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烘炉记

作者:一棹碧涛 | 分类: | 字数:43.9万

第106章 齐桓公霸主迟暮

书名:烘炉记 作者:一棹碧涛 字数:3592 更新时间:2024-11-13 05:19:49

词曰:

霸业初成,春秋霸、威名赫赫。尊王攘夷会诸侯,霸图雄略。九合诸侯匡乱世,一匡天下功勋着。势如虹、青史载英名,风云掠。

光阴促,英雄寞。雄心老,身将弱。念当年智勇,暮年萧索。奸佞渐生宫阙乱,忠贤远逝江山落。叹英雄、迟暮意难平,空悲酌。

华夏历2040年的秋天,金风送爽,大地染上了一层金黄。在阳谷之地,旌旗飘扬,齐桓公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地与宋、江、黄三国国君会盟。此次会盟的目的,乃是商讨伐楚救郑之大事。

会盟之后,齐桓公回到宫中,欲寻片刻宁静。他与蔡姬一同在水中游玩,本应是温馨浪漫之景。然而,蔡姬却调皮地晃起了船,齐桓公心中惧怕,连声阻止。可蔡姬不听,依旧晃个不停,齐桓公顿时大发雷霆,一怒之下将蔡姬送回了蔡国。

蔡国国君也是满心不悦,竟将蔡姬又嫁给他人。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齐桓公,他亲率大军,征讨蔡国。

华夏历2041年春,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齐桓公率领着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兵锋直指蔡国。蔡国的军队在强大的联军面前不堪一击,很快,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

然而,齐桓公的雄心不止于此。他马不停蹄,率大军联合进攻楚国。楚国,地大物博,兵强马壮,面对来势汹汹的八国联军,毫无惧色。一时间,双方在边境相持不下。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但齐桓公深知,长期的战争只会让百姓受苦,于是决定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楚国使者来到联军营帐,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楚国最终答应遵守诸侯的本分,恢复向周天子纳贡。

在召陵,齐桓公和各小国诸侯与楚国订立了盟约,彼此结盟,承诺互不侵犯,而后各自退兵。这场会盟,史称“召陵之盟”,齐桓公的威名传遍了华夏大地。

会后,齐桓公并未停歇。因陈国不肯为联军提供后勤支持,他两次率联军讨伐陈国,使其不敢再有二心。

华夏历2042年,周王室风云突变。周惠王已立王子郑为太子,可因惠后偏爱小儿子带,周惠王竟欲废郑立带。齐桓公闻此,心中义愤填膺,他深知嫡长子继承制的重要性,绝不能让周王室的秩序被打乱。

于是,齐桓公约集鲁、宋、陈、卫、许、曹六国国君在首止与王太子郑会盟,以强大的实力支持王太子郑。各国国君齐聚一堂,共同表达了对王太子郑的支持,也向周惠王展示了诸侯的决心。

华夏历2043年,风云又起。郑文公在周惠王的游说下,不参加首止之盟。齐桓公怒不可遏,率齐、鲁、宋、郑、卫、曹六国联军讨伐郑国。然而,楚国出兵救郑,联军不得不退兵。

但齐桓公的意志坚定不移。华夏历2044年春,他再次挥师伐郑,终于迫使郑屈服。齐、鲁、宋、陈、郑五国在宁母会盟,共商天下大事。

华夏历2045年春,阳光洒在广袤的大地上,春风拂过,绿草如茵。齐桓公,这位雄才大略的诸侯,召集了鲁、宋、卫、许、曹、陈、郑等国在洮地会盟。旌旗飘扬,人声鼎沸,各国的国君带着各自的谋臣武将齐聚于此。

齐桓公身着华丽的礼服,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坚定而威严。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今日,吾等在此会盟,只为扶正王太子郑,使其登上周天子之宝座,以正天下之纲纪!”台下各国国君齐声呼应,气氛庄重而肃穆。

经过一番商议和谋划,众人达成共识,共同支持王太子郑。不久之后,王太子郑顺利登基,是为周襄王。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华夏历2046年夏。烈日高悬,暑气蒸腾,然而在古葵丘之地,却是热闹非凡。齐桓公再次牵头,与周公以及鲁、宋、卫、郑、许、曹六国国君举行会盟。

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心怀感激,特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以彰其功。当宰孔传达周襄王允许齐桓公不拜的旨意时,齐桓公稍有犹豫。

此时,管仲上前一步,低声规劝道:“主公,礼不可废。虽天子有恩,但下臣拜君上,乃礼法纲常。若主公不拜,恐落人口实,有损主公之威名。”齐桓公微微颔首,深以为然,随即坚持下拜,恭恭敬敬地接受了赏赐。

会盟台上,齐桓公神色庄重,向各国国君阐述此次会盟的重要意义:“诸位,自平王东迁,天下动荡,礼崩乐坏。吾等身为诸侯,当以匡扶天下为己任。今吾等在此订立‘五禁’条款,望诸位共同遵守,以安天下百姓。”

众人齐声应道:“愿听齐侯教诲!”

