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

作者:渔歌海韵 | 分类: | 字数:88万

第131章 享受冬日的悠闲(一)

书名: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 作者:渔歌海韵 字数:4386 更新时间:2025-02-13 01:48:24

时间过得飞快,敖海源他们回来已经一个多礼拜了。

海钓社的7个人也都回来了。

陈杰豪是第一个,回来的比敖海源一家子还早,这会儿正在徐长清的店里忙个不停。

小应是和珉哥珉嫂一起回来的,每天在俱乐部里忙东忙西的。

白朋是回来就去了船厂那边儿,据说已经开始装机实验了。

刘浩民、熊思民、张莹和董博君则是前后脚回来的,回来之后也都各自投入到之前的研究课题当中去了。

正月十五刚刚过去,北方又下了一场雪。

“哎,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啊!老话还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白天的时候就开始阴,到了晚上,就开始稀稀拉拉的飘雪花。

然后风力开始逐渐加大。

“你听听这呼呼的风声,不知道的还以为闹猪八戒呢!”

透过窗户,能够看到由最初的小雪星变成了雪花,从飘飘落落变成了横冲直撞。

坐在窗前喝着热茶,敖海源刷起了抖音和微信群。

“看看,看看,这是今天白天的收获!”

微信群里有人发了几张照片。

照片中几条大鲈躺在水泥地上,虽然数量不多,就三四条。

但是尺寸够大,每条都至少过了半米。

在这个无鱼可钓的冬天,给人的冲击更加惹眼。

“又来显,这是哪个钓点钓的?”

“钓点坐标,埠西海鲜市场。”

“切,这个钓费肯定很贵吧!”

群里的一群人调侃着发视频的钓友。

但是很明显,众人的调侃有些惹恼了他。

几段视频唰唰的发到群里,这个钓友又发了几段语音。

“你们啊,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反正我今天是过了瘾了。你们就窝被窝里刷手机,看着我过瘾吧!”

视频是固定机位拍摄的,视频中一个男人奋力的往回收着线,一边收一边兴奋的大喊大叫。

另外一段视频则是运动相机拍摄的,从中鱼到收鱼上岸,记录的完完整整。

“不是,老张,这是真的啊?”

“你今天自己去吃独食了?”

“我说今天给他发信息没回呢?原来自己偷着去嗨了?”

“哎哎,老张,快说说,今天去的哪儿?咋钓的?”

“对对,老张快说,绝亏待不了你!”

一群人又是一连串的发问。

“唉……就你们几个啊,我说钓的你们又说是买的,现在又相信是真的钓的。唉……”

“这钓点你们没看出来啊?小麦岛公园啊!”

“不过我不建议你们去。”

一听老张不建议大家去,群里又炸开锅了!

“为啥?”

“里面有故事啊?”

……

“你们快别胡说八道了,听我说……”

一番解释下来,大家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儿。

小麦岛算的上是市区里难得的好钓点,几乎全岛可以作钓。

有高手针对小麦岛总结了结构较好,出鱼较多的几个点。

老张就是其中一个。

小麦岛与陆地连接的大坝西侧水深可以作钓,有黄鱼黑头鲈鱼。灯塔位置适合打海杆串钩,有黄鱼黑头石九公沙板,观景台处也是适合打海杆,路亚作钓建议环岛边走边钓。

“今天我这个位置出鱼,但是挂!挂底厉害,我准备了十套钓组,开始连切带挂损失了9套,最后一套临了也没保住,我才回的家!”

“别说废话,直接说钓组和用的什么饵!”

“钓底!活虾!”

“啊,这不就结了嘛!”

“走啊,明天有谁去?”

“明天?明天还不知道还下不下雪呢!”

“别说下雪,下刀子也去!”

一群人在群里吆三喝四的组织开了。

“老敖,你去不去?”

其中有一个熟一点儿的艾特了敖海源。

“额……”

看到信息,敖海源先是怔了一下。

他平时倒是在群里聊天发鱼获照片,但是很少和这些人一起出钓,更多的是和自己圈子里的那些人一起出去玩儿。

“不会麻烦吗?”

