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作者:喜欢秦岭虎的萧旺 | 分类: | 字数:54.1万

第85章 同意重修《氏族志》

书名: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作者:喜欢秦岭虎的萧旺 字数:3072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7:35

其他门阀士族的官员都收到了李二的邀请前去御书房议事,却唯独没有博陵崔氏派系的官员。

就连崔家二爷也孤零零得站在原地,没有宫人上前。

有崔家官员忍不住拉着一名宫人,沉声询问道。

“可有遗漏了什么人?为何没有我崔氏官员?”

听到问话,宫人摇摇头道。

“奴才不知。’

“奴才只是按照陛下的吩咐,来邀请王大人的.......”

说完,宫人就转身离开了。

很显然,这些宫人都负责邀请不同的官员,并且也都已经传达到位了。

似乎本就没有他们崔家..

崔氏官员此刻都傻眼了,一个个面面相觑,心中有些不安。

猜测李二此举,到底是遗漏了,还是故意敲打他们?

身旁那些门阀士族的官员在离开之后,也都同情得看了崔家官员一眼。

之前还说好的共进共退,此刻就出现了彼此离心的情况。

只有当大家的利益都受损的时候,他们才会联合在一起。

倘若只是某一家的利益受损,事不关己的话,那些门阀士族就会选择沉默。

几乎每个士族派系或多或少都有一个代表人物受到邀请,前往御书房。

等官员们都散去之后,只余下崔家官员还站在原地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这是为何?”

“陛下单独遗漏了我们博陵崔氏?”

“莫非是陛下忘记了?”

“这怎么可能。清河崔氏都在受邀行列,怎么会忘记我们博陵崔氏?”

“这.......陛下是要敲打我们?可我们近日没犯错啊。”

“该不会.......陛下还在为之前的事情怀恨在心吧?”

崔家官员们忍不住猜测,心里的不安感愈发强烈了。

在琉璃拍卖会开始之前,他们就一直在谨防着李二的报复。

因为琉璃拍卖会受到邀请,对李二感恩戴德,就遗忘了之前的刺杀事件。

此刻回想起来,崔家官员们都觉得李二是打算对他们下手了.......

想到这,不少崔家官员恐惧得浑身颤抖,连自己如何走出皇宫的都不知道。

另一边,各个门阀士族的官员代表都来到了御书房里。

“微臣参见陛下。”

众人行礼,李二则是不在意得摆摆手,显得十分随意,也没有在朝堂上的那般严肃。

“都免了吧。”

“将你们大家召集过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重修《氏族志》的事情.......”

一句话,立刻就把轻松的氛围变得凝重。

那些士族官员们都愣住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李二连客套话都省了,直接开门见山。

等他们回过神来,立刻便要开口阻止,提出异议.......

只是还没等那些士族官员们说什么,李二便掏出一个小本让宫人递上去,随后解释道。

“这是《氏族志》重修的范本,你们先互相传阅一下。”

听到这话,在场的士族官员们彻底傻眼了。

一个个面面相觑,似乎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李二竟然连重修《氏族志》的范本都已经拟好了,这确定是在跟他们商量?

这分明就是心意已决啊。

足以看出李二跟魏征绝对是一伙的,否则的话,魏征刚刚在朝堂上提起重修《氏族志》,这才刚下朝,李二手里就有了修撰的模板,哪有那么快的速度?

众人看向李二的眼神就都发生了变化。

最先接过范本的是太原王氏的官员,他原本还是一脸愤懑,想着看看李二将他的家族排挤到什么位置,待会非要坚决反对不可。

当王氏官员摊开范本看了一眼之后,整个人就愣住了。

似乎怀疑自己看错了,王氏官员还特地揉了揉眼睛,再次定睛看去,下一刻,脸上的表情就很精彩了.......自有《氏族志》以来,历朝历代都有经过修改,按照当时各个门阀士族的声望地位进行排序.......

