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作者:卿卿是婕妤 | 分类: | 字数:89.1万

第393章 去文安散心

书名: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作者:卿卿是婕妤 字数:2241 更新时间:2025-02-05 01:49:14

杜公公悄悄告诉太子,敦郡王没有豢养死士!

没有?

那就当他没有吧!

太子请敦郡王吃火锅,地点就在自家的火锅店。

敦郡王极少涉足这种地方,对一切都感到十分新鲜。

一顿饭的功夫,让二人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不过,碍于敦郡王的特殊爱好,太子命金畅站在身后伺候。

“听说,殿下还在追查当年落水一事?”

等二人站在太子的马车旁边,敦郡王开口问道。

李朝带着侍卫早已散开,青龙和二七又站在太子身后,敦郡王才不担心会有其他人听到。

“追查谈不上,只是偶尔会想起此事!”太子微微一笑。

“殿下落水,确实透着诡异!”敦郡王故意压低了声音。

太子看向敦郡王,目光中透着些许诧异。

谁知敦郡王冲太子神秘一笑,卖起了关子。

太子没有追问,笑着踏上了马车。

既然来到外城,太子干脆一路向南,前往城外查看。

一过正月十五,城外就开始动工,太子准备抢在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来临之前,将这里全部改造完成。

此时已是深夜,从新修的房屋中,不时有笑声响起。

感受到侍卫们的紧张,太子只是静静的站在官道旁边。

良久!

第二日清晨,太子前往乾清宫请安时,皇帝很自然的问起昨日的行程。

太子如实回话,神情同样十分自然。

“你在看什么?”

对太子的举动,皇帝觉得有些怪异。

“百姓安居乐业,是这人世间最美的画卷。”

“为何在夜间特意前往?”

“儿臣突然感觉有些疲惫,需要用他们的欢笑或者酣睡,来振作精神!”太子欠身回话。

“可是身体不适?”

听到疲惫二字,皇帝面露关切。

太子谢过皇帝的关怀,表示并无不适。

“累了就歇上几日,或者去京郊散心。”

皇帝虽然被数不清的奏折困住,不过却从不将太子拘在这皇宫。

“儿臣想稍微走远一点。”

“想去何处?”

“文安!”

“为何?”皇帝的神色逐渐变得有些复杂。

“赵学士祖籍文安,儿臣想去同他聊聊。”太子表现得极为坦荡。

“一位致仕的学士而已,太子同他有什么好聊的!”

“羽林卫旁边,有一座山头是他家的,儿臣派人前去商议,却被告知赵学士想同儿臣见上一面。”

沉默半晌,皇帝同意了太子的请求。

不过,借口路途遥远,皇帝命杜芳随行。

太子的心底发出了一声轻叹!

文安,顺天府的上县之一,快马加鞭,一天能跑个来回。

不过太子出行,就算不是地动山摇,数百人随行,还是很有必要。

太子不愿叨扰地方,选择在驿站过夜。

数百人,将驿站围得水泄不通。

食材自备,餐具自备,就连东宫的厨娘,太子也带上了一位。

驿站内,太子请杜公公陪自己用膳。

用完膳后,泡上一杯花茶,二人开启了聊天模式。

闲聊的内容,自然与赵学士有关。

赵家在文安,原本就是大族。

当然,自从赵学士入阁,赵家也一跃成为文安的第一大家族。

听说,文安超过三成的土地,都控制在赵家手中。

次辅只是离山顶最近的观景平台,首辅才是顶峰。

站在观景平台,赵学士一直抬头,注视着峰顶。

谁料到,自己掌控的吏部,居然集体反水。

那一日从金銮殿退出,只有他自己清楚,心中到底有多少不甘。

和不舍!

退下来,身处局外,赵学士终于能重新审视这天下的局势。

审视的结果,让他的心中震撼不已。

诸侯,未必有看上去的那么坚不可摧,朝廷,也未必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因为——

太子!

养老,对赵学士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意味着痛苦和煎熬。他将复出的希望,寄托到了太子的身上。

上天对赵学士还是十分眷顾,很快,他就等来了机会。

太子看中了他家在西山的产业。

致仕的官员无召不得回京,赵学士只得请太子驾临文安。

太子早已看过赵学士的档案,他询问的,是杜公公对赵学士的看法。

“赵学士的才干是有的,不然也不会分管户部和吏部多年。不过要论起手段,同杜学士的差距可不是一丁半点。”杜公公的评价十分中肯。

太子轻轻点头。

“可是殿下,赵学士的儿子虽然只是员外郎,不过赵家却有不少人出仕。就算没有赵学士这棵大树庇护,至少二三十年内,他们依旧是文安的第一大家族。”

“这就是杜学士没有赶尽杀绝的原因?”太子问出一句。

“是!”

内阁一贯的主张,就是以稳定为主。赵学士背靠大族,动他,朝廷控制的区域都会出现震荡。

而且杜学士不是从大家族走出来的首辅,杜家没有赵家的底蕴。若是不能将整个赵家连根拔掉,将来恐怕会祸及子孙。

风水轮流转啊!

这个道理,大部分的人都懂。

一夜无事!

第二日上午,太子的马车出现在赵家的老宅。

老宅距县治二十来里,好在道路宽阔平坦,马车通过时,并不颠簸。

太子下车,杜公公跟在他的身后。

赵学士早已带着族中的男丁跪了下去。

黑压压一大片,可见赵家的兴旺。

太子一向随和,只见他笑着上前,将赵学士扶起。

赵学士口称草民,态度异常恭敬。

太子笑着纠正,让他不必如此。

致仕的官员,虽然并无实权,不过在一些重大的活动中,依旧享受原有职级的待遇。

见一大群人还跪伏在地,太子命众人平身。

赵学士请太子入内。

杜公公仍然跟在太子身后。

进入正堂,赵学士请太子上坐,杜公公依旧站在太子身后。

赵学士请杜公公入座,杜公公表示不必。

赵学士再次请杜公公入座,杜公公再次推辞。

赵学士无奈,只得作罢!

等仆人奉上香茗退下,赵学士请太子饮茶。

太子端起茶杯抿上一口,品出是恒记的茶叶。

“赵学士好品味!”

放下茶杯,太子笑着开口。

“下官喜欢,是因为恒记的茶好!”

赵学士笑着回话,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