说实话,这些日子没鱼可钓,敖海源也有点儿闲的坐不住了。

“麻烦个啥!大家一起玩儿呗,还能相互有个照应!”

“行!那就一起!”

就当休闲散心了!

打定主意,敖海源就去装备间准备起了明天的渔具。

既然是钓底,大克数的铅坠肯定是少不了的。

75克的飞镖坠敖海源找出来了10个。

正翻着铅坠的时候,敖海源突然看到了十几个大孔的通心坠。

“好么,要是不翻腾,我都忘了还有这东西呢!”

这几个坠子,是以前和王海华他们相约去水库打鲢鳙时候买的。

因为那时候不得法,钓组搭配的也不对,结果就是鱼没钓到几条,装备买了不少。

后来一直扔在工具箱的最底层,这次要是不翻铅坠,恐怕这几个坠子能待到老敖走!

看着这十来个大孔通心坠,敖海源的心思又开始活泛了起来。

第131章 享受冬日的悠闲(一)

钓鲢鳙一般是三种钓法,手竿悬坠、手竿或抛竿的弹簧饵托、还有就是经典的远投水怪。

远投水怪钓组属于典型的悬浮底钓,有口必中!

“老张今天挂底还中那么多的大个体海鲈,说明钓点周围障碍物多,有吃的鱼才会聚集在这里觅食。而海鲈大部分时候又基本在中下层活动。他挂底应该说基本上都是因为钩子挂在了石头上或者其他的障碍物上。”

“如果钩子能离底,还能处在海鲈的觅食水层,应该就可以解决挂底丢钩的问题了。”

“嗯,应该可以!”

想到这里,敖海源立刻就把所有的陶瓷孔通心坠找了出来。

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主线通过通心坠,穿一颗海钓太空豆,再穿过大浮力的自立浮漂,再穿过一颗海钓太空豆,为了钩子能够准确抵达钓棚位置,敖海源又给钩子上端夹了一颗10克左右的夹铅。

这就是一个改版的海钓鲢鳙钓组,只不过现在是用来钓海鲈。

80克的陶瓷孔通心坠也能抛很远了,那些40克的就没必要带了。

竿子轮子带2套就够了,4.2米的DIY战斗矶,刚中带柔,6000的轮子储线够多。

干就完了!

“老爸,明天你又要去钓鱼?”

敖慕之钻到书房装备间看到老爹在鼓捣渔具。

“对啊,明天跟别人一起去探探路,如果效果好咱再一起去一次。”

“那好吧!”

既然得到承诺了,敖慕之也就不缠着敖海源了。

这个季节活虾不是买不到,而是质量参差不一。

珉哥手里现在肯定没有活虾,但是小涛家里肯定会有。

给小涛打了个电话,果然,这小子家里的池子里还有不少的活虾。

“我说你小子手里还存这么多虾干嘛?”

“春节一过,鳕鱼海鲈狂口,这季节不储备点儿抓一波儿富贵,岂不成了傻子!”

“行行行,你聪明!明天给我挑一些个体小一些的,给我算便宜点儿,我要2斤。”

“别人45一斤,给你40一斤!”

敖海源听到报价也没跟他废话,直接给他转了80块钱过去。

“打氧要活,死一个我跟你没完!”

转天一早5点半,这会儿天还是乌漆嘛黑的。

雪还在稀稀拉拉的下,但是看劲头应该到早上就会停了的。

昨晚城市的市容部门就启动了清雪的预案,主干道路已经被清雪车清的七七八八了,但是开起车来还是要小心一点儿,走路现在都会滑倒。

雪在鲁迅的眼中,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在郁达夫看来,是“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老舍先生则认为,下雪嘛,还是下点小雪最妙。

背着钓具和装备,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车前,把东西都放到后备箱中。

“吭吭吭吭……”

四个轮子在雪地里压着雪缓慢的前行,敖海源就挂着2挡慢慢的蹭到主路上之后,才敢挂到4档。

一路泥泞的开到小涛家,拿上活虾,又慢慢的蹭到小麦岛公园,已经快7点了。

“真费劲,平时半小时的路,这会儿开了居然有一个半小时。也是够了!”

下车的时候,旁边车下来的一个人嘟嘟囔囔的。

“咦,这不是崔大哥吗?”

