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亨通之脱贫攻坚
作者:吕哞 | 分类: | 字数:146.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6章 蒙阳之行
这个阳光明媚的周六,对于李晓阳而言,这次蒙阳之行就像一场寻常的归乡之旅,自在惬意,周身都透着熟悉的放松感。可对马旭静来说,意义却截然不同,这是她作为准儿媳妇第一次正式去见李晓阳的父母,内心满是忐忑,一路上反复在脑海中演练见面时的场景,想着该如何表现才得体。而远在蒙阳的李明德夫妇,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将此事视为家中头等大事,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有丝毫疏忽,满心期待着未来儿媳的到来。
自从知晓周末李晓阳要带着马旭静回蒙阳县,李明德和邹银凤就开启了紧张的筹备。他们甚至把大哥和小弟都召集过来,一起投身到准备工作中。众人先是在老宅里仔细打扫,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扬起的灰尘见证着他们的忙碌。接着,为了让老宅更整洁舒适,他们花了大力气把老旧的木头门窗全部换成了崭新的铝合金门窗,在阳光的照耀下,铝合金门窗闪闪发光。随后,又购置了地砖,齐心协力将原本的泥土地院子铺成了平整干净的地砖院子,每一块地砖都铺设得整整齐齐。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老式旱厕改造成了冲水厕所,安装了崭新的坐便器,极大地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最后,他们将所有的墙体进行粉刷喷涂,原本斑驳的墙面变得洁白如新。经过这番精心改造,整个老宅焕然一新,仿佛也在期待着新成员的到来。
周六一大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李明德弟兄三个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大哥在院子里熟练地搬挪着桌椅板凳,准备摆放整齐;李明德则在一旁协助,时不时给出一些摆放的建议;小弟年轻力壮,一趟趟地搬运着各种物品,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邹银凤的妯娌三人也都赶来帮忙,她们在厨房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洗刷锅灶的动作麻利,发出 “唰唰” 的声响;刷盘子的将盘子擦得锃亮,摆放得整整齐齐;择菜的手指翻飞,不一会儿就择好了一大盆青菜。就连李晓阳的奶奶也精神抖擞地过来坐镇指挥,她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神中透着威严和慈爱,时不时叮嘱几句,让大家做事更有条理。一家人欢天喜地,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院子里,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周围听到动静的左邻右舍也纷纷过来看热闹,大家脸上都带着好奇和喜悦的笑容。有的邻居热情地加入帮忙的队伍,有的则在一旁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分享着自己当年见儿媳的趣事,整个村子都因为这场即将到来的会面变得热闹非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就到了上午 11 点半。李奶奶早已经坐不住了,她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眼神时不时望向村口的方向,满心焦急。终于,她忍不住多次催促邹银凤给孙子李晓阳打电话。好在李晓阳和马旭静起得早,出门也早,一路都畅通无阻。经过六个小时的奔波,李晓阳驾驶的汽车缓缓驶入了蒙阳县的李家庄村,扬起的尘土仿佛也在诉说着一路的期待。
当李晓阳的车子缓缓停到家门口时,母亲邹银凤早已在门口望眼欲穿,她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辆缓缓驶来的车上,眼中满是期待与欢喜。从得知儿子要带准儿媳回家的那一刻起,她的心就一直悬着,如今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马旭静透过车窗,看到眼前热闹非凡的场景,整个人都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想到,李晓阳家里竟聚集了这么多人,院子里熙熙攘攘,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这热闹程度远超她的想象,并非她有社交恐惧症,而是这样热烈的场面实在让她有些猝不及防。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坐在车里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李晓阳察觉到了马旭静的犹豫,看着她紧张得不敢下车,便率先打开车门走了下去。他绕过车身,打开后备箱,还没等他动手,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弟小妹,像李晓丽、李晓飞、李晓雅、李军、李子桐等小朋友们,就如同欢快的小鹿一般飞奔过来。他们叽叽喳喳,兴奋地将后备箱里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嘴里还念叨着:“肯定是给我们带的好吃的!” 李晓阳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轻轻关上后备箱,又快步走到副驾驶旁,小心翼翼地拉开了车门,温柔地伸出手,将马旭静搀扶了下来。
马旭静一下车,便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毕竟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虽然眼前的阵仗出乎她的意料,但她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她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李晓阳拉着她的手,缓缓往家里走去。一路上,马旭静就像一台忙碌的 “点头机”,不断地向所有见到的人点头打招呼。每一个点头,每一个微笑,都展现出她的礼貌与得体。
