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秦岭印象

作者:秦岭山下一书生 | 分类: | 字数:29.8万

第1章 秦岭古城古村落

书名:秦岭印象 作者:秦岭山下一书生 字数:4120 更新时间:2024-11-11 01:17:08

秦岭,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山脉,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城和名县。它们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

在秦岭南麓,有一个被遗忘的古城——凤州古城。它隶属于宝鸡市的凤县,历史可追溯至秦初,延续了两千多年。这里曾是秦岭重要的驿站,商业贸易繁荣,到民国时期仍是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银行商铺、大小客栈林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县城搬迁,道路改变,凤州古城逐渐走向衰落,成为了一个行政村。如今,城中还能看到许多明清时期的珍贵古建筑,虽外墙略显破败,但仍透露出沧桑之美。这里的居民多为老人,他们守望着这片古老的家园。据说凤州古城即将被开发成旅游风景区,不知能否恢复往日的辉煌。

商洛市的凤凰古镇也是秦岭的一颗明珠。这座古镇自唐代始建,已有1400多年历史,坐落于柞水县东南部的社川河畔。其建筑格局按照一只飞腾的凤凰建造,夜晚灯火燃起时,从东面山上俯瞰,网状街道犹如展翅的火凤凰。古镇的老街和临街的明清老房是最大特色,东西一千多米长的老街上至今保留着60多座明清民居,前店后厂的格局延续至今。这里的四合院民居基本沿袭徽派建筑风格,展现出南国的玲珑秀美和浓郁风情,也见证了当年工商业的发达。如今,它虽失去了昔日作为重要商贸集镇的作用,但那些记录岁月痕迹的老街、老屋,依然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丹凤县城西15公里处的棣花古镇,历史同样悠久。它曾是“北通秦晋,南连吴楚”的六百里商于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古时因盛产棣棠花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三过棣花曾留下名句。这里文风蔚然,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干净整齐,两边是仿古建筑,青砖、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贾平凹小说《秦腔》的原型实景地清风老街就在于此。

位于紫阳县西北部的焕古镇,因宦姑滩而得名。“陕西好茶在紫阳,紫阳好茶在焕古”,这里是陕南茶乡。古镇绝壁临江、巍峨背山,汉江如丝带绕在小镇腰肢上。古香古色的板石路、石板房,曲折巷弄和造型优雅的吊角楼,构成了独特的风景。这里还是紫阳风味小吃的集结地,小摊茶馆随处可见。

安康市石泉县的熨斗古镇,是川楚古道上的一座古老驿站小镇。其地形似旧时缝纫用的熨斗,故而得名。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巴山层叠绵延,富水河碧波荡漾,现存的古街多是明清时期建筑。这里没有市井的喧嚣,有的只是安详和谐与淳朴,漫步其间,能让人心灵得到宁静与慰藉。

汉中市洋县的华阳古镇,大多是清末民初的前店后居式建筑,内部保留着中国传统结构,房屋多为“口袋式”,门面窄却很深,且有后门通向酉水河,住户们在此洗衣、洗菜,宛如江南水乡。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古城,但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例如,位于陕南旬阳县城以东的蜀河古镇,北依秦岭、南傍巴山,临汉江而携蜀河。它是汉江上游的交通要道,明清时期商贸发达,帆樯林立,有众多外地客商在此定居经商,建立商号、当铺、钱庄等,留下了黄州馆、清真寺等古老建筑,见证了曾经的繁荣。这里的“蜀河八大件”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融合了陕南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

秦岭流域的这些古城,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这些地方,仿佛穿越时空,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领略到千年传承的文化魅力。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秦岭地区的古村落:

1. 洛南鞑子梁石板房古村落:位于陕西省洛南县石坡镇李河村,距离洛南县城约35公里,海拔1000多米。这里的石板房是其独特景观,被誉为“秦岭里原始民居的活化石”。村子里有张家大院、杨家大院、刘家大院和乔家大院4个院落群,共有石板房56座158间,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上世纪70年代时,村子的石板房还都住着人,后来为方便生活,居民陆续搬到山脚下,如今只有一位叫刘长锁的老人仍住在古村落里。

2. 石船沟村:地处秦岭深处的葛牌古镇,是蓝田县最为边远的山村之一,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村子依山而建,绵延数里,形成于清代初期,是安徽省宿松县的齐氏三兄弟和霍邱县张氏的一个大家族因逃荒而相继聚集此地形成的。村落布局受客家文化聚族而居的影响,祠堂作为全村的核心,统领全村的精神空间,且位于村子高处,祠堂中轴正对远处高峰。如今村民们还完整地保留着近360多年的族谱,共24本,历经13代。

3. 老县城村: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乡,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修建于清道光五年,它是佛坪县城前身,现隶属西安周至县。据传老县城最鼎盛时达2万余人,一度热闹繁华、闻名遐迩,后因同治元年流寇盗匪毁城,光绪8年刘英重建古城,民国14年一股太白山悍匪突袭,县治搬迁,县城从此开始落寞。如今原佛坪厅旧城遗址、城门及清代建筑保存完好,佛坪厅故城有建制齐全的厅署衙城,遗址文物蕴藏内容丰富,建筑基址群体集中,建筑风格独特,周边民居以陕南风格为主,城内留存大量精美的碑碣和石雕群。这里四面环山,风光迤俪、民风淳朴。

4. 穆柯寨村:位于临潼区穆寨街道,临潼城区东约38公里处,名列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流传着一代巾帼英雄穆桂英的故事,相传北宋时期,穆柯寨是骊山绿林好汉穆天王及其女儿穆桂英屯兵的地方,至今还留存着穆桂英练兵场、大破天门阵所使用的“降龙神木”,以及一棵传说为穆天王为女儿穆桂英过9岁生日时栽种的“千年皂角树”。如今村子群山环绕、古木参天、林海茫茫,蜿蜒的山路将层叠的绿色田土拥入怀中,偶尔几家农家小院点缀其间,别有一番山水风情古韵。