敖海源一看来人就乐了。

钓友来了一个了!

“哦,小敖啊!你来的也够早的啊!今天想咋搞啊?”

崔大哥下车之后就开始卸东西。

“今天就是休闲,过过瘾就得,憋了快一个月了,手都痒死了!”

“你小子,每次都说休闲,结果每次都是大鱼不断,说说呗,有啥秘诀啊?”

崔大哥一边整理着竿子,一边跟敖海源搭着话。

“秘诀啊,多动脑子呗,情况不对立刻变化,变则通!”

秘诀能告诉你们?不能够,说出去你们也不信,不过你们蹭我窝子倒是有可能!

敖海源和崔大哥来的算早的,等他俩带着东西往公园里走的时候,后边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人了。

敖海源背着竿包提着钓箱,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最里边走去。

“咋滴?你还要往里走啊?”

崔大哥的东西也不少,装了一个露营车。

“我往里面灯塔那里去抛几竿,一会儿这边估计人多,抛竿受影响。”

“那行,我不走了,你自己去那边儿小心些。千万别下去,咱是娱乐,不是玩儿命。”

崔大哥好心的嘱咐一句敖海源,就原地留下开始支竿子了。

说是去灯塔区,其实敖海源是奔着东南角的钢铁海洋腐蚀研究所去的。

那里的水更深一些,结构也更复杂。

最重要的是,它有一条向海里延伸出的T型码头。

坐这里钓鱼,安全又舒服!

“咣咣咣!老刘头儿!”

敖海源把大铁门砸的是咣咣响。

从门卫室出来一个披着绿色军大衣的老头儿。

“sei啊?好么样儿的大早上就砸门!”

老刘头出来一看就乐了。

“哎呦,介不小敖儿嘛!嫩么的,从天津过年回来了介似。”

老刘头儿当然也是天津人,工作的时候就分来了,在这里安家落户,退休了也闲不住,又返聘回来看大门儿,平时没事儿了也去甩两竿儿,不图多少鱼,就图一乐儿!

“哎,回来了回来了。给,介似从家给你带的过年礼!”

“好么,还想着我了,我看看介都似个嘛呀!”

老刘头接过透明塑料盒和一个纸包的瓶子。

“嘿,好么,介好东西啊,介玩玩儿好哎,杨村糕干,直沽大高粱!不错不错。谢谢了啊!”

老刘头三大爱好,吃!喝!钓!

“哎,我那屋冰箱里还一只新买的烧鸡,中午整两口儿?”

“不了,我还得开车呢,谁跟你似的,天天猫这儿待着不招家,你就不怕我刘大妈跳广场舞找别的老头儿?”

“嘿,介叫嘛话呢,介不别人都回家过年了嘛,咱爷们儿又似老党员,咱不得发挥余光余热嘛!”

“啊得得得,您老啊,今天就窝着欣赏雪景发挥光和热,我啊,里面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带来的冰凉!”

穿过三层小楼,过了蓝色铁桥就是码头了。

说是码头,其实只能停几条小玻璃钢艇。

因为昨晚强烈海风的关系,码头上的雪并没有想象中的厚。

把东西放下后,敖海源又返回去找老刘头儿拿了一把扫把,给周边好好的扫了一遍,没有大量的积雪露出水泥地面才算完。

敖海源可不想脚下一滑掉下去,要知道,这里水位最高的时候,码头地面距海面也有个两三米的距离。

三角架一支,敖海源开始组装钓竿。

这里满潮时候的水位在5米左右,敖海源看了看潮汐表,今天白天是一涨一落,现在正好是5分潮。

钓棚深度么,就设定到了一米半的位置。

活虾挂头不伤脑,事半功倍钓的好。

嗖~嗖~

两根竿子一左一右相继打下水,从岸上往下看,两个鲜红色的浮漂在冬日的海中格外显眼。

虽然今天的风力比昨夜小了很多,但是随着太阳的升起,白雪反射的阳光更加的刺眼。

戴上偏光镜,敖海源支起了老丈人那里拿来的导演椅,美滋滋的倒了一杯热红茶。

“哎,我也享受一把冬日的悠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