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古代带村民搞共同富裕
作者:长乐石仙 | 分类: | 字数:34.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章 进县城
王小帅咽下嘴里的食物说道:“我们暂时有一个好的开局,只是本钱太弱,还是得急需找到收入来源才好。”
“明天我打算和大山一起去趟县城。一是咱们成立这个商号得去官府要个凭证,二是顺便看看县城什么货物畅销。
这几日家里就要拜托不二爷和大春叔了,按计划进行就是。”王小帅很诚恳地向二位班子成员说道。
“这是大事,必须得去。”王不二回道。
“对对对。”王大春附和着。
武水河上。
一乌篷小舟顺水而流。
“希望接下来的路也如这流水一样顺畅。”王小帅与王大山并肩站在船头。
王大山接道:“肯定会的,我相信你!”
王小帅转头笑笑:“你哪来的底气,这么肯定?”
“自从上次叫你起床后,我都快不认识你了。你脑瓜子这么好,挣钱这么厉害。”王大山感叹。
舟行一天,傍晚时分,从码头上岸,到达县城。
抬头望去,城墙高度五米左右,城门额头雕刻西渡二字。
果然,自己就是自西向东渡武水而来,县城这名字够贴切。
此时进城的人络绎不绝,城门口兵丁若无其事站岗,也不怎么盘问进城的人。
毕竟大乾天下,承平不久,无天灾人祸,开国之初暂且太平。
天色已晚,两人先找地方住下。
第二日一早,向店小二问清去路,就直奔县衙。
县衙签发房文书,一中年文吏。
待问清王小帅成立的商号名称及经营事由,很快签好文书递出。
王小帅接过文书的同时,手里5钱散碎银子不动声色到了文书手里。
凭多年接触银钱练就的手感,对比只是治下村里的商号都这么上道,立马笑纳。
王小帅看着大红的官印,展开文书略略吹干墨迹,端详了一阵后,立马鞠躬道谢。
“小哥客气了,祝您财源广进。”文吏也是展现基层该有的服务态度。
事情办妥了,得去街上转转。
西渡街上,县衙门前往东,繁华的一条街。
道路两边三层楼房商铺林立,招牌各有特色,横幅的,竖条的,迎风招展。
行人如织穿梭挑选物品,流动小贩卖糖葫芦的,沿街地摊卖各种杂货的。
王小帅和王大山两人一路走一路看,寻常百姓用品居多。
达官贵人用品几乎都是在店铺,胭脂水粉,布匹绸缎,粮油米面,南北干货,茶楼酒肆等。
一条街走到头,渐渐冷清,转头到另一条街,人又多了起来。
看见一招牌挂个茶,刚好累了,两人进去喝口茶,想着顺便从茶楼听点什么消息。
后世影视剧里重要消息都是在茶楼听来的。
干了两个时辰的茶水,肚子喝饱了都没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唉,还是地方太小啊,哪有那么的新闻。
中午就吃两碗面,随便对付一下了。
下午就寻着牙行而去。
“劳烦打听一下,想在此地租个房子,有无合适的介绍?”王小帅直接问道。
牙人回复:“您想租什么地段的,要多大的房子?”
“就是县衙东边那条街上,房子要临街,前面能做生意,后面能住人,不用太大,小一点也可以。”王小帅将需求说与牙人听。
“那有两套,大一点的是两间门脸,月租三两银子,地段么,离中心稍远一点。
小一点的是单间门脸,月租二两银子,地段略好。带您过去看看?”牙人小心询问王小帅。
“走,看看,带路。”王小帅坚定地看着牙人。
看过两个门脸,心里有数了,选择三两银子月租的那套。签了一年的租赁契约,交了押金,拿到钥匙。
直到大山看着钥匙在手,在王小帅的催促下打开大门,这回仔细扫视了一圈屋子。
还看得过去,贵就贵一点,小县城开大店,才显得有实力。
“小帅,租个门脸卖什么呢?"大山忍不住了,看王小帅有点小钱就乱花。
“那可多了。咱们村里的特产就够了。”王小帅信心满满。
“既然是商号,自然是什么挣钱卖什么咯。但现阶段主要解决村里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村里人自己都吃不饱,有啥能卖的?”大山忍不住皱眉说道。
“不不不,思路要打开。你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正是别人稀缺的东西。有了产品,就能卖,就能经营,你就是老板了。”王小帅信心十足地开导王大山。
“啊!我没想过。”
“以后你要多想想。人生在世,都离不开一个卖字。
卖你的想法,卖你的货物,你什么都没有,就帮有货物的人去卖。
这样,你这一生不大富大贵,也至少能衣食无忧。”王小帅向大山兜售起对销售的认知。
“好的,我尽量吧。”王大山口头答应着。
王小帅也没指望说说就把人说会的,始终相信身教大于言传,跟着看吧。
“我们得先买辆牛车。来时空手顺流而下一天足够,回去山路弯弯曲曲至少得两天才行。”王小帅说完往前面走去。
王大山赶紧把门锁上,然后小跑追上王小帅。
“小牛6两银子,目前还在长身体,不能太过负重。老牛8两银子,能正常使用两年,两年后不能负重了。”卖牛的贩子对王小帅说。
“为啥没有壮年的牛呢?”王小帅疑惑问道。
“壮牛,耕田、运输都是一把好手,怎么舍得带出去卖了。”卖牛的倒是很直接。
“好吧,那我选这头小牛。”王小帅说完指着那头角还没长长的牛。
小牛似乎知道有人在挑选它,对着王小帅眨了眨眼睛,“哞”了一声。
牵着牛车在县城转了一圈,天快黑时回到刚租的店里,简单打扫了一下屋子,拿出来刚买的包子,俩人凑合吃一顿晚餐,也算是乔迁新居庆祝了。
出来的第三天一大早,俩人锁好门,带着干粮和水,赶着牛车回王家村。
一路上道路弯曲,上坡下坡,还好有牛车,光靠双腿自己走,不知道得走到什么时候。
虽然牛没有专门买粮食,但好歹这个季节最不缺的就是青草。
一路走一路歇,也没怎么负重,牛也走得相对轻松,一路还有新鲜的草料可吃。
只见那牛舌在外一卷,长着锯齿的茅草整齐断掉,被卷进舌头里里吃得正欢,对牛来说也是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