5. 兰梅塬村:位于西安市周至县竹峪镇,名列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原名文义村,为山西三槐堂王氏支脉迁入所建,历史可确切追溯到1371年,最初叫“烂麦塬”。据记载,王氏后人王韬赴京应试,归来时因错过夏收时间,小麦烂在了地里,他为告诫后辈不要贻误农时,将村名改为“烂麦塬”,后雅称为“兰梅塬”。村中至今留存着许多古建筑,其中明代的王氏宗祠坐东朝西,依次有砖木结构建成的门楼厢房、献殿、祭殿等,是陕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还有清代嘉庆年间修建的古城门楼,高10米左右的城楼由青砖堆砌,楼顶飞檐走兽,青瓦覆盖,城墙门洞上方嵌有“文义古地”石匾。

6. 仁宗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最高峰上,村落立于此处,群山环绕、绿树成荫,自然风光俊秀,2022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第一批西安市传统村落名录。关于其得名,据西汉《三秦记》记载,“骊山巅有始皇祠,不斋戒而往即风雨迷途”,这里所说的始皇指的是华胥、伏羲、女娲三位上古人类始祖,到元代,骆天骧在《类编长安志》中记载“三皇庙又呼人祖庙”,元朝的人祖庙到了今天演化成“仁宗庙”,附近的村子便以这座庙为名。近年来,仁宗村在多方面取得进步,以农业产业为支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农区变产区、田园变公园。

7. 引龙寺村:位于商州区三岔河镇6公里处,辖11个村民小组,共529户1400多人。前不久,商洛市7个村落入选第四批《陕西省传统村落名录》,引龙寺村就是其中之一。清朝乾隆年间,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一波客家人从安徽一带迁徙至此,开荒种田、繁衍生息,已有200余年历史。村子保留的两座祠堂,郑氏祠堂是其中之一,已成为传承和发扬乡俗文化的重要场所。目前,村里还有100多座石板房,多建于20世纪80到90年代,保存最悠久的有100多年历史,此外,还有5棵古树(松树、红豆杉、橡树等)已收录到当地的古树名木中,保留有清朝修建的龙王庙以及文氏家族流传至今的一块题为“壸仪常昭”古匾等,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8. 磨坪村:地处留坝、太白县交界,是留坝县最北的村子,也被称为“汉中北大门”,古时褒斜栈道从这里经过,村子里现在还有栈道遗迹。磨坪村有个名叫“许家山”的村小组更加神秘,在秦岭四面环山的大山深处,藏着这样一座清代古村落,距今大约有100多年历史。清朝同治年间,一群逃难而来的关中人(也有说是来自山西大槐树),选在这处四面环山、山环水绕的地方安家立业,建立了自己的“世外桃源”。这里虽地处陕南,却是北方四合院的布局,还说着“关中话”,有些老人的口音里还带着些关中方言的余味。如今,因为交通不便,许多家的大部分村民已经搬到山下居住,留在村子的只剩下一些老人。

《秦岭古村落赋》

秦岭苍苍,横亘华夏之腹;古村杳杳,深藏岁月之怀。峰岭峻秀,雾绕云遮;林壑幽深,鸟啼猿啸。其间古村,若明珠缀于翠屏,似璞玉匿于幽谷。

观夫村舍,依山而建,就势而居。石径蜿蜒,通连户牖;土墙斑驳,见证沧桑。茅檐低小,燕雀呢喃于其上;木窗陈旧,阳光斑驳于其间。屋宇错落,有鸡鸣犬吠之声;庭院幽深,存花果菜蔬之香。

至若民俗,淳朴古风犹存。岁时祭祀,敬天地而怀先祖;婚丧嫁娶,遵礼节而重人情。老妪纺线,织就温暖岁月;农夫荷锄,耕耘希望田园。山歌悠扬,唱出心中欢乐;故事传奇,传递民间智慧。

且看山水,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游鱼戏于石间;瀑布飞悬,珠玉迸溅,水雾蒙于林表。山峦起伏,翠色欲流,春花灿烂如霞,秋叶斑斓似锦。登高远望,心旷神怡,尘世纷扰皆忘,心灵澄澈如洗。

嗟夫!秦岭古村落,乃自然与人文之结晶,历史与现实之纽带。虽历经风雨,而魅力不减;虽岁月流转,而韵味愈浓。愿其古风长存,神韵永在,为后人留一片心灵栖息之所,一处文化传承之源。

现代诗《秦岭古村落》

在秦岭的褶皱里,

藏着岁月的明珠——古村落。

石径蜿蜒,青苔诉说着过往,

土屋错落,炊烟袅袅向天涯。

老树的枝桠,勾勒着天空的轮廓,

古井的水波,倒映着星辰的寂寞。

那扇旧木门,吱呀一声轻响,

仿佛打开了一段沉睡的时光。

古村落的故事,像一首悠扬的歌,

在山风里传唱,在岁月中穿梭。

每一片青瓦,都承载着风雨的记忆,

每一块石头,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秦岭的怀抱,温暖着这一方宁静,

古村落的灵魂,永远不会凋零。

七言律诗《秦岭古村落》

秦岭深中隐古村,石墙黛瓦古风存。

柴门半掩迎朝日,竹径通幽接暮云。

犬吠鸡鸣烟火里,田耕牧唱岁时勤。

桃源胜境今犹在,静守流年远世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