齐桓公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五禁’之一,乃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不孝之行,乱家乱国,必当严惩。国之根本在于传承有序,既定之太子,不可轻易更改,以免引起朝局动荡。妻妾之分,亦当遵循礼法,不可乱了纲常。”

“其二,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贤能之士,乃国之栋梁,当以礼相待,委以重任。育人才,兴国运,方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其三,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来宾和旅客,应以礼相待,展现我华夏之礼仪风范。”

“其四,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专杀大夫。任人唯贤,方能使官风清正,政治清明。”

“其五,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买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封国封邑。水利关乎民生,不可为一己之私,损害他国利益。粮食乃百姓生存之本,当互通有无。封国封邑,需禀明天子,遵循礼法。”

各国国君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鲁君上前说道:“齐侯所言甚是,此‘五禁’条款,乃安邦定国之良策,吾等定当遵守。”

宋君也附和道:“愿与齐侯携手,共创太平盛世。”

会盟结束后,各国军队整肃而归。而齐桓公“葵丘会盟”的壮举和“五禁”条款,迅速传遍了华夏大地。

在齐国,百姓们对桓公的雄才大略更是赞不绝口。街头巷尾,人们传颂着桓公的功绩。

一位老者捋着胡须,对围坐的众人说道:“桓公此次会盟,订立‘五禁’,实乃造福天下之举。吾等当庆幸生于齐国,有此明君。”

一青年满怀憧憬地说:“愿吾有朝一日,也能跟随桓公,为国立功。”

在宫廷之中,齐桓公与管仲相对而坐。

齐桓公感慨道:“仲父,此次会盟,虽成就吾之霸业,但责任更重。吾当兢兢业业,不负天下之望。”

管仲拱手道:“主公心怀天下,必能开创一代盛世。”

此后,齐国在齐桓公的治理下,日益强盛。各国之间,虽偶有纷争,但在“五禁”条款的约束下,大体保持着和平与稳定

华夏历2046年的秋天,金风送爽,大地染上了一层金黄。齐桓公雄心勃勃,再次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各路诸侯纷纷应约而来,然而,晋献公却拒绝参加此次会盟,这无疑是对齐桓公权威的一次挑衅。

会后不久,晋国陷入了君位交替的内乱之中,局势动荡不安。齐桓公见此情形,认为这是一个展示齐国霸主权威的绝佳机会,于是毅然决定兴师讨伐晋国。齐国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一路行进至高梁。齐桓公派隰朋率军与秦军会合,共同商议策略,最终成功拥立晋惠公,而后凯旋而归。

经此一役,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威望更盛,他开始变得十分骄横,自诩“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这荣耀与权力的巅峰时刻,齐桓公心中涌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封祭泰山、禅祭梁父。这是古代帝王才能举行的盛大祭祀仪式,意味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和权威。

管仲得知齐桓公的想法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此举的不妥。于是,管仲极力劝阻道:“主公,封禅之礼乃是极为神圣庄重之事,非有远方各种奇珍异物齐聚,不可轻易举行。如今齐国虽强,但仍未达到如此境界。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然而,此时的齐桓公已被胜利和荣耀冲昏了头脑,对于管仲的谏言,他根本听不进去。

管仲见齐桓公心意已决,深知强行阻拦可能适得其反。他沉思片刻,决定换一种方式说服齐桓公。于是,管仲缓缓说道:“主公,封禅之礼自古以来就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要举行此礼,必须有凤凰来仪、麒麟现世,以及众多罕见的祥瑞之物出现。如今,这些奇珍异物尚未现身,若主公强行封禅,恐怕会引起上天的不满,给齐国带来灾祸啊。”齐桓公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犹豫。他虽骄横,但对于上天的威严还是有所敬畏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齐桓公最终放弃了封禅的想法。

华夏历2047年,北方的戎族屡屡侵犯边境,百姓苦不堪言。齐桓公再次挺身而出,率领齐、许联军讨伐北戎。战场上,齐桓公身先士卒,指挥若定。齐国将士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最终成功击退了北戎的入侵,保卫了边境的安宁。

华夏历2048年,阳光明媚的一天,齐桓公与鲁僖公在阳谷会见。两位诸侯共商国事,谋划着如何在这乱世之中维护各国的和平与稳定。同年,周王室内部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动荡。王子带引戎人伐周,竟攻入了王城,周襄王狼狈出逃。

华夏历2049年春,诸侯们忧心忡忡,在卫国的楚丘建筑外城,以防备狄人的进犯。夏,周襄王忍无可忍,决定亲自讨伐王子带。而秋天,王子带在走投无路之下,逃亡到了齐国。冬,齐桓公深知周王室的稳定对于天下的重要性。他派遣管仲让戎人和周襄王讲和,又派隰朋让戎人和晋国讲和。在管仲和隰朋的努力下,各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周王室的危机暂时得以解除。