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作者:卿卿是婕妤 | 分类: | 字数:89.1万

第266章 韩尚书回京

书名: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作者:卿卿是婕妤 字数:2298 更新时间:2025-02-05 01:49:14

礼部左侍郎是聪明的,准确的猜中了太子的想法。

于是,在韩尚书抵京的前一日,左侍郎前往东宫求见太子。

目的,只有一个!

劝太子不要出城迎接!

太子不允,左侍郎便在东宫的大厅内长跪不起。

最后,无奈的太子做出了让步!

这是个犟种!

太子在心中悄悄的骂上一句。

“殿下,下官口渴难耐,能否讨杯茶喝?”

见太子不悦,已达成目的的左侍郎便想着要缓和一下气氛。

刚才太监奉上的香茗,已被口干舌燥的左侍郎牛饮。

“侍郎马上就要变成尚书,还想蹭东宫的茶喝?”太子瞪了左侍郎一眼。

不过嘴上虽然这么说,太子还是冲身后的金畅挥了挥手。

左侍郎听后,猛的抬头看向太子,满脸的难以置信。

太子冲他轻轻点头。

左侍郎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嘴唇也开始不受控制的哆嗦起来。

太子起身,在大厅内来回踱步,让左侍郎独自平复激动的心情。

书中自有千钟粟!

自古以来,读书与做官,二者密不可分。

不过左侍郎的自控力十分不错,等太监换上一杯香茗,他已经彻底冷静下来。

“殿下,韩尚书孤身入京,天下震动,内阁为何会在此时发难?”

左侍郎起身,冲太子拱手问道。

“这次,是韩尚书主动上书请辞,而且,他推荐的人选是你!”

太子伸出手虚按一下,示意他坐下喝茶。

“殿下,如果内阁提出的条件苛刻,下官宁愿放弃这次升迁。”

左侍郎坐下,不过目光一直追随着太子的身影。

尚书侍郎的人选,由内阁拟定,报至御前朱批。

卸任尚书的推荐,并无多大的分量。

“仇——不想报了?”太子反问一句。

“孰轻孰重,下官还是分得清的!”

一旦做出决断,左侍郎的目光无比坚定。

“你说出这句话,孤——有一点失望!”

沉吟片刻,太子缓缓开口。

左侍郎起身,聆听太子训示!

“韩尚书坐镇江东,礼部实际上由你在主抓。你虽无尚书之名,却有尚书之权!”

一边说,太子一边在殿内踱步。

左侍郎态度恭敬,听得极为仔细。

“六部之中,能影响诸侯的,只有礼部。在诸侯眼中,需要朝廷支持的,也只剩下礼法!”

“这是朝廷目前唯一的武器,如果将它束之高阁,同自杀有什么区别?”

“你从翰林院出来,就在礼部任职,二十余年升至侍郎,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尚书的人选,不会有人比你更加合适。”

说完后,太子踏上台阶,在正中的椅子上坐下。

左侍郎立在原地,已陷入了沉思。

许久过后,左侍郎冲太子躬身请罪。

“想明白了?”

“下官明白!一定当仁不让!”

太子轻声笑了起来。

第二日!

韩尚书在清晨抵京!

一路向北,直入乾清宫面圣。

他现在还兼着礼部尚书,心中十分清楚这种安排与礼仪严重不符。

不过皇帝要彰显对他的恩宠,韩尚书只得全力配合。

至于到底是繁花似锦,还是烈火烹油,个中滋味,就只能自己体会。

皇帝赐座,见韩尚书满头白雪,心中感慨万千!

说是奏对,更像是聊天,君臣二人一年多未见,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等韩尚书告退,已到了申时。

金畅一直在乾清宫外等候。

见韩尚书在杜公公的陪同下出来,急忙迎了上去。

小半个时辰后,太子在东宫的凉亭内,热情的接见了韩尚书。

侍卫们早已散开,只有青龙守在凉亭外面。

落座,一老一少互相打量起来。

“殿下神采奕奕,如旭日东升!”韩尚书冲太子拱手。

“韩尚书虽然满头银丝,可也是老当益壮!”太子满脸的感慨。

“听闻殿下得了许多好茶,不知下官可有这个口福?”

文人爱茶,此言果然不虚。

太子笑笑,随即挽起了衣袖。

泡茶的专心致志,喝茶的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等到一杯香茗摆在面前,韩尚书端起抿上一口,顿时赞不绝口。

“清净寺的和尚送的,还有一点,孤让金畅给你包好。”太子脸上的笑意更浓。

韩尚书在座位上欠身谢过。

二人又闲聊几句,随后太子从江东去年的收成切入到正题。

江东自给自足,还是没有问题!

“吴、鲁两国,孤更应该担心谁?”握着茶杯,太子向韩尚书请教。

“吴王表面恭顺,实则狼子野心。不过下官认为,朝廷更应该当心鲁国!”韩尚书脱口而出。

“当年太祖分封,鲁国疆域最广,两百余年过去,界碑纹丝不动。就算鲁王对皇室不敬,可也未必有改朝换代的想法。”

脸上笑意不在,太子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

“鲁国将藏富于民执行得最为彻底,在鲁国的百姓眼中,只有鲁王,没有陛下。将来殿下扫灭诸侯,鲁国将会是最难啃的那一块骨头!”

“扫灭诸侯?”太子面露苦涩。

“远离朝堂,有些事情就要看得清楚一些。下官在江东,从诸侯的角度看京城,发现朝廷并非不堪一击!”

太子听后精神一振,请韩尚书继续。

“不考虑殿下手中的力量,十几万的常备军,再加上五万禁军,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可是两百年承平,他们已没有一战之力!”太子轻轻的摇头。

“殿下,五万禁军用来守城,总没有问题吧?”韩尚书问出一句。

太子看了他一眼,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起韩尚书这句问话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京城城墙坚固,就算是黑水军兵临城下,恐怕也无法在半年内将京城攻下。”

“而且何须半年,只要京城能坚持两月,就一定会等到勤王的大军!”

说到此处,韩尚书端起茶杯,开始细细品茶。

“孤——明白了!”

韩尚书一杯茶还未喝完,就听到太子的声音响起。

放下茶杯,韩尚书将目光投向太子。

“你的意思,他们没有发动,是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将朝廷一举灭掉的能力?”

“他们确实没有!”

“所以,他们等待的那一个合理的借口,一定不会是朝廷!”

“不是!”

“所以,孤其实以前一直都想错了!”

“殿下英明!”

韩尚书起身,冲太子拱手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