个增长周期英国是相对增长较慢的,相比德国,最近五年,德国生铁产量从100 万吨增加到200 万吨;钢产量从10万吨,增加到160 万吨。英国虽然也在快速增长,生铁从从459.7 万吨,增加到685 万吨,增长了49%,但相比德国就相形见绌。
增长慢,意味着泡沫少。另外英国的纺织业并没有过剩,他们有庞大的世界市场可以消化产能,让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英国很缓慢。
作为距离欧洲最远的亚洲,受到的波及自然最小,更多是欧洲资本收紧,导致流入上海的资金变少,类似美国,可跟美国相比,上海对欧洲资金的依赖要小得多。
所以一场短暂的金融风暴过后,随着贸易恢复,金融业慢慢度过寒冬,现在继续一口营养丰富的午餐补充能量。
闽辽进行铁路国有化需要的巨额资金,此时就是上海金融业的肥美蛋糕。
科利银行牵头,募集两亿两白银,用于收购哈大铁路和正在修建的哈瑷铁路,同时修建更多新的铁路。有从哈尔滨沿着松花江直通黑龙江三江口的铁路,还有两条新线,一条是福建沿海铁路,从闽浙边界到闽粤边界,连通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还有一条是闽西铁路,同样是闽浙边界到闽粤边界,连通建宁、延平、汀州三府,并有直线直达邵武府。如果可以谈判,计划收回英国手里的福延铁路和法国手里的漳汀铁路,如果无法收购,则平行这两条铁路修建复线。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在福建将形成两横两纵的‘井’字形铁路网,在广阔的辽东将形成十字交叉的铁路干线。完工后,闽辽铁路里程将达到4000公里。
随着这笔债券的上市,同治十三年春天,上海火热了起来。
————
网站上应该已经搜不到本书了。具体原因就不解释了。所有内容已经写完了,加过书架的应该还能看,至于能发到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如果没有发上去,后续内容我会发到qun里。qun号,不方便发,大家可以网上搜作者名,一些盗版的老书比较良心,有号,正版网站一般发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