刚走到院子里,李奶奶就再也坐不住了。她早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来,脚步略显蹒跚却又充满急切。看到马旭静的那一刻,李奶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她快步上前,一把拉住马旭静的手,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着,嘴里不停地赞叹道:“哎呀,真是个俊闺女呀!瞧瞧这模样,多招人喜欢!” 这突如其来的夸赞,让马旭静的脸颊瞬间泛起了红晕,像熟透的苹果一般可爱。
此时,午饭已经准备就绪。众人簇拥着马旭静和李晓阳,热热闹闹地走向餐桌。按照以往的惯例,长辈们会坐一桌,年轻人则坐在另一桌。然而,今天马旭静是第一次登门的准儿媳,身份特殊。大家一致决定,将她和李晓阳按在了李奶奶身旁。马旭静入座后,举止优雅,落落大方。她与长辈们交谈时,言语谦逊有礼;与孩子们互动时,亲切和蔼。她的一举一动,都完美地展现出她的修养和家教,不仅征服了李家所有的长辈,也让李家的年轻孩子们对她好感倍增。
午饭期间,大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气氛融洽而热烈。饭后,李晓阳的大娘婶子们纷纷起身,主动帮忙收拾餐桌。马旭静看到这一幕,也连忙起身想要帮忙。可她刚一行动,就被李奶奶一把拉住了。李奶奶紧紧握着她的手,语气坚决地说道:“孩子,你第一次上门,可是贵客,哪能让你动手呢!来,陪奶奶好好说说话。” 李母邹银凤也在一旁附和着:“是啊,第一次来就当客人,千万别客气。” 面对长辈们的热情阻拦,马旭静无奈之下,只好重新坐下,陪着李奶奶聊起天来。她耐心地倾听着李奶奶讲述着李晓阳小时候的趣事,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祖孙三人的交谈声回荡在温馨的屋子里 。
马旭静和李奶奶坐在一起,两人之间确实没有太多共同话题。毕竟年龄和生活背景的差异摆在那儿,可既然被李奶奶热情地拉着聊天,李奶奶也只能尽力开启话题。她微微眯起眼睛,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关切地问道:“闺女,你父母身体咋样啊?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不?家里种地不?工作顺不顺利呀?” 李奶奶的语速不紧不慢,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怀。
马旭静礼貌地挺直腰背,嘴角挂着微笑,耐心地一一作答。她回答时,眼神专注,语气轻柔,生怕自己哪里表现得不够好。可当这些常规问题回答完后,空气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李奶奶一时也想不出还能问些什么,只是满脸慈爱地看着马旭静,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啊,好啊。” 这简单的重复,让马旭静感到一丝尴尬,她下意识地用手捋了捋耳边的头发,眼神也有些飘忽,不知道该看向哪里。
好在这时,长辈们手脚麻利地将锅碗瓢盆收拾干净,随后摆上了热气腾腾的茶水。大家重新围坐在一起,桌上还放着瓜子糖果。他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随意地唠着家常,气氛一下子又热闹了起来,这才成功化解了马旭静的尴尬。
就在这时,一群小孩像小炮弹似的围了过来,他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好奇,七嘴八舌地嚷着:“哥哥姐姐,快给我们讲讲你们的恋爱故事吧!” 听到这话,李晓阳的脸瞬间红到了耳根,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羞涩。大人们也跟着起哄,脸上带着八卦的笑容,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马旭静虽然对这种场面有些不太适应,但她毕竟见过诸多世面,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她心里清楚,有些事情躲是躲不过去的,与其让大家胡乱猜测,不如自己大大方方地讲出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于是,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从头到尾讲述她和李晓阳的恋爱过程。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讲述时条理清晰,那些恋爱中的点点滴滴,在她的描述下变得生动有趣。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发出阵阵惊叹,时而又被逗得哈哈大笑。
在聊天过程中,当李奶奶问及马旭静家中老人的情况时,李晓阳才知道马旭静的奶奶已经去世,不过爷爷还健在,而且爷爷曾经担任过西山县的县委书记。听到这个消息,李晓阳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为什么马旭静的家族如此兴旺发达,也更能理解为什么马家有那么多人投身从政之路。
一帮人听了恋爱故事,又吃了瓜子糖果,喝了茶水,心满意足之后才渐渐散去。李德阳敏锐地察觉到李晓阳和马旭静满脸的疲惫,他心里明白,两人一大早便从冀省驱车来到蒙阳,这一路六个小时的车程,舟车劳顿肯定累坏了。于是,他喊住还想继续聊天的邹银凤,说道:“让晓阳带着旭静去休息吧,他们肯定累坏了。”
李晓阳和马旭静确实疲惫不堪。李晓阳更是精疲力竭,毕竟一路开车的他承受着巨大的精力消耗。一进卧室,他便毫无形象地一头扑到床上,瞬间进入了梦乡。而马旭静虽然也累得不行,但她还是有些拘谨,不敢就这样直接睡去。她轻轻坐在床边的沙发上,身体微微后仰,慢慢闭上眼睛,在疲惫中迷糊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