太原王氏与博陵崔氏之间可以说是旗鼓相当,都有互相靠前过,最新的一份《氏族志》上,太原王氏虽然仍旧是顶尖门阀士族,却排在博陵崔氏之后。

这件事让太原王氏族人耿耿于怀,一直都想着找机会超过博陵崔氏。

此刻王氏官员看到手中范本上的排名,太原王氏往前挪动了一位,心中的喜悦感油然而生。

别看这小小的一个排名,却是太原王氏几代祖辈辛苦奋斗的结果。

在《氏族志》上前几名的都是云端之上顶尖门阀士族,这已经是最大的荣耀了。

王氏官员原本要说的那些反对的话,到了嘴边又都给咽了回去。

倘若这本新的《氏族志》按照这份范本发布推广的话,也未尝不可?

王氏官员的心中萌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其余士族官员见王氏官员的脸色不断变化,还以为是被气得,就都开始担忧起自己家族的排名了.......

有官员开始催促传阅,王氏官员这才回过神来,依依不舍得将手中的范本递给身旁的官员。

荥阳郑氏官员接过范本心不在焉得看了一眼,同样怔住了。

太原王氏的排名往前挪动了一位,而他们荥阳郑氏的排名也同样挪动了一位。

这让荥阳郑氏官员激动不已,原先生出的那些不满都一扫而空。

此刻郑氏官员恨不得手里的这份不是范本,而是最新的《氏族志》,那他就可以开怀大笑了。

前一刻郑氏官员还是坚决反对重修《氏族志》的一员,此刻他已经在盘算着要如何弄死反对的那些士族了.......

凡是阻碍他们荥阳郑氏扬名的都是敌人。

郑氏官员没有多停留,便将手中的《氏族志》范本继续传阅下去。

赵郡李氏跟范阳卢氏以及清河崔氏三家在范本上的排名跟之前相同,虽然没有变动,但三家士族的官员都觉得很满意。

毕竟是排在陇西李氏之后的三家顶尖士族,往前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了,能够保持原样就是最好的结果。

在重修《氏族志》这件事情上,他们的内心也受到了动摇。

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重修的《氏族志》里,他们家族还能否保持现在的位置,而重修一次《氏族志》,少说也会间隔十数年甚至数百年以上.......

若是这一次排上了,就能够让他们各自的家族再多辉煌数十年,这笔买卖不亏。

这份《氏族志》范本也传阅到了在场其他士族官员的手中,众人在看到各自家族的排名或多或少都有提升之后,心情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

众人之前听到李二决定要重修《氏族志》的时候,可是满腔愤懑,但是此刻,心中的郁闷跟不满都一扫而空,有的只是欢喜跟期待。

对于眼前这份《氏族志》范本,他们是非常乐意接受的。

许多门阀士族在时代演变中消亡,都没来得及在《氏族志》上消除,所以在重新修撰之后,一些靠后的门阀时候排名,才会出现多个排名的跨越。。

至于博陵崔氏,在这份范本里的排名直接掉出了五姓七望的行列,跟一些中等规模的门阀士族排列在一起。

在场的士族官员们虽然也都注意到了,但是都没有人提起。

包括此前还跟崔家士族官员约定好的联名上书,反对重修《氏族志》的承诺,也都被抛却脑后了。

看到眼前这些士族官员的神色变化,李二就知道这件事成功了一半。

心里也暗自松了口气,庆幸是听从了太子李承乾的建议,拉拢士族打压士族。

要是一开始就将全部士族都进行打压的话,必然会引起反弹。

等《氏族志》的范本重新回到李二手中的时候,李二看着眼前的士族官员,沉声说道。

“朕打算按照这份范本重修《氏族志》、各位爱卿可有什么看法?”

“不碍事,有想法可以说,要是不同意的话,朕也绝不会强求.......”

迎上李二投来的目光,士族官员们迟疑了一下,便都纷纷点头应承。

“微臣赞同魏大人的提议,重修《氏族志》。”

“微臣也同意重修《氏族志》。”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在场的士族官员一致同意重修《氏族志》的决定。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有利于家族利益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博陵崔氏受到了打压,但是跟他们家族又有什么关系呢?

向来都与博陵崔氏有竞争的太原王氏,十分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甚至不介意踩上一脚。

听到士族官员们的附议声,李二面上依旧表现得从容淡定,实际上内心早已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